夜游周庄攻略夜游周庄小镇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9


晚上逛周庄是一件非常浪漫有趣的事情。你可以感受到江南古镇的渺小和灵性。晚上游客比较少。开灯后,美丽的周庄想换个场景换个画面,变得异常灵活,真的很适合打卡拍照。


夜空下,江南古镇如梦如幻。夜晚停泊的渔船在清澈的水中摇曳,静谧的音乐和灯光倾泻夜空。几只鱼鹰突然从平静的水面上飞了起来。惊讶的人们看到牛的悠闲耕作,风车的欢乐,麦秸收割的笑声,采花姑娘吴侬的甜柔语言.成为江南水乡的原生态交响曲。


来周庄旅游的游客最难忘的是演出——《四季周庄》,充满了乡愁的回忆。以水乡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的舞台表演,不仅在舞台上体现了周庄在历史长河中的秀美风光,也将千年古镇特有的农耕文化展现到了极致。


《四季周庄》成为主旋律




一位著名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让周庄名声大噪,游客蜂拥而至。每年10%的游客增长使这个曾经的“苦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白天的喧闹和夜晚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80%到周庄的游客选择一日游。如何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成为难题,困境中的周庄人在水乡的魅力和空间情境中做“夜游”文章。


2007年9月1日,周庄推出大型原生态水乡实景演出《四季周庄》。该节目以水文化为背景,聚焦周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水乡浓郁的民俗风情,艺术地展现了江南水乡与水和谐相处的生活图景,真实再现了周庄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征。


“一开始,没有人看免费票。几百个演员在台上卖力表演,而台下的观众最少也只有个位数。”谈及《四季周庄》现场演出刚启动时的场景,演出公司负责人仍印象深刻。


面对这样的困境,周庄人并没有放弃。相反,他们坚持深入挖掘水乡最具特色的内涵,融合农耕文化、渔猎文化、婚礼文化,以“土著片段”、“乡愁故事”等独特表演向游客展示水乡感人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情趣。


如今,古老的周庄小镇成了大型实景演出的“舞台”。游客可以在90分钟的演出中看到地域性、民俗性、观赏性、草根性、艺术性等节目《水韵周庄》《四季周庄》如《春的雨巷》、《夏的岭采》、《秋的收获》、《冬的


夜游_生五大深度体验




几乎在一夜之间,水乡美丽的活剧改变了周庄,也改变了水乡的旅游格局。现在,游客们在欣赏完水乡的现场表演后,还可以在古戏台上听昆曲,在聚宾楼听评弹,在贞丰街逛老店,在南湖古琴社欣赏秦云的雅集。周庄夜游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水乡画卷,巧妙地将湖湾、水巷、小桥、老街、古宅、名刹等串联起来。而游客不仅能得到“小桥、流水、人”夜间造景、民俗风情、商业夜市、演艺戏曲、民宿体验等活动,使周庄走上了旅游产业循环发展的道路。


“白天看到的古镇是一组静态的画作,而夜晚的《民俗周庄》则向我们展示了水乡珍贵的文化脉动。我们对江南水乡的向往,应该是这样的!”不久前,50多位联合国官员深深陶醉在中国第一水乡江南的魅力之中,情不自禁地连连赞叹。欧洲经济委员会专家欧曼说:“在演出过程中,我有一个多小时一直处于兴奋状态。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周庄体验水乡之夜,越来越多的游客让周庄从观光一日游转变为休闲深度游。据《四季周庄》的工作人员介绍,演出地点的水上剧场有1000多个座位,每天上座率稳定在60%左右。周末和节假日经常有额外的演出和座位。他说,《四季周庄》每年为周庄带来5万多间标准间,约10万游客选择在周庄过夜,有效助推了古镇民宿产业。


链式扩张实现新愿景




“以形式创新吸引游客,以内容深度打动游客,以分享体验影响游客,是周庄以项目和产品引导旅游转型的具体尝试。”周庄镇副镇长黄平说,上世纪80年代,周庄最早到江南古镇旅游。面对旅游市场从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的升级,周庄打造了自己的生活旅游“体验区”、创新旅游“聚集区”、文化旅游“先行区”,吸引了大量游客。现在,周庄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她说,作为国内较早推出的原生态水乡第一场实景演出,试演至今已演出2300余场,吸引了国内外游客100多万人次。


留住“乡愁、乡音、容颜”,唤醒“乡野趣味”,突出“文物”,周庄努力把“沉睡的资源”变成发展的资本和优势。如今,周庄已跳出0.47平方公里的古镇面积,扩大到38平方公里的全域面积,精心构建了以“水乡古镇、美丽文化、田园生活、江南湖区风光”为主题的全域旅游布局,实现了单一旅游向“多元化旅游”、“全景旅游”的跨越,走出了一条创意蓬勃的“周庄之路”。据悉,目前全镇65%的居民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全镇每年旅游收入超过20亿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