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是 惟恐琼楼玉宇 还是 又恐琼楼玉宇 ?

我们老师说是 惟恐,网上说是 又恐,到底是哪个呢?

第1个回答  2012-12-03
又恐琼楼玉宇。
水调歌头
  [4]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第2个回答  2012-12-07
又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看了下资料
第3个回答  2019-03-29
古书上有“惟”的记载,也有“又”的记载,可能是当时版印有误所至,也有可能是苏东坡自己都改过。以前的教科书是“惟”字,后来又改成了“又”字。
第4个回答  2012-12-03
又恐,反正我们语文书是这么印的
第5个回答  2012-12-03
又恐琼楼玉宇,惟是歌里唱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