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喝酒、交朋友,大唐顶流李白的一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袁枚的《随园诗话遗补》中记录了这样一则趣事:籍籍无名的汪伦仅用一封信就让当时声名大噪的李白来到身边,与自己把酒言欢。要知道,另一位狂热粉丝魏颢可是硬生生追着李白的行程走了三千里,才得以在广陵与偶像相遇。

虽然得手有先后,情商有高低,但这两位的经验都可以用四个字总结:投其所好。

李白好什么?众所周知,诗仙消愁三件套:旅游、喝酒、交朋友。

汪伦把这一点拿捏得死死的,他给李白写了一封信:“十里桃林在此,万家酒店任选。”

(君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林。君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信了,结果到了以后他发现,十里桃花指的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指万老板开的一家酒店。真有你的,汪建国。

从李白的三个爱好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仙并不如意却极尽灿烂的一生,那些他所追求的与得不到的,还有他在此过程中的挣扎以及如何与自我和解。

一 、 游历

说说李白的爱好,首先是旅游,他走过18个省的206个州县,看过80多座山、60多处江河湖泊。

除了真的喜欢游山玩水看月亮,诗仙有一个非常世俗的梦想——做大官。因为唐代重农抑商,作为商人的儿子,李白坐拥黄金万两,却拿不到科举考试的准考证。他只能寄希望于内推,四处走走,一边看风景一边递求职信。

如果说要给他的人生定几个关键坐标的话,那蜀地、长安和齐鲁一定在其中。

他是从四川出发的,他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代,写了很多可以做旅游景点标语的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这里是他看月亮的时候会想念的地方,但是20多岁离开后,李白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外漂泊。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登锦城散花楼》)

长安对李白而言,既是渴望,也是失望。他想做官,要的是封侯拜相、一步登天,要的是指点江山、青史留名,在诗人心里,只有长安,才配得上他。为了去长安,他拜访了很多人,也曾短暂低过头、弯过腰,写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样言不由衷的句子。做什么官呀,就想跟您交个朋友,那个……能帮我举荐一下不?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与韩荆州书》)

在他42岁那年,终于收到了皇帝的聘书,二十年的辗转仿佛不存在过,他像20岁离开家乡时那样,意气风发地收拾行装,去了。但是长安跟梦里不一样,和别处好像也没什么不同,照旧是写字、喝酒,还受规矩约束,没有在山水之间快活。他的工作和治国安邦基本没关系,“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豪情壮志,落到长安,就变成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诗是美的,但和他的理想比,太轻飘飘了。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六首·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平调》)

他只在心心念念的长安呆了3年,就走了。其实做大官只是李白的半个人生理想,完整版本是,把天下治理太平,然后功成身退,过上神仙的日子。这里的神仙不是比喻,而是真的得道升天、做大神仙。对当官这事心灰意冷以后,李白就去追求后半截理想了。他去了山东,到济南的老子观接受道箓,相当于官方给他发了一个道士证。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疯癫与文明》里有一种“愚人船”,疯人被从家乡送出来,搭船去一个不知道具体地点也不知道能否接纳他们的地方,只有在海上,“在两个都不属于他的世界中间的不毛之地里,才有他的真理和他的故乡。”其实李白的一生也是这样,他的答案并不在某个地方,而是在路上。他在追寻人生意义的时候,也是会迷茫会纠结的,比如在从政和学道之间摇摆,但是他的魅力在于他一直在坚持寻找,不甘心不认命。六十一岁的时候,他还想去出征打仗,走到半路了,因为生病才回家了。

他将去的地方是未知的,正如他一旦下了船,人们不知道他来自何方,只有在两个都不属于他的世界当中的不毛之地里,才有他的真理和他的故乡。(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

、 酒杯

李白爱喝酒,这人人都知道。他常常做醉汉,借酒浇愁,但是不消极,反而显得很潇洒。在长安做官时也常常喝得忘乎所以:“皇帝?找我干活?不去,李白的事情,跟我青莲居士有什么关系?”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杜甫 饮中八仙歌

李白很多时候是失意的,他想要的始终没有得到,虽然有才华,但是求官时处处碰壁,即使到了长安也只是做一些文书工作,文学上的成就并没有帮助他在仕途上获得想要的,离开长安的时候他已经45岁了,就算在现代也到了该考虑求职危机的年纪。至于长生不老、羽化登仙,那更是虚无缥缈。

但是他很善于自我开解,也擅长自我鼓励,多数时候都是自信满满的状态,他写诗也会反复给自己和别人洗脑,“我是真的真的很不错”。年轻的时候面试失败了,他绝不自我怀疑,对面试官说:少瞧不起年轻人了,孔夫子还说后生可畏呢;接到offer,立刻就是一种“拿捏”的状态,信心满满;失业了,前途渺茫,李白也上天台,但不是跳楼,是赏景,别emo,我的好日子在后头。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上李邕》)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梁园吟》)

即使是借酒浇愁,他也不会垂头丧气的,而更偏向及时行乐,豁达一点。“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喝了这杯酒,烦恼不再有,李白现存的一千多首诗里,有两百多首都提到了酒。

北岛的诗里写:“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放在李白身上就是,碎了是吧?哎,这声儿还挺好听,干了!像极了女孩子哭着哭着觉得自己还挺好看的样子。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将进酒》)

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 (《行路难》)

、 友人

李白走的地方多,朋友也多,还加入过竹溪六逸、饮中八仙这样的小团体。他对朋友是很热心的,带点江湖气,同游洞庭湖的朋友吴指南死了,他就守着尸体大哭,老虎来了他也没走,最后借钱把尸体葬了。

很多有名的诗人都和李白有往来。比如贺知章,李白在长安的酒友,饮中八仙第一名,作为前辈,他非常欣赏李白的才华,并且毫不吝啬赞美,“谪仙人”的称号就是从他那来的。是他让李白在长安没有那么寂寞;

字幕: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再如孟浩然,他是李白仰慕的对象,过上了李白羡慕的归隐生活,李白的第一任妻子也是孟浩然介绍认识的。

字幕: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

说到李白的朋友,就不能不提杜甫,李太白头号迷弟,与偶像比肩的男人。他为李白吹的彩虹屁数不胜数,“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除了佩服,杜甫对李白还有一种怜惜。安史之乱中,李白卷入永王璘和唐肃宗的政治斗争,被扣上了叛贼的帽子;经过了一番颠沛流离、回到长安的杜甫写了一首诗《不见》,“世人皆欲杀,吾独爱其才”。他为李白再次错付了热情和始终未实现的志向惋惜,加上他不知道李白是生是死,这种沉痛的心情甚至到了哀悼的程度,随后写的《梦李白》诗中,有“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样类似挽联的句子。

这时李白还活着,但也接近人生的尾声了。在李白被流放到夜郎的路上,传来了天下大赦的消息,获得自由的李白继续流浪,最后在安徽的族叔家中病逝。

叹我万里游,飘飖三十春。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 李白 《门有车马客行》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李白《临终歌》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梦李白》

《李白传》的作者李长之评论说,如果每个诗人都有为之奋斗的东西,那么屈原是为理想,陶渊明是为自由,杜甫为了人性,李商隐是为了爱、为了美,而李白,也同样有着为之奋斗的对象,就是生命和生活。一个人热烈地活着,这种姿态本身就是非常吸引人的。虽然李白也有一些小毛病,爱吹牛、有优越感,但他坦率潇洒,诗和人都非常真切,“明月直入,无心可猜”,大概这就是过了一千多年,还有这么多人爱他的原因吧。

(彩蛋:李白真的在六十一岁,也就是死前的一年还想去打仗,他还写了一首名字很长的诗,《闻李太尉大举秦兵为募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感谢阅读,喜欢记得点赞收藏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