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浅笑,默然以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这算是一种总结吧,总结这段时间所有的心绪与情愫。

                                                                    ——记

些许时日,很久没有记录在心中的那些事。于是在这初秋时节便回想一“夏”。

曾想过,经历这么久,有时很多事真的无力辩白,网上无意间看到一句话:“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哭声。”意思是说,人之所以沉默,是被生活磨去了棱角,是对世界的一种妥协,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自己觉得,一个人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话,这不是懦弱,不是妥协,而是意味着你看到了很多事。看清了很多人;而已也越来越成熟,明亮而不刺眼,柔软却很有力量。

以前的自己遇到不对的事情,喜欢与人据理力争,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遇到一点芝麻大的事,总要找人诉说。后来,随着时间,慢慢长大,越来越习惯于沉默这种感觉,不再与人辩驳自己的看法,恰而相反的是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经历不同,三观不同,对每一件事的看法也一定会有所不同。道同,则同行一段,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不再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寄托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觉得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多多交往,如果觉得累了,就选择沉默,慢慢远离便是。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没有必要强求自己去取悦别人,迎合谁。生活里有了苦,也不再急烘烘地找人诉苦,因为自己的苦只有自己懂。说的多了,别人只会觉得你矫情,不如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做一件令自己开心的事情,独自疗伤,褪尽铅华。

人这一生终究会遇到许多人,而每一个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有其意义。爱的人,给你温暖与勇气;你爱的人,让你学会如何爱与分享;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如何宽容与尊重;不喜欢你的人,教会你如何自省与成长。人生亦是一场旅行,有的人在这一站下车,有的人在下一站下车,能同行一程,也是莫大的缘分,当陪你的人要离开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学着看清,然后挥手告别。

我们都是这茫茫人间里的过客,世上很多人和事,我们都做不了主。山和水,可以两两相望,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红尘陌上,我们终要独自行走,看清了,人才会更快乐。哀声已过,你越来越沉默,不过是明白了,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想想就算了,便于沉默中涤荡。

很久以前,一位国王想找一句话,这句话要让高兴的人听了难过,难过的人听了高兴。但他花了很多时间,问了很多人都没能找到,直到有一天夜里,梦中,一位智者对他说了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世事如烟,沧海桑田,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一件事,是永恒不变的。对于那些看不透的,难以放下的,沉默,是最好的武器,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会让一切过去。

不知从何时起,越发喜欢上这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句话,成为现在我的人生箴言。每当失意没落,被人误解,心灰意冷之际,脑海里便浮现这句话,于是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人生数十载,我们所在意的,计较的,已得的,未得的,不过是生命长河里的一瞬。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回头看来,一切作罢过眼云烟,完全不值得我们耿耿于怀。

往后余生,告诉自己,得也开心,失也淡定。看淡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沉默安静, 浅笑安然。

相信很多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喜欢在QQ空间里发表说说或者发朋友圈,用简单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表达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或者一些别人不易察觉的小心思。等到多年之后,再去翻曾经发的说说和朋友圈,或觉得自己曾经的言论很矫情,恨不得全部删除,其实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不管当初多么欢喜,在意,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慢慢变淡,成为你生命一段缥缈的记忆。

所以,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喜欢在人前表现自己,越来越深刻地明白,万千变化,多磨情感,结城经过,好事坏事,终成往事。把心放宽,把事看淡,在沉默中独享自己的小心事,便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看过这么一句话,没人会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也没人会在乎你辗转反侧地熬了几度秋。外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承过程。等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会在人前矫情,四处诉说,以求安慰。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应该是你越来越成熟,很多事看淡了,很多事看清。所以当想争辩地时候,想想就算了,于是选择了沉默,也不再像年少那样时时融入别人的世界。

年岁渐长,慢慢喜欢上安静和独处,闲来无事,给家人和自己准备一顿精致的餐点,打扫房子,摆上自己喜欢的手绘和小物件,捧一本书,安静的呆一下午,戴上耳机,听着喜欢的音乐,在人静夜阑的路上散步。如果你远远的看见一个人,梗阻于郁,浅笑安然。不喧嚣,不张扬,没有不开心,只是沉默的状态更舒服。

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能事事都看透,一个人再智慧,也不能人人都看懂。真正成熟的人,明白往事如流,人生最好的状态,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愿你,往后余生,不争不抢,不闹不恼,不卑不亢,宠辱不惊,皆若默然。

                                                  ——2018年8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