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上周六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其中“苏派”名师华应龙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本次华应龙老师执教的是《圆的面积练习课》。他通过借助“游客买披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景贯穿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巧妙引导学生主动质疑、讨论、计算、比较圆的面积,丰富变式练习。在课堂中,面对学生的错误他不仅不急不慢,还巧妙地将学生的错误作为化错素材,和学生共同面对这些差错,使得学生从差错中悟出道理,获得成长。

反思处于一线教学的我们,以为老师讲得准确无误,学生个个对答如流就是完美无瑕的课堂。有时学生回答错了,老师们或者会给学生提示,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或者会另找他人代替回答;或者干脆由老师自己说出正解。仔细想来,这种教学方式表面上来看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却违背了教育中的儿童立场,忽视了教学中的生成要素和学生在经验与反思中的感受,弱化了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降低了学生思维的温度。

《儿童立场》里有一段文字是这么说的:错误、失败是儿童发展的正常现象,尝试是对儿童错误资源的积极开展。而尝试教育正是针对和利用儿童易犯错误的特点,把错误以致失败当作资源加以开发,并使错误在尝试中转化为正确,把失败转化为成功。这和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华老师的经典话语就是:牵手差错思且行,前方自有新风景。

我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学习需要思考。而一节优秀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探索,更不离开老师的精心设计。

华应龙老师不愧是一位智者。他非常善于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及时记录,思考、整合。而本节课的故事导入正来自于他所听到的一则笑话。晚饭时,他和家人们在饭桌上聊教学,聊着聊着就有了思路。早晨四点多,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应老师已经起床,在便利贴上写写画画,就这样经历着不断酝酿、改编,他的《圆的面积练习课》就这么诞生了。

本次观摩学习,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学给了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而他处处留心生活,不断创新、思考的精神更令人感动。学无止境,尝试将这种思想融入教学,让教学多一份温度与思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