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内卷时,究竟在谈论什么?(王东南)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把内卷当作描述、解读复杂社会现象的新切口,大众也热衷于在生活中寻找种种内卷的案例,但和那些曾经风靡网络的热词一样,它似乎也无法逃脱被过度使用的命运。对内卷的谈论不再带来观点的碰撞与反思,而逐渐变成标签化的情绪发发泄。或许有些同学听到“内卷”就觉得焦虑,但它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可怕。
1.内卷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网友们一边热火朝天地使用内卷,一边仍在询问“内卷是什么?”很多人对内卷的具体内涵并不了解。内卷这个概念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提出,被用于描绘社会或文化模式的停滞不前,局限于自身内部的复杂化转变而无法变成更新的形态。在进入互联网语境后,内卷的涵义叉获得了新的拓展,常被用来描述个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投入更多的努力却无法获得等价回报的状态。所有人都陷入了“囚徒困境”中因为无法信任彼此而互相揭发,都从个人利益角度做出最优选择,但最后利益仍遭受了损失。
2.内卷之下奔向何方。在这场“有限的资源,无限的竞争”的战役中,我们似乎无处可逃。9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一则数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到 300万人,人数和20年前相比翻了近10倍。这些数宇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就业问题,网友们用一个个亲身经历展现近年来学历如何迅速贬值。就业、井学这此重要的人生抉择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在我们头顶,有人选择主动出击,努力用技能和经验武装自己,也有人相信逃避虽可耻但有用,剑落下的时侯自然会有办法。
“面对内卷,如何突围?”这个问题在内卷成为热词之后也经常被问起。大家在网上激情高呼“停止内卷”,但现实中却没有人真的停下脚步。方向坚定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普通人都是在尴尬的中间地带左右摇摆,一边想要超然物外、岁月静好,一边又忍不住为内卷焦虑,无法心安理得地躺平。我们无法突破他人之围,暂时也突破不了社会之围,能突破的只有内心之围。当过度执着于“卷”或者“不卷”时.内心就在无形之中被围住了。发达的网络媒介是传声筒,用“内卷”引起了学生、社畜们的情感共鸣,但同时也是放大镜,将其背后的焦虑无限放大。媒体们描绘出了这样的一幅高校图景:所有人为了获得高绩点、争夺奖项精疲力竭,同伴之间的关系疏离,成功压倒了成长。这或许是校园生活中的一面,但也只是其中极端的一面,没有任何单一的概念能反映真实生活的全貌。我们要警惕的不是“内券”,而是当下社会对“内卷”关注背后隐藏的功利主义。用绩点、奖项、工作经历等量化指标来衡量人生是否幸福成功,领先的人是“卷怪”,落后的人就是1oser,所有人都深陷泥淖之中。在我们弄清楚“内卷”的来龙去脉后,就会发现只有从宏观层面才能解决它。因为内卷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后必经的状态,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放生产力。如果一昧地把内卷当作个体之间的恶性竞,只会放大负面情绪,让讨论失去意义。在时代的巨浪里,我们都是被裹扶的普通人。努力就是主动内卷吗?显然不是。有方向的努力让我们向外生长,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人生的边界得以拓宽,那些奖项和掌声只是这个过程中附带的东西;没有方向、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地追求所谓成功才会导致内耗。当我们滥用“内卷”时,或许焦虑可以得到片刻的释放,但释放之后是更加空洞的虚无。只有理性地思考、谈论“内卷”,才有可能真正突围,在众生喧哗的时代,让自己不被淹没,在人头攒动的世界,保持独立的自我。愿我们都能找到奔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