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高贵的施舍“这个标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2-21
你自己多读
第2个回答  2014-12-21
 高贵的施舍,这里指给予别人不同寻常的、激励人自立、自强、自尊的特别的教育帮助。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①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激动地说:“谢谢你。”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前,还是放在屋后?”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②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③“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一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人,过好日子。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23、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2分)
  地点:主要人物:
  24、文中画线的句子①,乞丐为什么会“怔住了”,而且目光是异样的?(2分)
  答:
  2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那位一只手的乞丐两次“俯下身”,各表现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2分)
  答:
  26、文中画线的句子②,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呢?(3分)
  答:
  27、文中画线的句子③,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28、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3分)
  答:
  附加题(3分)
  从母亲不直接对“乞丐”给予“施舍”和谢绝“董事长”的照顾看,你怎样理解母亲这个人物?(试简要分析,不超过50个字)
  答:
  23、地点:我家门口;主要人物:母亲。24、母亲的言行触动了乞丐。25、前面的“俯下身子”,表现乞丐受到母亲言行触动后,既被动又有所醒悟的复杂心态;后面在母亲前“俯下身子”,则表现对母亲高尚品德、高明的教育的敬意。26、如果搬,就把握了一个机会,让他有可能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劳动生活,唤醒他的自尊;不搬,就会失去一个认识自己,可以克服自身残疾的一个机会。27、因为你让我搬砖教育了我,使我找回了自尊自信,明白了身残志不可残的道理,从而自信、自强,努力奋斗,终于干出了一番事业,搬砖对我是一种教育。28、这里指给予别人不同寻常的、激励人自立、自强、自尊的特别的教育帮助。
  附加题——母亲是一个具有博爱的胸怀,真诚善良、有责任感、自信、自尊、自立,善于从精神上关心别人,行事大方、方式独特、方法高明的人。追答

施舍通常是对人尊严的一种伤害,但是这篇文章里不是,这篇文章里的施舍是相互的,其实已经不能说是施舍行为了,而是一种馈赠。因为这种行为的层次上升,所以是高贵的,而施舍仅仅是在陈述原本的行为,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

维护别人尊严的施舍

第3个回答  2014-12-21
比较好的施舍
第4个回答  2014-12-21
给了他做人的尊严追答

让他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变相的施舍给了他尊严

第5个回答  2014-12-21
非常珍贵的东西追答

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