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没有经过安史之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4
1.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南奔避难至当涂。不久,他听闻洛阳失陷,中原局势动荡,于是返回宣城,在刻中(今浙江省膝县)避难。
2. 春季,李白在当涂。夏天,他前往越中,在那里遇到了张旭。
3. 同年秋天,李白得知唐玄宗逃往蜀地,便沿着长江西上,进入庐山屏风叠隐居。
4. 天宝十五载、至德元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5. 五月,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大败史思明,收复了十余个郡。
6.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他在永王军营中创作了《永王东巡歌》组诗,表达了他的报国情怀。永王擅自引兵东巡,结果兵败,李白在浔阳入狱,后被宋若思和崔涣营救,成为宋若思幕下的一员。
7.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受到重视,并代表宋若思撰写了一些文书。他还随宋若思到了武昌,并以宋若思的名义向朝廷推荐,希望能再次得到任用。
8. 然而,因参与永王东巡,李白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
9. 至德元载,杜甫四十六岁,四月,他从贼营中逃出,在凤翔拜见肃宗,并被任命为右拾遗。
10. 乾元元年(758年)四月,史思明反叛。五月,肃宗罢免张镐宰相职务,将其贬为荆州大都督长史。十二月,史思明攻陷魏州(今河北省南部)。
11. 李白五十八岁,从浔阳出发,开始流放夜郎的旅程,他的妻弟宗嫌相送。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问了李邕故居,并登上了黄鹤楼,眺望鹦鹉洲。
12. 秋天到达江陵,冬天进入三峡。同年,杜甫四十七岁,担任华州司功参军。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当时国力强盛,士人们都渴望能建立功业。李白自视才智非凡,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为目标,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念。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希望能像姜尚和诸葛亮一样辅佐明君、兴复汉室。他的《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等作品都反映了他这样的思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