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是如何体现政府宗旨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23
翻开《中国税务年鉴》,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中国的税收收入持续增长,从2003年的2万亿人民币到2004年2.37万亿人民币,再到2005年3.086万亿人民币。前两年税收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8%,2005年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30%。按常理来说,税收的增长速度应该和GDP的增长速度同步,因为GDP的统计是由利润、税收、工资和折旧构成的,而中国前几年税收的增长速度却是GDP增长速度的好几倍,这其中一定有许多原因,比如:加强了税收的监管,这是税务人员的功劳;税收“跑冒滴漏”的现象少了;有一些行业、一些地区的优惠政策取消了,等等。但其中一定有一部分是因为一些新兴的行业发展起来了,他们的发展速度快,对税收的贡献大,比如房地产行业。2003年全国房地产税收才940亿元;2004年就高达1369.6亿元;2005年,虽然房地产处在宏观调控时期,税收仍增长了31%,达到1798亿元;而仅2006年的上半年,全国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就有1209亿元。房地产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4.66%增加到2006年上半年的6.25%。
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税务》杂志每年都公布全中国纳税情况的“百强榜”,虽然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比较大,但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却很少上这个榜,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企业多以项目公司为主,纳税地点分散,经营的公司多,纳税额也分散到各个公司。所以每年这个排行榜公布时,都会引起一些声音质疑房地产行业的纳税情况。但实际情况是,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已经占到了全国税收的6.25%。
近两年来,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税收就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中国的房地产面临的现状是什么?基本能够达成两点共识:一是各个城市住宅价格上涨过快,特别是中低档房子的价格上涨过快,影响了大众的居住问题。二是房屋的空置率过高,有一些房子没有人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当然,就这两条也有一些人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假定这两条成立,要解决目前房地产这些问题,税收政策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税收政策怎样才能朝着有利于宏观调控的方向使劲,而不是使反劲呢?

政府部门要做到数据共享。税务部门要和政府的其他部门共享房地产的交易数据,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也可以加强税收的监管。现在,各地政府的建设部门都在建立网上交易系统,一些主要的省会城市都已经建成,政府规定只有网上交易、网上签约的房产合同才生效,交易才算最终完成,房地产发展商私下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是未生效的。从这个道理上来说,房地产交易系统的数据是最及时,最准确的,不存在任何统计上的滞后问题,也不可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因为它是由每一套房子的成交数据构成的。但政府的建设部门常常与统计部门的数据不一致,相差很大,建设部门往往认为他们的数据是对的;统计部门又认为他们的数据是最权威的,有《统计法》为依据,是唯一合法的数据。究其原因可能是可比价格和不可比价格的区别。数据共享是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特征,如各个部门能够互相沟通,不光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会大幅度地提高效率。税务部门如果能充分地共享房地产交易系统上的数据,基本上可以杜绝偷税漏税,尤其是营业税和契税,也可以避免征过头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