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第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最近有朋友问想学《论语》,如何学?看哪本书,在这里先推荐读熟,书呢建议买拼音版,有很多版本的书部分拼音标的不足够准确,大朋友小朋友都适合诵读,见下图这本书的拼音标的比较准:

    最近学习《论语》学到了【子罕第九】,分享一下学习内容和心得。

      子罕篇的子就是孔子,罕见的罕指鱼网,虚多实少的意思,引申为稀少,这一篇,主要是讲孔子少做的哪些事情,也就是说,少做的事情让我们引以借鉴的意思。未来应该积极去做哪一些事情。

      在论语的前面8篇学而篇等都是在告诉我们应该要如何做,可是现在这个子罕篇则是要告诉我们不应该如何如何,是从负面去说你也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些不正当的事情,而这些不正当的事情就是君子应该要避免去做的事情,而这些不正当的事情可以算是社会的黑暗面,就是怪力乱神的事情,虽然是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我们若是不能够明白什么叫做怪力乱神,那将来就可能受到魔鬼的引诱,一个不小心就会走入魔道了,所以我们学论语,刚开始要学正面善良的事情,应该有哪些德行修为,是非正义搞清楚大小事的轻重分,就应该要对负面邪恶的事情也要有所理解,那将来遇到的时候也就不会困惑迷惘不知所措了。

      以上只有8个字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记述观察,弟子们发现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子罕言利,这个利并不是指商业金钱财富之力啊,而是利弊得失之利,也就是说孔子在做事的时候很少会抢着去做,有些人就算明明知道是犯法被抓到就要去关监牢,甚至会被枪毙,有些人为了利益,会有不怕死的大头兵敢去做。然而一般平民老百姓因为害怕将来受到法律的限制,所以还不至于铤而走险,至少在做事之前会先想一想:我去做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假如对自己没有好处,那肯定不会去做。孔子从来都不会为自己的利益打算,那这就是子罕言利,可是什么样的事情才是孔子愿意去做,孔子做事的标准在哪里呢?后面4个字【与命与仁】,孔子的做事标准就是要符合与命与仁,这两个字就是孔子行事的依据,“与”可以当做赞与推崇,来体会孔子推崇仁。

      子罕言利这4个字,请注意这是很少谈,而不是不谈,这当然是一定不可不谈的,非谈不可,但却不是每一次都要计算,那为什么不需要每一次都计算,是因为孔子的做事标准有两个,与命与仁;孔子有孔子的命,而你我也都有你我自己的命,你我的命与孔子的命是绝对不相同的,孔子所要提醒我们的是每个人都有不相同的命,不可能有相同的命,那用白话文来解释这个命字,等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尽相同的能力,那孔子与命,孔子只做符合自己能力的事情,绝对不会去做与自己能力相违背的事情,也就是说能力范围可及的情况之下,孔子才会考虑这件事情是否符合仁德的要求,能不能够照顾到众人的福利,假如这件事情虽然可以达到仁德的要求,虽然能够拯救众人,但是假如远远超过孔子的能力范围。那么孔子绝对不会勉强自己去做。

    举个例子:例如见人溺水啊,有人掉到河里面,我就想去救他,那就是与人有人心,慈悲心,但是我自己不会游泳,我就不能够跳入水中,于是我自己不能去救他,这是与命。绝对不会去做烈士,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是先与命而后与人的顺序了。

下面内容引自尹建维老师的《论语印心》;

      从字面上看,“天命”就是上天所赋予每个人的命,或者说是每个人秉之于天的命。谈这个“命”,就必然是“精神生命”与“灵的生命”。

      如果我们界定“精神生命”是人的思想、精神、趣味、格调等层次,而“灵的生命”有超越我们一般认知的部分,像人与生俱来的善心、像人的本性、像佛性、像第六感、像直觉、像灵气、像灵魂等,那“天命”所谈的“命”就必然是“灵的生命”,而不是“精神生命”,否则“天命”这个概念也就没有那么难理解与掌握。同样的理由,这也就是“天命”这一概念重要之处;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就是“天命”或人的生命值得追求之处。

      上天赋予”似乎是有一个“人格神”或是“具象神格”扎扎实实地存在某个地方,对人发号施令。而“秉之于天”又有印度教“大梵天”的概念,或是像文天祥《正气歌》里面说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有个“万物之源”,或有个“能量之源”,所有万事万物都从那个源头流出来,就像泉水一样,有个源头,流出来到不同形状的地方,就形成不同的河塘、小溪、水库、瀑布,等等。从许多其他章节,像“子畏于匡”(【9.5】)、像“天生德于予”(【7.23】)等章句可以看得出来,孔子相信生命是有意义和目的的。因此,我认为、也就这么解释:“天命”就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