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根据你的理解、感受写一篇演讲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9-16
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朋友的十封信>是一本诞生子二十世纪初的旧书,我是在踉踉跄跄地步入青春尾声才读到它。捧着那本薄薄的小册子,竟无限地惘然:当青春成为“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在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席慕容《青春))而若能早日与里尔克相遇,若能早日聆听到诗人隐秘而神圣的声音。也许这一路行走奔波不至于过分地慌张与迷惘,不至于总是流予生活晦暗不明的表象;也许我对生命之谜有更早的领悟与更深的洞察.从而早日找到灵魂安身立命之所并将生命之树深深地扎根;也许我能早日认清自己并更能成为我自己。也许我的生存品质进而我的整个存在境况都将因此而改交�6�8�6�8
然而“也许”只能是永恒的假设和冥想。生活是可以回头的。只是这样的回头,并无法更改生命的轨迹。但正是这一分带有根本性的人生遗憾促使我拿起笔来。介绍里尔克这一本仿佛针对所有时空背景的青春生命而写的“不朽的书简”(我更愿意将“青春”理解为一代人的身体、心灵或命运,它漂泊着、动荡着,找不到归宿也不知道路在何方)。为我那些正处于“灵魂发育、精神成人”青春季节的学子们,也为我自己在灵魂的行走中再一次发问:“生命根本的处境、生命的指向终归是什么?”从而获得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与世界的关联和对生命的态度。这十封信的来由,是一位奥地利年轻军士卡卜斯,在极为遥远和荒凉的角落服役,梦想成为诗人.却在一个压抑的环境里难以自拔,向所喜爱和尊敬的诗人里尔克去信寻求理解与引导,于是就有了这十封出自大师手笔的回信。就像阿德勒告诉我们的。青春。那是一种充满了好奇、恐惧、反叛、幻想、迷惘、风险的生命形武。是最需要精神照耀的人生紧要关口。这个年轻人何其有幸.适时得到了“诗人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收信入引
言),沐浴在诗人超越日常的澄澈目光中。里尔克“仿佛在抚摸他过去身上的伤痕”,(冯至译者序)以不可言说的慈爱和难以穷尽的诗心倾诉着生命的奥秘,关于寂寞、关于忍耐与谦卑、关于爱之艰难、关于生命之无限与不朽�6�8�6�8感谢上苍。在这人生的单行道上,让我的灵魂终究与里尔克那一颗高贵而谦卑、自尊而悲悯的灵魂相遇,相遇了就是一次生命的增长和灵魂的洗礼。哈罗德·布鲁姆说过一段著名的话:“�6�8�6�8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用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式是一个人与自己的死亡相遇。”里尔克所有的诗歌都在祈祷:“上帝,让每个人死得其所吧。死亡来自于生命,在生命中我们拥有爱情、意义和苦难。”
“人要能充分展现其精神性的存在,首先需要倾听。因为.只有从神圣之言和无限奥秘那里,人才获得自己的真实本质。�6�8�6�8人只有如此倾听,他才能真正地存在为人。”在青春的飞扬之时、人生的混沌之处,且去聆听里尔克的沉思生命之语吧,一种永恒向上的温柔力量将伴随我们“寂寞而勇敢地生活在任何一处无情的现实中。”(第十封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