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全息还原解读法”感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前几天在网上听了湖南师范大学张良田教授的课,又了解了一种新的课文解读模式——“语文全息还原解读法”。讲完理论后张教授又以《岳阳楼记》《背影》《沁园春•长沙》这三篇课文为例进行详细解读。

  听的时候才发现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知人论世的方法,只不过更加全面,所谓的“全息还原解读法”是从作者、读者、文本、写作与发表的背景等全方位的视角进行课文解读。读课文时带着问题,深入探究作者写作时的心理状态,联系具体背景方能更好的理解作品。

  这三篇课文经过张教授的解读,都令我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嗯,的确如此。张教授娓娓道来,条分缕析这些名篇佳作的具体细节和作者当时的心理,我竟没有分神全部听下来了,整体感觉非常精彩。

  我了解了朱自清写《背影》的前因后果,他和父亲的由之前的隔阂疏远到后面满怀的歉意;了解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时因为什么没有按照楼记格式进行创作——他当时已被贬,并没有见过,全凭想像;了解了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长沙》发表的背景——重庆谈判的特殊时期。这些都是之前忽视的,而现在才觉得这些理应是理解文章必不可少的背景。

 

  反观我们给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时,大多泛泛而谈,一点带过,没想到还有那么多、那么深的联系,这一方面会错过很好的教育契机,另一方面也导致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

很幸运听了这节课,又一次感到要学的东西太多,只感叹时间不够用。合理规划,争取都安排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