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馍都”西安:来这里,千万别跟西安人吃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9

西安人一边泡着馍,一边看尽长安花。

要吃到销魂的羊肉泡馍,掰馍绝不能含糊,讲究四大馍法:

一掰 | 将馍一分为二;

二撕 | 从中间对半,撕成两片;

三掐 | 掐成黄豆粒大小;

四抖 | 将碗抖三抖,瞧瞧有没有大块馍粒。

掰成黄豆粒,小而不碎,均匀体面,那就是掰得一手好馍。

厨师 慧眼识馍 ,游客还是西安人, 切磋琢「馍」 便知。

馍掰不及格,厨师会退货,掰好为止。

“掰馍2小时,吃馍5分钟”的乐趣,咱们很难懂。

西安人懂得很,他们掰的不是馍,是社交。

“你听额跟你社。”(你听我跟你说)一掰起馍,西安人开始谝(聊天)。

“你女儿有男朋友了嘛?”聊家常;

“最近2号线又挖出好几个公主墓。”聊新闻;

“我女儿学校建新宿舍,又挖出好几个墓,这新宿舍要泡汤了。”发发牢骚;

“我亲戚要来西安,我顺便问下他要不要落户。”聊民生。

之前在西安,我一边掰馍,一边偷听邻桌老大爷讲李隆基杨玉环的故事。

有人在掰馍,就有路透社,就有 历史 小课堂。

西安人掰的不是馍,是慢生活。

要唠嗑,去掰馍,能从秦始皇唠到杨虎城,再从杨虎城唠到老公孩子。

要相亲,去掰馍。馍掰完了,人看完了,祖孙八代也聊得差不多了。

老乡见老乡,两手掰馍馍。没有什么,比掰馍,更能解乡愁了。

外头再浮躁,西安也过着 “一碗、两馍、三五好友”的小日子。

无社交,不掰馍;无掰馍,不西安。

真正的羊肉泡馍是煮的,不是泡的。

汤煮好了,西安人民也到店里了。

在西安城墙下耍完 养生 操后,他们赶来泡馍馆里,排队咥(吃)头汤。

头汤味最浓。为了咥到头汤,他们会提前把馍掰好,连碗带馍拎到店里。

泡馍一端上桌,西安人天也不聊了,开始跟它作斗争。

闻一下香味儿,然后啜一口汤汁,接着从碗边一点点蚕食,配上辣酱,就着糖蒜,一鼓作气,酣畅淋漓!

有了这一碗泡馍,这一天才算开了个好头。

在西安,流行一句话:

西安人的心,像西安的大马路,直爽憨直;

西安人的脸,像兵马俑,冷漠木讷。

贾平凹也在《老西安》里说:“西安人倔、犟、硬、碰。”

表面上,西安人的性格就像没泡开的馍。

很多人对他们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那片没泡开的馍。

其实,西安人不是「馍」的性格,而是「羊肉泡馍」的性格。

他们会花十几个小时把羊汤熬得鲜而不腻,将又厚又硬的馍细细地掰成黄豆粒,会早起排队喝一口高汤,会店民合作,精心打磨一碗羊肉泡馍。

他们外表木讷坚硬,实则内心炽热,“硬馍软泡”。

一碗滚烫的泡馍,才是真实而鲜活的西安人民。

03 西安人,不可「馍」灭

肥肠太油腻?泡它!泡成“葫芦头泡馍”;

肉太少?加泡丸子、五花肉、辣子鸡丁,泡成“三鲜泡馍”,泡馍界的豪华无敌至尊。

想吃干馍?炒它!加酸加辣,做成小炒泡馍,泡馍界的无冕之王。

再给西安人两个馍,他们可以夹遍全世界。

腊牛肉,香,夹成肉夹馍。

鸡蛋,做早餐方便,夹成蛋夹馍;

只要是蔬菜,就往里夹,一馍在手,妈妈再也不怕我营养不良;

东北人撸串,西安人夹串,一馍在手,天下烤串我有!

“X夹馍”这道选择题,西安人才不做,全部都要。

一道菜好吃,西安人会用馍把盘子擦干净。

一道菜不好吃,西安人也会用馍把菜夹着吃。

只给西安人几粒小麦和石头,西安人也能做出1000多年前的石子馍吃。

西安人的好事多「馍」,「馍」纳百川,源自5000年古都 历史 的底气和包容。

秦始皇那句口头禅“额滴!额滴!全是额滴!”一直用到了现在。

这股包容,不是俱收并蓄,不是破坏,而是贯通古今,彼此成就。

西安,是盛世长安的守护和更新。

西安扛着5000多年的 历史 ,正步履蹒跚但朝气蓬勃地向新时代靠近。

一边修地铁,一边开古墓;

一边建高楼,一边考古;

一边建学校,一边收文物;

哪里有地铁和地产商,哪里就有考古队。

他们是极具长安特色的西安天团。

其他城市的KPI是高楼数量,西安天团是文物数量。

环城公园听大爷吼两千年前的秦腔,菊花园听小年轻唱摇滚和民谣;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杨,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和“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一起听,毫无违和感。

秦腔老艺术家和“西安三杰”张楚、郑钧、许巍一起唱歌,也毫无违和感。

秦腔吼出了秦人的根,摇滚唱出了西安的未来。

在建筑和文化上,西安和长安齐头并进的节奏,西安人感到很踏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