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中的李绅,悯农作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资治通鉴唐纪64

公元846年,唐宣宗会昌六年,李绅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任上去世。

李绅就是悯农“锄禾日当午”的作者。

我还以为是个落魄潦倒的诗人,才能写出这么接地气的诗。

但真实历史中的李绅,一直是个达官贵人,尽管中途因为政治斗争受到过贬谪,但也一直是高级官员。

他还是牛李党争中李德裕党的重要成员,也是个能员干吏。

在他年轻时候担任翰林学士期间,就连宰相李吉甫都惧他三分。

翰林学士是在内廷,是皇帝的重要参谋和助手,兼皇帝的机要秘书。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天下用兵频繁,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出自翰林院。因此翰林学士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许多军国要事,甚至不与中书省商议,而由翰林学士做主,例如唐德宗时期的陆贽,其权力早就高于宰相。

当然,要达到这种程度也是很难的,多数还只是助理或秘书的角色。李绅就是属于后者。但也很重要。

李逢吉但任宰相,在宫中交结知枢密王守澄,因而势倾朝野。只有翰林学士李绅在每次参预穆宗的谘询时,经常对他加以遏制。李逢吉推荐官员的拟状上奏后,穆宗拿到翰林学士院听了意见,李绅多有批评。李逢吉十分忧虑,但因穆宗正信任李绅,李逢吉无法进谗言使穆宗疏远他。

但也正是这样,被借机会贬为江西观察使,但好在李绅够机警,利用与皇帝辞别的机会,解释清楚了事情原委,从而留在京城,成为户部侍郎。

但是事情并且结束,宰相李逢吉更加忌恨他,机会来了。

李绅的族子李虞由于文章博学而知名一时,他自称不愿做官,因而隐居在华阳川。

等到他的叔父李耆任左拾遗后,李虞写信给李耆,请求向朝廷推荐,不料这封信误送到李绅手中,李绅便写信讥讽他,并把这件事在大庭广众中张扬。

李虞得知后非常气愤,于是,求见李逢吉,把李绅平时暗地里议论李逢吉的话全都告诉了他。

李逢吉更加憎恨李绅,于是,让李虞和补阙张又新,以及侄子、前河阳掌书记李仲言等人探察李绅的过失,然后,在士大夫中间张扬,并说:“李绅暗地里窥察士大夫,凡有人在一起议论,便指斥为朋党,向皇上告状。”

由此士大夫也大多忌恨李绅。

敬宗即位后,李逢吉和他的党羽对李绅失势拍手称快,但又恐怕敬宗重新信用他,因而日夜策划,商量能够伤害李绅的办法。

楚州刺史苏遇对李逢吉的党羽说:“皇上初次上朝听政,肯定要开延英殿访询百官。李绅是次对官,在这时应防备李绅重新被皇上重用。”

李逢吉的党羽认为言之有理,急忙转告李逢吉说:“事情紧迫,如果等到皇上驾临延英殿听政,就悔不可及了!”

于是,李逢吉让知枢密王守澄对敬宗说:“陛下所以能被立为皇太子,我全都知道,主要是李逢吉的功劳。像杜元颖、李绅这些人,都是要立深王李察的。”

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人接着上奏,也同样说。

敬宗这时十六岁,疑而未信。

这时,李逢吉也上奏说:“李绅不忠于陛下,请予以贬谪。”

敬宗仍再三询问是否属实,然后听从了李逢吉的意见。

二月,癸未(初三),贬李绅为端州司马,也就是今天广东肇庆的副市长。

但事情并未结束。

张又新等人仍然忌恨李绅,每天上书朝廷,认为对李绅贬得太轻,敬宗许可杀李绅。

朝臣都不敢再言,只有翰林侍读学士韦处厚上奏,指出“李绅被李逢吉的党羽进谗言诬陷贬谪,人们都感到震惊,无不叹息。李绅是由穆宗提拔任用的大臣,即使他有罪,也应当本着对父亲尽三年孝道的精神,对他予以宽容,何况他根本无罪!”

于是,敬宗渐渐觉悟。

这时,恰巧敬宗阅览宫中的文书,发现有一小箱穆宗亲手封存的文书,打开后,看到其中一件是裴度、杜元颖、李绅上疏请立自己为皇太子的上奏,这才嗟叹不已,把朝臣离间李绅的上书全都烧掉,不再相信。

虽然敬宗尚未立即把李绅从端州召回朝廷,但以后再有人上奏离间,不再听了。

此后,李绅逐步又迁升,自宝历元年(825年)至太和四年(830年),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

太和七年(833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

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汴颖观察使。

开成五年(840年),李绅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度支,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四年。

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

在这次淮南节度使任上,李绅做了一件后来被人诟病的事。普遍认为他有挟私报复,逼死人命的嫌疑。

淮南节度使李绅按查所部江都县令吴湘,说他擅自盗用官家因公出差用的程粮钱,并强横逼娶管下百姓颜悦的女儿,将他家的资产衣装估价作为赃款,论其罪当处死刑。

吴湘是吴武陵哥哥的儿子,李德裕平素就厌恶吴武陵。

议论此案的人都声言吴湘冤枉,谏官于是向唐武宗请求重新审理,唐武宗颁下诏书,派遣监察御史崔元藻、李稠复审此案。

崔元藻、李稠经过复查,回奏朝廷说:“吴湘偷盗税粮钱实有其事;而颜悦这个人本是衢州人,曾经任青州牙推官,他的妻子也是士族,情况与初审论罪事实有异。”

李德裕认为崔元藻和李稠论事模棱两可,没有给吴湘定重罪论死刑,二月,朝廷将崔元藻贬为端州司户,李稠贬为汀州司户。

对吴湘案不再复审,也不交付司法官署依法详细判罪论刑,即按照李绅所奏,将吴湘处死。

谏议大夫柳仲郢、敬晦都上疏论争,均不被采纳。

会昌六年(846年),病逝于扬州,终年七十五岁。赠太尉,谥文肃。

但是到了唐宣宗时代,随着唐宣宗对李德裕的清算,李绅也在死后被清算。其中,吴湘案就是清算的依据之一,也是后世对李绅评价不太一致的地方之一。

前永宁县尉吴汝纳,上表申诉其弟弟吴湘犯罪不至于处死,而“李绅与李德裕内外相通,互为表里,欺瞒迷惑唐武宗,冤枉杀死我弟吴湘,乞求皇帝陛下召江州司户崔元藻等人来对质辨诬。”

唐宣宗颁下敕书给御史台,令调查出真实情况向上汇报。冬季,十二月,庚戌(十九日),御史台上奏唐宣宗,据崔元藻所列举的吴湘冤枉情况,和吴汝纳申诉的差不多。戊午(二十七日),唐宣宗下令贬太子太保、分司东都李德裕为潮州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