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的社会事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0

唐武德七年(624年),沙县开始设官办的“儒学”。宋朝为沙县古代教育的鼎盛时期,康熙版《沙县志》称,当时“五步一塾,十步一庠,士以诗书相劝……乘朱轮、曳金紫者不知其凡几也。”民国版《沙县志》记载,沙县历代考中进士的有154人,其中宋朝进士129人,占83.8%。宋之后,县内教育事业渐趋衰落。
清末民初,改儒学、书院为私塾、学校。至民国24年(1935年),全县有完全小学5所,初级小学19所,在校小学生800余人。民国27~34年,沿海一批机关、学校内迁沙县,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国34年春,全县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6所,初级小学66所,在校初中生259人、小学生6000余人,另有内迁大学、专科学校、中学等7所。但这一时期县内6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仍接近80%。民国35年后,随着内迁单位的迁出,县内教育状况又回落到民国24年的水平,小学入学率仅有7.4%。
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兴办学校,对劳动人民家庭子女实行“优先入学”、“减免学杂费”等优待办法。1950年,全县仅有1所初级中学、33所小学,每万人中仅有在校初中生6.2人、在校小学生169.4人。 1965年,全县有中学2所、小学310所。儿童入学率提高到84.1%。在“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部门成为重灾区,许多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臭老九”,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虽然随着人口的增长,学校数和学生数也有增长,但教学质量普遍下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77年恢复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教育工作逐渐走上正轨。1979年,福建广播大学开始在沙县招生,初步形成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比较齐全的教育体系;同年开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至1983年,中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各乡镇、各系统普遍成立业余学校、技术学校等成人教育机构;社会各方面集资兴办教育蔚然成风,改变了以往教育结构单一和只靠教育部门办学的状况。
1984年,沙县成为三明市第一个实现中小学校“一无二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椅”的县份,并普及了初等教育。1985年,全县12~40周岁的少、青、壮年中非文盲率已达89.3%,成为基本无文盲县。解放前,沙县籍大学生不上50人,解放后至1988年全县考取大、中专院校人数达5000余人。
1988年,全县有完全中学4所,职业中学5所,初级中学11所,“戴帽”初中1所;中学教职工1125人,其中公办1061人,民办64人,中学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毕业的有189人,大学专科毕业的385人,中等师范和高中毕业的247人;中学在校生12526人,其中普通高中1943人,职业高中881人,初中9702人。全县有直属小学1所,并设17个学区,共有小学319所,其中完全小学163所;小学教职工1418人,其中公办866人,民办552人,小学专任教师中中等师范毕业以上的517人,中等专业学校和高中毕业的394人,初中毕业以下的413人;小学在校生25981人,小学“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连续5年保持省颁一类标准。全县有幼儿园224所(班),幼儿教职工318人,其中公办119人,民办199人,在园幼儿5536人。全县电视大学教学班有9个专业班376名学员;参加高等、中等教育自学考试的991人,另有百余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函授学习。
1949年~1988年共培养初中以上毕业生54678人,仅1979年以来,全县考取大专院校和中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就分别达1437人和2308人。1979~1988年,全县参加电视大学、函授大学、成人中专和自学考试的学员达1000余人,各乡镇普遍办起文化技术夜校,1985年成为基本无文盲县。 主要学校有沙县第一中学、沙县第二中学、沙县第三中学、沙县第五中学、沙县第六中学以及沙县金沙高级中学等。 民国时期文化设施最盛时仅有1个藏书仅数千册的民众教育馆和2个阅报栏。1988年全县文化馆(站)、影剧演映机构、广播电视机构达195个。电影年放映场次1954年仅有206场,1988年达13920场。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1988年喇叭入户率达37%,城乡共建成卫星地面接收站18座、电视差转台105座、闭路电视网1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