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心理咨询中心?

初三女生,不学习,顶撞父母,不尊重父母,旱恋,玩手机,离家出走,电话关机,打不通电话,好话说尽,不起作用,无法沟通,

第1个回答  2022-04-02
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女生有一点叛逆,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建议你不要责骂孩子,你可以尝试和孩子进行沟通一下,逐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你越骂孩子,,其实他只会越叛逆!
第2个回答  2022-03-01
我家小朋友今年14岁上初一,现在初见了厌学的情况,之前学习成绩还行,现在几乎每天都不完成作业,不能说。现在心里干着急
第3个回答  2020-08-17
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一个从小未感受过快乐的人,怎能拥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自小未被父母尊重过的人,又怎会自尊,继而去善待别人?
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同时也担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副会长。作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的神奇故事在公安大学学生中流传,课上往往座无虚席。
她经常作客于今日说法等媒体,在、药家鑫案中的评论也频频出圈。立足于40年研究基础,她一直致力于揭示:社会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的重点在家庭。
以下,就是李玫瑾教授从屡上报端的罪案中,总结出的关键观点: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会滞后反应,因此,人的心理特征与早期抚养有密切的关系。
健全的家庭≠健全的家庭教育我们绝大多数家庭是温馨健全的,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懂事的。所以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问题,因为虎毒不食子,父母肯定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想说的是,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在乳儿期,孩子建立情感依恋和情感联系,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很多家长问我:我现在的工作很好,挣钱也多,但我的孩子还很小,我该怎么办?
我说,挣钱啊,你挣多少年都是挣,孩子呢,就那几年关键期,过了这几年就是一生的问题,你自己来权衡孰大孰小。
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家庭中是不是要有成员的分工?孩子早年都妈妈管,那爸爸干什么呢?我也讲一个我的观点:宝宝很小的时候,妈妈是全力以赴来照顾他,做爸爸的可以偶尔拍拍嗝,或者抱一会儿,哄一下。
但爸爸们一定要做到在孩子六岁之前,当着孩子的面好好爱妈妈——也就是说,不要两个人都集中对孩子,不要让孩子觉得我是家庭的重点,你们都要照顾我,形成自我中心。
妈妈照顾我的时候,爸爸照顾妈妈,然后妈妈还要告诉孩子,咱们也要帮爸爸,所以家里应该形成链接的一个关系,而不是形成一个中心的关系。
这个过程中,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他的情感会发展:他先找准一个人,当情感得到满足时,就开始关注一家人,包括爷爷奶奶、姑姑叔叔这些人,产生以亲族为联结的亲情。
当他产生亲情之后,会走出家门,很快跟小朋友融在一起,把身边的小朋友发展起来,就是从同伴儿、伙伴儿到他的朋友,这个过程一直从小学到中学,建立起友情——这时候的友情往往是一生中最稳固的,因为他对朋友的情感依恋恰好到了这个高峰的程度。
当同伴发展好了,就到了性发育,12岁青春期,先是同性发展,再就是异性。再晚些时候,他恋爱了,恋爱的时候就又变成一对一的情感关系了。
当一对一的情感稳定,就要组建家庭,这个家庭一形成,他就会有孩子。于是到了这个阶段,他的情感抵达了什么程度呢?
有上下关系叫父母跟我,有横向关系叫朋友和爱人,然后还有向下的关系叫父母和孩子,所以这个人的情感已经是立体的了,处于我们常说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
所以我们说的“成熟”是什么意思呢?他对人生的几种感受都有了。
为人父母的时候,才知道父母不容易,当你这个有爱的关系的时候,你才会知道责任和约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