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禹锡的资料

刘禹锡,人称( )。

第1个回答  2013-02-21
刘禹锡人称诗豪,当情绪来急时,其人写诗:如滔滔江水下笔如流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第2个回答  2008-06-07
刘禹锡,人称诗豪
第3个回答  2023-06-29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文叔,号襄阳先生,汉族,唐朝人。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人。他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远行诗人。他曾任唐德宗时的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务。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以诗歌最为突出,被誉为\"刘长卿之后,无愧成名\",与杜牧、温庭筠、李益合称\"中唐四杰\"。刘禹锡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作,题材广泛,既有抒发个人感情的爱情诗,也有描绘社会风俗的田园诗,还有关于自然景观、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骈文和议论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激昂,并且善于意象描写和运用修辞手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代表作品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竹里馆》、《陋室铭》等。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刘禹锡以正直廉洁的作风和杰出的才能著称,他主张政务、兴学、修辞,对于当时的政治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他的晚年生活颇为坎坷,被贬谪多次,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积极追求文学、学术和政治事业。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家之一,被誉为\"文史双绝\"。
第4个回答  2023-05-14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居士,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资州新都(今四川省资阳市)人。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 他是唐朝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写诗、散文、骈文等多种文体,作品气势雄浑,具有浓郁的个性风格。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陋室铭》、《竹枝词》、《秋词二首》、《浪淘沙·北戴河》等诗歌和《三峡》、《永州》等散文。 刘禹锡早年曾在州县做官,后来进入朝廷任职。历任鸿胪卿、右拾遗、修国史、御史中丞、尚书左丞等官职。他在官场上深获赞誉,曾多次任命为国家重要的使者,到过建义郡(今韩国首尔),并在回朝後作了《陋室铭》一诗。他也经常在朝廷上发表议论和请求,对于政治事务有很高的处理能力和影响力。 刘禹锡的书法造诣也非常高,精于楷书和隶书。他的书法风格凝重稳健、自由灵动,影响了后世很多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有《王羲之兰亭序》、《钟嵘碑》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刘禹锡曾经两次任问,都因忠于理直言达而遭贬谪。晚年时,他又被唐武宗召回朝廷,任大理评事,不久病逝。他的文学成就和政治功底,使他成为唐代文坛和政坛上的瑰宝。
第5个回答  2023-05-10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文学家,后主时翰林学士。他是盛唐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唐代古文运动”的称号。他的思想包括儒、道、佛三家思想,主张“人文主义”,反对官方骄横,他的文学主张“文以载道”,他所写的诗歌与散文工整、华美,内容广泛,墨客清逸,为后人所推崇。代表作品有《陋室铭》、《石壕吏》、《潼关题壁》、《竹枝词》、《法曲赋》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