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神笔马良》第三部分,浅谈创意改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接上续)

马良一直在路上颠沛流离,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隐姓埋名,过着艰难的流浪生活。

他逃难到了州城,为了保护神笔,受尽了磨难,最终顺利离开州城。他决计要到京城去。

因为他觉得,那是皇帝所在的地方,皇帝一定很讲道理,对官府也很有信心,皇子脚下老百姓的生活一定过得很好。他对京城充满了希望。

马良太单纯了,对人没有太多戒备心,也没有意识到周围危机的存在。

一、马良遭遇画师偷笔,为救画师反被推下山谷,幸被牢友获救

马良在通往京城的路上,日复一日地走着。一天,他来到在一个山村野店歇下,这是去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不料,马良生病了,得到心地善良的店主照顾,马良为了答谢店主,就悄悄用神笔画了一张“高山流水图”送给店主。

只见图中山下流下潺潺溪水,树木葱茏,清晨能听见高山的鸟鸣声,夜晚可听见低谷的淙淙流水。店主就欣喜地挂在门店屏风上。

这个小插曲也反映马良的知恩图报、正直善良的高尚品格。、

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这天画师也赶往京城路经此小店,看见“高山流水图”便知马良所画,并知晓马良就住在店里。于是就偷偷给马良服用了“麻沸药”,这是取材于三国时期的“麻沸散”,可用于中医手术前的麻醉药,先早已失传。

画师则偷换了假神笔,并盗走了那副“高山流水图”。然后他夜半三更偷偷溜走,一路提心吊胆、胆战心惊,毕竟是做贼心虚嘛。

他对突然出现的四个强盗谎言连篇,从开始说,“我是穷人”,后改口又说,“我是马良”,见败露之后又谎称:“我是马良他哥哥”,后被强盗推下山谷。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我们再话说马良服过“麻沸药”,睡了一大觉,梦见了一场十分猛烈、格外壮观的笔雨,受尽苦难的人们手里都有一枝风力笔尖的笔,并可以刺杀祸害庄稼和百姓的蝗虫。

这些穿插的小故事,也进一步衬托出马良心系百姓,一心想利用手中的笔为大众服务,希望穷苦人都过上好日子。

马良醒来身心大振,带着假神笔和斗笠,向好心店主辞别,店主告诉马良是一位尖下巴医生送的汤药才得以让他恢复。

谢过店主之后,马良继续上路,他走得小心翼翼,唯恐被跟踪,不时投石探路。

这时深陷困境的画师,又一次凭借他的花言巧语,骗取了单纯善良马良的恻隐之心,马良答应画一根绳索将画师拽出深沟。但发现他身上的画笔失灵了,丧失了神力。

此时,马良第一反应却是反思自己的言行,确认自己是一心一意帮助穷苦百姓的。于是,他明白弄丢了真神笔,但实在不知道在哪里丢失的。

接下来,画师明白真神笔在自己身上,自己又无法自如施展画技画出所需地绳索,只好又编谎言说店主卖给他一枝笔,并从沟底扔上去丢给马良,待马良为他画好绳索救他上来之际,他竟然恩将仇报,耗尽全力将马良推下山沟,马良又一次遭遇劫难。

庆幸地是,马良又一次遇到了那伙穿黑衣的强盗,其中那位年轻的牢友认出了马良,从而救助了马良,并送他上路去京城。

这里的黑衣强人的出现,其实,也是作者在前文他们偶遇画师情节处就埋下的伏笔。

此外, 从民间故事中英雄人物的塑造过程来看,这段故事中的主人公马良还在成长阶段,对人性的认识、体察还在逐步完善中 。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故事的情节充满离奇曲折,多处巧妙自然地将马良与画师二人的人品,形成了鲜明对照,而且也深刻揭示旧社会穷苦人无路可走,被逼无奈,最终成为强盗的原因。

第一,马良知恩图报,给店主赠送神奇的绘画。而画师则对救命恩人马良狠下毒手。

第二,马良做事诚信,用神笔画绳索救出画师。而画师处处花言巧语,骗取他人的信任(欺骗并诬陷店主、欺骗强盗、欺骗马良)

第三,落草为寇之人,通常是为了生存,走投无路的穷人,不得已而为之,但他们仍富有同情心,愿意杀富济贫,懂得以恩报恩。

这也是这本编创故事的可圈可点之处,既符合当时社会现象,又合乎情理地塑造典型人物,不愧于优秀儿童文学一等奖这一荣誉。

二、马良被画师留下,以备入宫替他作画

马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京城,但他发现,京城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这里是有权的官家、有钱的财主们享乐的天堂。

穷苦的百姓,与之前的州城、市镇、乡村里一个样、一样贫穷、一样无助。

马良一心想要找到画师抢走的真神笔,但是在诺大举目无亲的京城,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有一天,马良发现了那个大富贵笔庄的弯脊梁老板,由他引出了画师在京城的生活状态。

画师在京城做了官,开了画馆,还掀起了一股模仿马良装扮的潮流,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这部分情节的主要作用是将马良带入皇宫。

先是弯脊梁老板找到画师,二人商计如何对付马良,曾想到将马良弄死、或者将马良毒成哑巴,或将马良逐出京城,但唯恐被人抓住把柄,担当罪名。

最后商定控制马良,让马良为他们画画效力。

因为如果直接除掉马良的话,画师本人却不能用神笔画物为真,神笔不听使唤,画金山却变成了大石头,画金砖变成了大蟒蛇。只好将马良留下,以备皇上召见进宫替他画画,讨得皇帝的欢心和赏识。

三、皇帝自欺欺人,忠臣一致附和

接下来,故事就发生了喜剧性的演变,出现了同史记中的赵高“指鹿为马”和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故事极其雷同的一幕场景。

这一天,皇帝要接见外国的使臣,需要庆祝和欢迎。于是画师备通知带神笔进宫作画,画一副“龙凤呈祥”的绘画。

于是画师一行二十余人抬着大轿,带着礼物前往,但到了皇宫门口只允许画师一人进去,画师无奈只好拿出神笔自己作画。

结果,他画得龙,变成了一只大壁虎。他画得凤,变成一只大乌鸦。

大壁虎和大乌鸦把宫殿弄得一片混乱,乌烟瘴气。皇帝心中恼怒,但为,鹅天照皇帝得风范,只好违心得连连称赞:

众官员和大臣也一致称赞,上演了一场《指鹿为马》重复好戏。

在这里,作者引用赵高的“指鹿为马”的故事作为类比。

皇帝本来很生气,打算盐城画师,最终却备画师三言两语的谎言欺骗。

仅仅因为皇帝自己默认他是马良,即便现在得知了真相,仍不好改口,便索性让画师改名为马良。

故事复述和解析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已经展现了该故事的很多曲折情节和精彩描写,特别是人物的好与坏的对比比较明显,更是反映了民间故事在讲述者创编后产生的魅力。也为我们今后自己改编和创新故事提供了学习素材和写作方法。

本书的最后部分是全文的结尾,也是故事情节和写作技法达到高峰的部分,读完之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将留待下文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