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7-10
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建国60周年万年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统计分析报告之八万年县统计局朱克坚 劳动就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就业的具体形式是由社会主义模式的总框架决定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其建立和形成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制度。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们的劳动就业制度发生深刻变化。县委、县政府从实情出发,在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稳定的就业政策,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为改革的顺利进行作出了贡献,并向经济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目前,万年县已建立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在就业形势不断保持趋好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一、就业总量迅速增加,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万年经济结构明显改善,产业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59.26:20.54:20.20调整为2008年的20.54:52.50:26.96,从而带动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调整。2008年全县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5.07万人,比1978年减少1.53万人,减幅为23.2%;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6.04万人,比1978年增加4.5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9.30万人,比1978年增加6.8万人,增长3.72倍。三次产业就业比例由1978年的62.15:14.31:23.54调整为34.84:29.59:35.57。全社会从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表 产业1949年1978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一产99.1884.1178.0371.1655.1552.3543.7534.84二产0.826.1511.0712.0214.0714.4718.1829.59三产—9.7410.9016.8230.7833.1838.0735.57从业人员6.1710.6214.1614.9516.8017.0017.6020.41全社会从业人员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年份(年)全社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数(万人)比重(%)人数(万人)比重(%)人数(万人)比重(%)人数(万人)比重(%)19496.171006.1299.180.050.82——197810.621006.6062.151.5214.312.5023.54198514.161007.1650.562.9720.974.0328.47199014.9510010.5170.301.8112.102.6317.60199516.801009.1454.402.5315.055.1330.55200017.001008.9052.352.4614.475.6433.18200820.411007.1134.846.0429.597.2535.57从1949——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由占统治地位的99.18%下降到34.84%,比重下降了64.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由0.82%、0.00%增加到29.59%、35.57%。第三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985年开始,超过了第二产业。由于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就业机会具有现实意义。在所有制结构上,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就业所有制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镇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得到大幅增加,其比重从无到有。外商投资和多种形式经济,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钟点工、弹性工作等各种就业形式迅速兴起,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二、就业政策、就业市场机制逐渐完善建国初期,全国城市中旧社会资岗下来的失业人员达400多万人。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1950年以后,对适于就业人员全部“包下来”的政策,扩大到大学、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和复员转业军人。从1961年开始,全国就业工作重点转移到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安排上,就业工作比较顺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安置待业青年问题十分重视,采取了相应措施。就业问题的解决有新的进展,这些措施包括:鼓励和扶持待业人员兴办各种类型的集体经济和从事政策允许的个体劳动,积极发展轻工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行业、建立劳动服务公司,组织待业青年从事服务劳动和进行就业训练。1992年以来,全国劳动就业出现喜人形势,劳动就业制度日益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市场机制配置劳动的作用得到加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结构日趋合理。同时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县政府促进就业政策逐步完善,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培训体系,通过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等方式,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不断总结劳务输出的经验,县劳动就业部门有组织的进行劳务输出,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省外劳务市场站稳了脚跟,从2000年到2008年万年跨省劳务输出累计达66.42万人,使农民人均及有大幅度提高,初步达到了“转移农民 富裕农民”的目标。万年县人口就业与生产总值相关年份对照表 年份(年)总人口(万人)全社会就业人口(万人)其中生产总值(万元)备注乡村劳动职工人数194914.26.175.63—1678工农业生产总值197827.0610.628.681.226576198027.4711.039.041.347749198529.3814.1612.041.7615866国民生产总值199031.8114.9512.202.0632455199533.0016.8013.362.6170755200034.9517.0013.302.6696480国内生产总值200536.5317.6014.572.17212745200838.9420.4117.391.92345500200940.0020.7818.042.04400000注:2009年数据属预计数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2001年以来,我县逐步建立覆盖全县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标准统一、管理规范、服务便捷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县乡强化了社会保险责任,落实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全覆盖,逐步完善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城镇各类从业人员参加基本保险的目标,逐步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失业保险。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最低保障制度,积极开展工伤和生育保险。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按照低水平、广覆盖、可转移的原则,逐步建立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到2008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3.0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3.0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2.3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职工0.5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职工人数为0.41万人,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达8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28万人。城镇每万人拥有便民网点20个,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