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百话》|1.王绩《野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最近在读施蛰存先生的《唐诗百话》,一方面作消遣之乐,另一方面作学习之用,也是为了我大学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做些准备。我想将书中知识,诗人风情和个人感悟与读者共享,有才疏学浅之处请大家谅解。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生于隋末唐初,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自号东皋子。文学史家一般把他列为最早的唐代诗人。施蛰存讲唐诗,也是从王绩开始。《野望》是王绩的著名诗作。本诗一共八句,每句五字。古人称一字为一言,故每句五字的诗成为五言诗。三四句和五六句两联各联词性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称为“对联”。上下两句不对的,如“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都称为“散联”。每一联末尾一个字,都是“韵”,或称“韵脚”。这首诗第一联末尾是“依”字,于是以下三联末尾一字就必须用与“依”字同韵的字。按照这样的规律结构起来的诗,称为“五言四韵诗”,后来被称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这首诗是作者在故乡北山下东皋上傍晚眺望时有感而作。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诗题,地点、时间,事件全部交代了。这种表现方法叫“点题”。五、七言律诗的第一句或者第一、二句通常都得先点题。第二句是说出作者在眺望时的思想感情。从字面上讲,他是觉得转来转去找不到一个可以依赖的地方。但这样讲是死讲,实讲。他并不是找不到一个可以依赖的地方,而是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人物。一方面是没有赏识的人,另一方面是没有他看得中愿意去投奔的人。因此,在社会上“徙倚”多年,竟没有归宿之处。这是活讲,虚讲,体现了诗歌与散文相比独特的双关意义。

    第三、四句,描写眺望的景色。每一棵树都显出了秋色,每一个山头都只有斜阳照着,这也是按字面死讲,而含蓄的意义却是:眼前所见的尽是衰败没落的现象,不是我所愿意依靠的和平、繁华的世界。

    第三联是描写眺望到的人物。牧人赶着牛羊,骑马的猎人带了许多狩获物,都回家去了。第四联就接上去说:这些牧人和猎户,他们看看我,我也看看他们,彼此都没有相识的人。于是作者写出了第八句。在一个衰败没落的环境中,又遇不到一个相识的人,便只好放声高歌,想念起古代两个隐居山中,采野菜过活的伯夷叔齐了。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

唐山新发现"义于高祖墨"玉圭,佐证了"伯夷姓墨"这一史记。

夷齐"兄弟让国,扣马谏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仁哲大义,是历代中华仁人志士、诚信礼让、忠于祖国、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典范。  )

      学习一切文学作品,必须先了解这个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这就叫“知人论世”。王绩身经隋唐二代。隋末,官为秘书正字。因不愿在京朝任职。就出去做六合县丞。天天饮酒,不理政事。不久,义兵四起,天下大乱,隋朝政权有崩溃之势。他就托病辞官,回到家乡,李唐政权建立后,武德年间,征集隋朝官员,以备选任。王绩还应征回到长安,任门下省待诏。贞观初年,因病告退,仍回故乡,隐居于北山东皋。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明人唐汝询说:“此感隋之将亡也。”这样他把此诗的写作时间定于隋亡之前。这样,第二联就比喻隋代政治的没落了。清人吴昌祺对此表示异议:“然王尝仕唐,则通首只无相识之意。”唐汝询以为王绩感隋之将亡,因而为了效忠隋代,有效法伯夷叔齐,归隐首阳山之意。吴昌祺提醒一句,王绩也做过唐代的官。不能理解为有隐居不仕之志。唐汝询以“长歌怀采薇”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吴昌祺则以为诗的重点在“相顾无相识”“徙倚欲何依”。施蛰存认为这首诗可能作于隋代政权将亡或已亡之时。但王绩并不效忠这一片秋色和残阳的政权。他的“长歌怀采薇”是为了“徙倚欲何依”,是为了个人的没有出路。待到唐皇朝建立,李渊征集隋代职官,王绩就应征到长安出仕,可见他并不以遗老自居。

    我记得这首诗是在我初中的时候讲的,当时只是背过,老师也是草草一讲,没有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意志深刻剖析,只是供应试之需,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诗歌教育大抵如此,学生感受不到诗歌的魅力于诗人的魅力,只是摇头晃脑的死记硬背,这一语文教育的缺陷需要弥补,教育改革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