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者济南人也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1. 伏生者,济南人也 文章翻译

伏生,是济南郡人。

先前做过秦朝博士。孝文帝时,他想找到能研究《尚书》的人,遍寻天下不得,后听说伏生会讲授,就打算召用他。

当时伏生已年寿九十余岁,人很老了,不能行走,于是文帝就下令太常派掌故晁错前往伏生处向他学习。秦朝焚烧儒书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

后来战乱大起,伏生出走流亡,汉朝平定天下后,他返回寻找所藏的《尚书》,已丢失了几十篇,只得到二十九篇,于是他就在齐鲁一带教授残存的《尚书》。自此学者们都很会讲解《尚书》,肴山以东诸位著名学者无不涉猎《尚书》来教授学生了。

2. 羞作济南人,九十诵古文的作者,及意思

作者李白,诗名为《赠何七判官昌浩》,全诗如下: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你问的两句的意思为:不愿意像汉朝的济南人——伏生那样,九十岁还是儒生一个。

附注:

伏生(生卒年不详)名胜,济南人,经学家。秦代朝廷设博士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博士。秦始皇焚书,伏生藏《尚书》于壁中。经过秦汉之交的战乱,其所藏《尚书》尚存二十九篇。汉初,伏生以二十九篇《尚书》教授于齐鲁之间。汉文帝听说伏生能传《尚书》,欲召其入朝。此时伏生已九十多岁,行动不便,汉文帝便让太常派遣晁错到济南伏生家中学习《尚书》。伏生所传《尚书》,即《今文尚书》,今文是指汉代当时的文字。

3. 《义犬冢》文言文翻译 孙权时,李信纯,襄阳济南人也

三国时期,住在襄阳的李信纯养着一只名叫“黑龙”的犬,“黑龙”平时与李公子形影不离。

一天,李公子带着“黑龙”进城,因醉酒在归家路上倒在城外草地上睡着了,此时襄阳太守郑瑕在此打猎,由于杂草丛生,难以看清猎物,故命人烧荒。火随风势蔓延到李公子的身边,而烂醉如泥的李公子丝毫不知。

紧急关头,李公子身旁的“黑龙”忙叫、咬拖主人,无效后,见不远处有个小溪,便机智地跑过去跳入溪中,将身体浸湿后,飞奔回醉睡的李公子身边,抖落皮毛上的水将李公子的衣服和周围的草弄湿,往返多次,终因过度劳累而死在李公子身旁。 火没有烧到李公子,待他醒后,明白了发生的一切,扑在“黑龙”身上痛哭不止。

太守郑瑕听到这件事,感叹道:“狗比人更懂报恩,人要是知恩不报还不如狗呢。”人们择吉日厚葬了义犬“黑龙”,并在高坟上立碑”义犬冢”。

4. 羞作济南人,九十诵古文的作者,及意思

作者李白,诗名为《赠何七判官昌浩》,全诗如下: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你问的两句的意思为:不愿意像汉朝的济南人——伏生那样,九十岁还是儒生一个。

附注:伏生(生卒年不详)名胜,济南人,经学家。秦代朝廷设博士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博士。

秦始皇焚书,伏生藏《尚书》于壁中。经过秦汉之交的战乱,其所藏《尚书》尚存二十九篇。

汉初,伏生以二十九篇《尚书》教授于齐鲁之间。汉文帝听说伏生能传《尚书》,欲召其入朝。

此时伏生已九十多岁,行动不便,汉文帝便让太常派遣晁错到济南伏生家中学习《尚书》。伏生所传《尚书》,即《今文尚书》,今文是指汉代当时的文字。

5. 《希孟执法》的文言文翻译

翻译:

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1.出处:《元史》

2.原文如下: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3.内容简介: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张养浩行义的故事。

4.人物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

6. 济南道人文言文翻译

济南有一个道士,不知他是什么人,也不知他姓甚名谁。无论冬夏,总是穿件夹衣,腰上系条黄带子,此外再 *** 别的衣服。常用一把半截梳子梳头,梳完,把头发挽成个发髻,用梳子别起来,像戴着个帽子一样。道士天天赤着脚在市上游逛,夜里就睡在街头,身体周围几尺以外的冰雪都融化得干干净净。

道士刚来济南的时候,常给人表演魔术,街上的人都争着送他食物。有个市井无赖,送给他一些酒,想跟他学魔术,道士不肯。一次,无赖正好碰上道士在河里洗澡,便突然抱走了他的衣服,以此要挟他。道士向他作揖说:"请你还给我衣服,我一定不吝惜自己的这点小法术。"无赖怕他骗自己,抱着衣服不肯放下。道士说:"你真不还我吗?"无赖说:"不还!"道士默默地不再说话。一会儿,忽然见那条黄带子变成了一条大蛇,有几把粗,绕着无赖的身子缠了六七圈;又昂起头,嘴里吐着红信子,怒目瞪着无赖。无赖大吃一惊,急忙跪倒在地,脸也吓青了,气也喘不过来了,嘴里连喊饶命。道士一把抓过那条黄带子,竟然不是蛇。另有一条蛇,蜿蜿蜒蜒地爬进城去了。

从此后,道士更加出名。那些官绅家听说了他的奇异本领。都把他请了去,与他交往,从此道士不断出入于富贵人家。连司、道的长官都听说了他的名气,每次宴会,也总是把他请了去。

一天,道士声称要在大明湖水面亭设宴,回请各位长官。到了那天,每一个被请的客人都在自己的桌子上得到一份请帖,但谁也不知请帖是怎么送来的。客人们如约赶到设宴的地方,道士躬着腰,恭敬地出来迎接。走进亭子一看,什么都没有,静悄悄的,连桌椅都没设。大家怀疑道士在说谎骗人。道士对几个官员说:"贫道没有仆人,想借借你们的随从,来帮帮忙。"官员们都答应了。道士便去一面墙壁上画了两扇门,然后用手敲敲,墙里面竟传出了答应声,接着是开锁声,哗啦一声,门敞开了。大家一起往里瞧去,见里面影影绰绰地有好多人正来回奔忙,屏风帐幔、床榻桌椅一应俱全。有人不断地把这些东西递出来,道士命官员的随从们接过来排列在亭子里,还嘱咐他们不要和里边的人讲话。双方传递东西时,只是互相打量着笑笑。不一会儿,亭子里便摆满了,用具都极为华丽。接着,又从门里边递出散发着阵阵香味的美酒和热气腾腾的佳肴。客人们见了,无不惊骇诧异。

水面亭本是背靠湖水的。每当盛夏六月时,几十顷湖面盛开荷花,一望无际。道士开宴时,正值隆冬,从窗户里往外望去,绿色的湖水一片茫茫,只有清波在荡漾而已。一个客人偶然叹息着说:"今天的盛会,可惜没有莲花点缀!"大家都有同感。过了会儿,一个穿青衣的仆人奔跑进来浣:"荷叶长满池塘了!"满座人吃惊,推开窗子往外一望,果然满眼都是绿葱葱的荷叶,中间夹杂着数不清的荷花苞。转瞬间,千万朵荷花一齐怒放,严寒的北风吹来,送来了沁人肺腑的荷香。大家都大感惊异,便派了一个仆人荡着小船去采些莲子来。远远看见仆人进了荷花深处。过了不久,仆人返回来,空着两手回话。官员问他怎么没采到,仆人说:"小人驾着船去,见荷花总是在前面隔得很远。一直划到北岸,又见荷花远远地开在湖的南面。"道士笑着说:"这不过都是幻梦中的空花罢了。"不久,酒宴结束,荷花也凋谢了。一阵北风吹来,将一片残荷败叶全都吹倒在水中,再也看不见了。

客人中有个济东观察,很喜欢道士的法术,将他请到官衙中,天天玩乐。一天,这位观察与客人一起喝酒,他有种家传好酒,每次请客,最多一斗,不肯让客人多喝。这天,客人喝了酒后,觉得味道很美,喝完一斗,还要再喝。观察执意不许,说酒快没有了。道士便笑着对客人说:"你一定要过足酒瘾,跟我要好了!"客人请他拿酒。道士取过酒壶,塞进袖筒里;一会儿拿出来一看,满满一壶,给在座的都斟上。壶里的酒与观察家的酒味道没什么两样。于是大家尽欢而散。观察起了疑心,客人走后,忙去看看自家的酒坛子,见坛口上依旧封得很严实,抱起来一摇,空空的,一点酒也没有了。观察既羞愧又愤怒,把道士抓了起来,说他是妖怪,命人用棍子痛打。棍子刚打到道士身上,观察便觉得 *** 一阵剧痛;再打, *** 上的肉像要裂开一样。道士装模作样地在台阶下声嘶力竭,观察 *** 上的血却已染红了座椅。观察只得命令不要打了,将道士赶了出去。

从此道士离开了济南,不知去到哪里。后来有人在金陵遇上他,还和在济南时一个打扮。问他话,笑而不答。

7. 刘豫举济南来寇,大名孤城无援,永率士昼夜乘城,伺间则出兵狙击

北宋叛臣刘豫率领整个济南的敌军(来攻打大名),大名城为孤城没有援军,郭永率领士兵日夜守城,伺机间或出兵攻击敌人。

围攻的形势更加紧急,被俘虏的济南人东平在城下大声呼喊:“两个州郡都已经投降了。投降的人都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不投降就没有活下的。”

张益谦等人互相看看,脸色发生了变化(想要投降),郭永大声说:“现在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过了一段时间,大名城被攻陷了,郭永坐在城楼之上,有的人拽着别人的胳膊回来,众人围观哭泣着离开了。

郭永说:“我世代享受着国家的恩惠,应当以死报国,然而,整座城都被毁了,没有人可以幸存。你们又能怎么样呢?这是命呀,为什么会惧怕。”

8. 文言文第一句是”济南府治,为水所经

游珍珠泉记(古文散文) ——王昶 济南府治,为济水所经。

济性洑而流,抵巇则辄喷涌以上。人斩木剡其首,杙诸土,才三四寸许,拔而起之,随得泉。

泉莹然至清,盖地皆沙也,以故不为泥所汩。然未有若珍珠泉之奇。

泉在巡抚署廨前,甃为池,方亩许,周以石栏。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

《亢仓子》云:“蜕地之谓水,蜕水之谓气,蜕气之谓虚。”观于兹泉也,信。

是日雨新霁,偕门人吴琦、杨怀栋游焉,移晷乃去。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盖称最云。

注释:①洑(fú):水伏流地下 ②抵巇:遇到裂缝 ③辄:常常 ④剡(yǎn):削尖 ⑤杙(yì):小木橛 ⑥汩:弄乱 ⑦周:以砖砌池壁 ⑧瑟瑟然:形容长揣拜废之肚瓣莎抱极泉水冒出时发出的轻微的声音 ⑨累累然:指泉水冒出时水珠重叠的样子 ⑩蜕:蜕变 (11)虚:无 译文: 济南府城,是济水流经的地方。济水的水性是潜在地下流动,遇到地面空隙,就立刻喷涌出地面。

人们砍一根树枝,削尖枝头, *** 地里,只要插下三四寸光景,把树枝拔起,跟着就会有泉水涌出来。这泉水亮晶晶的,很清澈,因为地面都是沙土,所以泉水不为泥土搅浑。

可是当地所有的泉水,都及不上珍珠奇妙。 珍珠泉在巡抚衙门前面,用砖砌成的池子,有一亩地大,四周用石栏围着。

靠在石栏上看泉水,只见泉水从沙土里涌出,忽儿合拢忽儿分散,忽儿中断忽儿又连接,忽儿急忽儿慢。日光照在泉上,大的水珠象圆圆的大珍珠,小的水珠象一颗颗小珍珠,颗颗都从水底直冒上水面,碧绿透亮,一串接一串。

《亢仓子》上说:“自地里钻出来的是水,从水里腾出来的是气,从气里化出来的就成了空虚。”看了这珍珠泉,能相信这句话说得对。

这一天正当雨后初晴,我和我的学生吴琦、杨环栋在这里游览,停留了很久才离去。 济南的泉水有名称的共十四处,这珍珠泉是其中最有名的。

9. 文言文翻译

《晁错传》 晁错者,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

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

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才,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隙。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

谓错曰:“上初即位,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为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

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也。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凭借文学而当上了太常掌故。晁错为人严峻刻薄,不近人情。

汉孝文帝时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一伏生是以前的秦国博士,研究过《尚书》,年龄已经九十多了,年纪太老无法征他到京都来,就下诏让太常派人到他那里受学。太常差派晁错到伏生的住所受学《尚书》。

学成归来,就征引《尚书》上书陈说对国家有利的治国方略。孝文帝下诏任命他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

晁错凭借他的辩才被太子宠爱,太子家称他为“智囊”。在孝文帝时,晁错多次上书建议削弱藩王势力,以及修改法令。

上书陈述几十次,孝文帝虽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却很赏识他的才能,升迁他为中大夫。那时候,太子对晁错的计谋策略称善,而袁盎等一些大功臣们都不喜欢晁错。

景帝登基,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曾多次请求陈说一些事情,总是被听取。

他所受的宠爱,凌驾九卿之上,更定了不少法令。升迁为御史大夫后,建议就诸侯的罪过削减其土地,收取他们四周的郡城。

奏书呈上,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宗室聚集商议,没有一个敢责难晁错的,只有窦婴与他争辩,因此和晁错有嫌隙。晁错所更定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叫嚣着攻击晁错。

晁错的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景帝刚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事,想削减诸侯的力量,疏离人家的骨肉,而被人家纷纷议论,都埋怨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晁错说:“事情固当这样做,不这样做,则天子不受尊崇,宗庙不安稳。”晁错的父亲说:“这样做,刘家天下安稳了,然而晁氏家族却危险了啊!我要离开你走了。”

于是饮药自尽,临死前说:“我不忍心看见祸患降临到我身上。”晁错的父亲死后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真以诛杀晁错为名,起兵造反。

等到窦婴、袁盎进谏陈说,景帝下令让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斩了。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做抗击吴、楚的军队的将帅。

打仗归来,上书陈述军事情况,拜谒进见景帝。景帝问他:“你从吴军、楚军的地方来,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罢兵了吗?”邓公说:“吴王蓄意造反已有数十年了,因为削地而发怒,以诛杀晁错为名,但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呀!再说我恐怕天下的人都将闭口,不敢再进言了。”

景帝说:“这是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强大,无法加以控制,所以请求削减他们的土地,以保持京都的尊崇地位,这实在是有利国家的好事呀!计划才刚施行,竟然遭到杀戮,对内杜绝了忠臣的进谏,对外反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如此。”景帝沉默了好久,才开口道:“你所说的确实不错,我对这事也感到有点悔恨。”

太史公说:晁错当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而不被采用。后来掌权,变更许多法令。

诸侯发动叛乱,晁错不急着匡辅挽救这危机,却想报个人私仇,反而因此惨遭斩首身亡。常言道:“变更古法,混乱常理,不死则亡”,大概指的就是晁错这一类人吧! 评赞说:晁错精于替国家长远谋划,却不能看到自身的危害。

他的父亲看到了,只是他长于治理沟渠,对挽回败局没有好处,不如赵括的母亲指出赵括的弱点,来保全他的宗族。可悲啊,晁错虽然不能终其天。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