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金农与苍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6

1. 求:《金农与苍头》翻译

一、译文

金农的仆人都多才多艺。其中有一个仆人就善于雕刻砚台,他所构思的砚台式样很高雅。金农每次得到好的砚石,就让那个仆人作成砚台。只是那个仆人要不是喝数斗酒,就不肯下手做砚台。即使勉强他,他也不愿做。

金农不喜欢喝酒,然而以为这个仆人的缘故,常常去打酒。砚做成后,金农就在砚的背面刻字,这个砚台看起来古气盎然,那个仆人一边大杯喝酒一般观赏这个砚台。

二、原文

寿门“所得苍头,皆多艺。其一善攻砚,所规模甚高雅。寿门每得佳砚石,辄令治之。顾非饮之数斗,不肯下手。即强而可之,亦必不工。寿门不善饮,以苍头故,时酤酒。砚成,寿门铭其背,古气盎然,苍头浮白观之。

三、出处

选自清·全祖望《鲒琦亭集外编》

四、词汇释义

1、寿门:清著名书画家金农的字。

2、苍头:仆人。

3、浮白:大杯喝酒。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全祖望在《鲒琦亭集》中顺应了清初统治者借宣扬忠孝节义以笼络人心的需要,地借为《明史》增补史实,对明末忠烈之士的事迹作了详细的描述,热情讴歌了抗清志士的高风亮节,其中既有其坚持民族气节的因素,也与其史家强烈的责任心相关。

二、作品赏析

《鲒琦亭集》揭示了南明斗争史的历史背景,提供了大量志士、隐逸、学者的生平事迹。吕建楚的《全祖望和他的<;鲒琦亭集>;》等文,认为全祖望的学术成就还在于收集乡邦文献,《鲒琦亭集》可资地方史志的编纂。

三、作者简介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博学才俊。

乾隆元年(1736)会试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因不附权贵,于次年辞官归里,不复出任,专心致力于学术,相继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曾主讲绍兴蕺山书院,从者云集,后又应邀主讲广东端溪书院,对南粤学风影响很大。

在学术上,其推崇黄宗羲,自称为梨洲私淑弟子,又受万斯同影响,专研宋和南明史事,留意乡邦文献,尤好搜罗古典文献及金石旧拓,曾编成《天一阁碑目》。

其著作颇丰,撰有《鲒琦亭集》38卷及《外编》50卷,《诗集》10卷,还有《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经书问答》、《句馀土音》等,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续选《甬上耆旧诗》,为我国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珍贵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祖望

2. 求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答案

20、黄庭坚论书法 1.①章程②停③差④符合 2.①事前从未在胸中有个计划;②幼安弟(你)认为我的话对吗? 3.字写得好。

21.李泰伯改字 1.①做郡太守 ②水浩大的样子 ③停 ④改换 ⑤大 ⑥问 ⑦点头。 2.①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②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③几乎要跪下拜谢。

3.多次。 4.①○1“风”是平声字,不感局促;②“风”就是流行、传播及“风范”之意。

22.龚遂为渤海太守 1.①同时 ②同“擒”③推荐④符合⑤周济、体谅⑥同“悦”⑦打发(他们)回去⑧撤去⑨能⑩亲自○11小牛○12督促 2.①你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满足我的心意?②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③发信告诫下属各县;④龚遂便打开粮仓将粮食借给贫穷的百姓。 3.指工商业。

23.里社祈晴文 1.①被②希望③将④过分⑤希望⑥如果⑦无⑧体谅 2.①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②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③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④神耳聪目明而且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⑤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下去。

24.赞刘谐 1.①讥笑②这③改变 2.①偷来三四句孔子的语录;②那人生气地改变了脸色并站起来;③然而怎么知道他说得这么深刻啊! 3.①门生②白白地③只胡④空的 4.羲皇以上的圣人整天生活在黑暗中。 25.邴原戒酒 1.①聚集②了 2.①背着书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废学业。

3.② 4.说明邴在是能喝酒而且喜欢饮酒的人,不喝是强制自己。 26.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1.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给⑤超过⑥专心⑦泪⑧生活⑨工作、职业 2.①心目中没有接受教育(的念头);②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③你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⑤亲自种田。

3.③ 4.①小孩要有良好的环境;②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 27.匡衡凿壁借光 1.①当地②感到奇怪③借、助 2.①匡衡便给他做雇工而不求报酬;②当时的人就是如此敬畏匡衡;③匡衡便去跟他论理并追问。

3.临走时的狼狈相。 28.青文胜为民请命 1.①做官②靠近③准备④同情⑤县⑥祭 2.①(A)②(B) 3.①每年遭遇水灾;②死者接连不断;③便在登闻鼓下上吊自杀;④用公田一百亩来养家糊口。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29.金农与苍头 1.①就②雕刻③只是④因为⑤刻 2.(苍头)所构思的砚台式样很高雅。

30.康德涵救李梦阳 1.①接近②使……摆脱③转达 2.①康德涵不跟他交往;②我屈服于一个刘瑾,而能使好朋友活命,天下与后世的人大概会谅解(同意)我的! 31.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1.①依靠②讨取③即使④已经⑤给 2.①喜欢跟酒打交道;②周济他们的穷困生活;③一个品质恶劣的显贵的人。 3.字画。

32.李西涯与程篁墩 1.①正当②恰巧③对子④武士的头盔⑤著名 2.李西涯做了宰相而管理国家大事。 3.美丽的花纹 4.丝缕;引申为管理政事。

33.杨万里忧国 1.①好②掌权③托④忿恨⑤心里不快⑥立刻⑦立刻⑧国家⑨字 2.①想搜罗四面八方的知名人士来辅助他;②都是韩※胄掌权的日子;③专权无视皇上。 3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1.①流行、盛行②词学③感到震惊 2.①他追求多种才能,看到人家有一项专长就也想兼而有之;②戴东原把凤喈的话告诉我(见,我)。

3.② 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35.余文坼意外遂愿 1.①幼时失父亲②客居③甜④美味⑤商人、买卖⑥藏⑦油⑧到⑨满 2.①正在因为行期被阻而闷闷不乐;②书架上的书全读完并化为腹中经纶。

┱┈『么』~(450581955) 19:22:03 36.黄鲁直敬重苏轼 1.①同“悬”,挂②门生,即学生③罢了 2.①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尊敬地打躬作揖;②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 3.② 37.苏轼私识范仲淹 1.①京城②山东地方③私下、内心④死⑤已经⑥泪⑦大概⑧同“又” 2.①小孩子何必知道它呢?②那老先生认为苏轼的言论与众不同,所以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③当时虽然未能全部弄清。 3.② 38.金农为盐商解窘 1.①作客②依次③编造④贴切⑤风景 2.①互相争着邀请(金农)前往;②众人人为金农知识广博;③第二天指导一千两银子赠送给金农。

3.①江南;②因为“夕阳返照”。 39.张明善讥张士德 1.①吉利②结束 2.①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自己的)园林;②大肆挥霍设宴及娱乐;③让歌女弹唱;④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

3.双关;冻杀万民都地你。 40.蔡邕听琴 1.①命名②屏风后③暗暗地④退⑤惊动的样子⑥微笑的样子 2.①等到(他)去时对方已喝得酒酣耳热了;②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况告诉对方;④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 3.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

41.苏东坡北归 1.①跟随②拱手③写 2.①在乡村旅店中稍作休息;②做官的人是谁?③我听说有人千方百计伤害你;④我是老天爷保佑好人。 3.贬官到南方去的人几个活着回来的。

42.郑玄对应劭 1.①同“邀”②集合③争着④依附 2.①于是请(郑玄)登上大堂并上座;②不认为他是知识渊博的人;③都出于问题之外(意为知识渊博);④没有人不感叹佩服。 3.嘲笑应助连儒家的基本规矩都不懂。

3. 求文言文立言之要和董宣格杀苍头的翻译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句解:写出董宣的机智与刚直不阿]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句解:体现出董宣的勇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袍鼓不鸣董少平." 译文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在今河南杞县)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 "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臣下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当即命令:"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段解:本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一件事,突出了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文章先交代事件的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接着介绍事件的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紧接着写事件的 *** :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死不从.最后叙述事件的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文章虽然不长,但将事件的起因,发展, *** ,结局叙述得非常清楚.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 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句解:极写董宣的廉洁]帝伤之,日:"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 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译文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 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 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 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 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段解:如果说第一段(记叙"董宣执法"的故事)是正面写董宣,为课 文的重点内容,那么第二段(记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则是侧面写 董宣,为课文的次要内容.由此不难看出,课文虽然不长,但很注意主次 协调,正面,侧面呼应,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评析】 “讷于言”,“讷”音nè,是言语迟钝,结结巴巴,不善表达。“敏于行”,正好相反,敏是敏捷,手脚勤快,反应迅速。

孔子慎言,唯恐说了做不到,所以这样强调。他讨厌巧言令色的人,说,“刚、毅、木、讷,近仁”(《子路》13.27)。

إ 孔门当中,有资格入德行门,受老师夸奖的道德先生,尽是不爱说话的人,如闵损、冉雍。(说话要迟钝,行动要敏捷)إ 【简评】这与“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一致的。

“讷”并不是真的迟钝,而是一种接人待物的态度。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做了再说,或者不说,那事情都已经成功地摆在面前了,事实总是胜于雄辩的。

做为君子来讲,第一位的应该是勇于实践的精神,而不是高谈阔论,实际上无所事事。 集解包曰:“讷,迟钝也。

言欲迟钝,而行欲敏也。”言语迟钝者,不抢先说,不利口,言语似乎甚难。

此是君子言语谨慎之故。注意欲字,言语慎重,办事必须敏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此皆难能而欲能之也。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评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

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 子曰:“为命(1),裨谌(2)草。

4. 《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坊》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

20、黄庭坚论书法 1。

①章程②停③差④符合 2。①事前从未在胸中有个计划;②幼安弟(你)认为我的话对吗? 3。

字写得好。 21。

李泰伯改字 1。①做郡太守 ②水浩大的样子 ③停 ④改换 ⑤大 ⑥问 ⑦点头。

2。①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②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③几乎要跪下拜谢。

3。多次。

4。①○1“风”是平声字,不感局促;②“风”就是流行、传播及“风范”之意。

22。龚遂为渤海太守 1。

①同时 ②同“擒”③推荐④符合⑤周济、体谅⑥同“悦”⑦打发(他们)回去⑧撤去⑨能⑩亲自○11小牛○12督促 2。 ①你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而满足我的心意?②如今想要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③发信告诫下属各县;④龚遂便打开粮仓将粮食借给贫穷的百姓。

3。指工商业。

23。里社祈晴文 1。

①被②希望③将④过分⑤希望⑥如果⑦无⑧体谅 2。 ①将用它来使家庭富裕;②神为什么不马上向天帝报告而阻止它?③百姓认为他们(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不去怪罪他们。

④神耳聪目明而且仁慈,为什么要效法昏庸官吏的行为而不想拯救百姓并使他们活下去?⑤不像官吏暂在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连续做下去。 24。

赞刘谐 1。①讥笑②这③改变 2。

①偷来三四句孔子的语录;②那人生气地改变了脸色并站起来;③然而怎么知道他说得这么深刻啊! 3。①门生②白白地③只胡④空的 4。

羲皇以上的圣人整天生活在黑暗中。 25。

邴原戒酒 1。①聚集②了 2。

①背着书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废学业。 3。

② 4。说明邴在是能喝酒而且喜欢饮酒的人,不喝是强制自己。

26。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1。

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给⑤超过⑥专心⑦泪⑧生活⑨工作、职业 2。①心目中没有接受教育(的念头);②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③你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⑤亲自种田。

3。③ 4。

①小孩要有良好的环境;②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 27。

匡衡凿壁借光 1。①当地②感到奇怪③借、助 2。

①匡衡便给他做雇工而不求报酬;②当时的人就是如此敬畏匡衡;③匡衡便去跟他论理并追问。 3。

临走时的狼狈相。 28。

青文胜为民请命 1。 ①做官②靠近③准备④同情⑤县⑥祭 2。

①(A)②(B) 3。①每年遭遇水灾;②死者接连不断;③便在登闻鼓下上吊自杀;④用公田一百亩来养家糊口。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29。金农与苍头 1。

①就②雕刻③只是④因为⑤刻 2。(苍头)所构思的砚台式样很高雅。

30。康德涵救李梦阳 1。

①接近②使……摆脱③转达 2。①康德涵不跟他交往;②我屈服于一个刘瑾,而能使好朋友活命,天下与后世的人大概会谅解(同意)我的! 31。

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1。①依靠②讨取③即使④已经⑤给 2。

①喜欢跟酒打交道;②周济他们的穷困生活;③一个品质恶劣的显贵的人。 3。

字画。 32。

李西涯与程篁墩 1。①正当②恰巧③对子④武士的头盔⑤著名 2。

李西涯做了宰相而管理国家大事。 3。

美丽的花纹 4。丝缕;引申为管理政事。

33。杨万里忧国 1。

①好②掌权③托④忿恨⑤心里不快⑥立刻⑦立刻⑧国家⑨字 2。①想搜罗四面八方的知名人士来辅助他;②都是韩※胄掌权的日子;③专权无视皇上。

34。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1。

①流行、盛行②词学③感到震惊 2。①他追求多种才能,看到人家有一项专长就也想兼而有之;②戴东原把凤喈的话告诉我(见,我)。

3。② 4。

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35。

余文坼意外遂愿 1。①幼时失父亲②客居③甜④美味⑤商人、买卖⑥藏⑦油⑧到⑨满 2。

①正在因为行期被阻而闷闷不乐;②书架上的书全读完并化为腹中经纶。 ┱┈『么』~(450581955) 19:22:03 36。

黄鲁直敬重苏轼 1。①同“悬”,挂②门生,即学生③罢了 2。

①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尊敬地打躬作揖;②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 3。② 37。

苏轼私识范仲淹 1。 ①京城②山东地方③私下、内心④死⑤已经⑥泪⑦大概⑧同“又” 2。

①小孩子何必知道它呢?②那老先生认为苏轼的言论与众不同,所以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③当时虽然未能全部弄清。 3。

② 38。金农为盐商解窘 1。

①作客②依次③编造④贴切⑤风景 2。①互相争着邀请(金农)前往;②众人人为金农知识广博;③第二天指导一千两银子赠送给金农。

3。①江南;②因为“夕阳返照”。

39。张明善讥张士德 1。

①吉利②结束 2。①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自己的)园林;②大肆挥霍设宴及娱乐;③让歌女弹唱;④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

3。双关;冻杀万民都地你。

40。蔡邕听琴 1。

①命名②屏风后③暗暗地④退⑤惊动的样子⑥微笑的样子 2。 ①等到(他)去时对方已喝得酒酣耳热了;②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况告诉对方;④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 3。

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 41。

苏东坡北归 1。①跟随②拱手③写 2。

①在乡村旅店中稍作休息;②做官的人是谁?③我听说有人千方百计伤害你;④我是老天爷保佑好人。 3。

贬官到南方去的人几个活着回来的。 42。

郑玄对应劭 1。①同“邀”②集合③争着④依附 2。

①于是请(郑玄)登上大堂并。

5. 急求

崔枢埋珠有个叫崔枢的人去汴梁考进士,同南方一商人住在一起达半年之久,两人成了好朋友。

后来,这位商人得了重病,他对崔枢说:“这些天承蒙你照顾,没有把我当外人看待。我的病看来是治不好了,按我们家乡的风俗,人死了要土葬,希望你能帮我这个忙。

”崔枢答就了他的请求。商人又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万贯,得到它能蹈火赴水,确实是极珍贵的宝珠,愿奉送给你。”

崔枢怀着好奇的心理接受了宝珠。事后崔枢一想,觉得不妥:做一个进士,所需自有官府共给,怎么能够私藏异宝呢?商人死后,崔枢在土葬他时就把宝珠也一同放入棺材,葬进坟墓中去了。

一年后,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听到南方商人的妻子从南方千里迢迢来寻找亡夫,并追查宝珠下落。商人的妻子将崔枢告到官府,说宝珠一定是崔秀才得到了。

官府派人逮捕了崔枢。崔枢说:“如果墓没有被盗的话,宝珠一定还在棺材里。”

于是,官府派人挖墓开棺,果然宝珠还在棺材里。 沛帅王颜认为崔枢的可贵品质确实不凡,想留他做幕僚,他不肯。

第二年,崔枢考中进士,后来一直做到主考官,享有清廉的名声。范仲淹还金授方文正公范仲淹年轻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户姓朱的人家里,经常和一个术士来往。

一天那个术士病危了,便请人叫来范文正,告诉他:“我有个方法,可以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于是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范仲淹刚想推辞,那个术士已经气绝而死。

后来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柬官,而当年那个术士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派人把他叫来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奇的点金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 ”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之子,那个密封的记号还保存完好,没有被打开过。

6. “苍头”是什么

“苍头''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魏策》,苏秦如此形容魏国 的兵力:“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

可见“苍头”应该是魏国 的正规军的重要部分。到秦末时“苍头”一词还被用来形容军 队,如陈胜吴广起义时有“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 阳”。

《史记.项羽本纪》有“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为什么用“苍头”来称呼军队呢?汉代的注疏家们给出了解 释,服虔说:“苍头,谓士卒青帛巾”,应劭说:“时军皆著青巾,故 曰苍头。”据《说文解字》,古代的“苍''就是草青色的意思,比如 “苍天,就是青天。

古代士兵如果以头裹青巾来作为标志就可以 称作“苍头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