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习周恩来精神教育月的活动总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2

  为了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校园德育文化,促进和谐校园发展,我校坚持用恩来精神激励学生幸福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四好少年。我校积极开展“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在加大“创班”宣传、拟订“创班”标准、制订“创班”方案等基础上,扎实开展“创班”活动,周恩来班创建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 健全组织,形成创建机制。

  为保障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关工委、教导处、少先队等部门以及全体班主任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五老人员参与的创建指导组。创建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和指导创建工作。学校把创建“周恩来班”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为创建工作提供物力和财力支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创建标准、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对创建工作的认识,明确开展创建周恩来班的意义。我们要求班班开展创建工作,学年结束在年级组内进行评比,每个年级申报2-3个班级参加校级周恩来班评比,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对申报班级从常规管理、班队建设、班级文化等方面进行考核评比,每个年级评选产生一个校级周恩来班。学校召开校级周恩来班命名大会,举行授牌仪式。创建过程中,我们做到全员发动,全校参与,层次推进,重点突出,树立典型,形成了良好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保证了学习恩来精神的延续性和长效性。

   二、拓宽渠道,提升创建质量。

  我校始终把“让学生一生幸福成长”作为学生德育工作核心,为促进 “周恩来班” 创建工作的`开展,我们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创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积极挖掘周恩来精神教育元素,在教室张贴周恩来画像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言标语,利用板报和雅志窗介绍恩来的生平事迹和丰功伟绩,通过读书节组织学生读有关周恩来书籍,组织观看周恩来影片,从而激励学生向恩来学习;二是把创建工作和课堂教学结合。我们把课堂当着创建工作主阵地和主渠道,让思品教育无声地渗入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升华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三是把创建工作和社会实践结合。做到知事、明理、激情、导行相统一,由浅入深,由知到行,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恩来精神,我校利用“万里行”实践班组织学生走进工厂、社区、农村,亲近自然,了解社会,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四是把创建工作和节日活动、少先队活动结合,既让活动形式相对固定,又让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由于重视了以上几方面的“结合”,我校“周恩来班” 创建活动既具有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长期活动,也有应特定的工作需要而开展的短期活动;既有按学校计划确定开展的“规定动作”,又有班级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创新开展的“自选动作”。不仅使创建活动的持久开展有了有效的途径和可靠的保证,而且增强了创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学校的德育水平,促进了学校“三风”发展。

   三、 营造氛围 ,领会创建内涵。

  为了把学习周恩来活动引向深入,学校积极营造创建氛围。通过成长报、广播、条幅、雅志窗、板报、校园网、道德学堂等载体宣传周恩来精神和“创班”活动的重要性,班级悬挂张贴周恩来画像、名言和标语,营造了浓郁的学恩来环境氛围;组织学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有关名言和周恩来故事,在学生中征集创建标语,让学生了解周恩来的生平简介和丰功伟绩,组织学生读讲周恩来故事、观看介绍周恩来影片、写读书体会文章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让广大学生充分了解周恩来,深刻领悟周恩来精神内涵,从而形成了人人学恩来、班班争创“周恩来班”的浓厚文化氛围;学校还高度重视典型形象的激励作用,十分重视“周恩来班”典型的培养,积极为全校树立先进榜样,学校每学期通过评比,评出优秀周恩来班,召开创建现场会和创建经验交流会,组织学生和老师学习观摩,使创建活动学有榜样,赶有先进,营造了积极的比学氛围。通过创建氛围的构建,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凸显恩来精神,激励学生勤奋向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开展活动,历练学生行为。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为使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我校把每年的三月份当作“学习周恩来精神”教育月,每年都举行一次启动仪式。在教育月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传承恩来精神,做最好的自己”主题系列活动。一是开展成长报竞赛,通过成长报制作学生了解了周恩来的丰功伟绩;二是举行“总理在我心中”故事会,让学生了解了伟人的成长足迹;三是组织“心中的丰碑”征文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周恩来的决心;四是召开“学习周恩来,做文明少年”主题队会,表达了学生决心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好的心声;五是开展“学楷模,立大志”读书节活动,通过活动学生树立了为中华发奋读书的雄心壮志;六是举行“我为总理家乡添光彩”万里行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巨变,激发爱家乡的热情。通过活动的开展,使恩来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效率,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成效显著,促进全面发展。

  近年来,通过“周恩来班”创建工作的开展,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恩来精神”的内涵,恩来精神在我校生根、开花、结果。目前,我校形成了“学习恩来精神,践行恩来精神”的浓厚氛围,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学校先后多次被县市评为“创建周恩来班先进集体”,有2个班级被评为省级“周恩来班”,有5个班级被评为市级“周恩来班”,有10个班级被评为县级“周恩来班”,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