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兰的文化之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外交官不会只在经济上沟通彼此,对于文化教育等方面一定也是倾尽其力。杨雪兰这个“外交官”也是如此。多年前,在杨雪兰的客厅,一次与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贝聿明、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人的聊天,促成了“百人会”的成立。
杨雪兰在文化上的“外交”行动,一直没有停顿。最鲜为人知、影响最大的恐怕要算是她一手策划并促成了香港回归祖国盛典上马友友与谭盾等大师的合作了。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英两国都将在这个历史特殊的日子里推出精美的节目。1996年初,英国方面邀请大提琴家马友友在回归那天演出。当杨雪兰知道这件事情后,提醒马友友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作为一个华人,你应该与中国合作。”
他们想到了编钟——悠久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杨雪兰给远在地球另一端的谭盾打电话,商讨写一首编钟乐曲来庆祝。
不久后,杨雪兰赶飞香港,约见了她的老朋友、香港特首候选人当时还是航运集团董事长的董建华。她提出了艺术设想,董建华相当支持并约来相关负责人范徐丽泰等人一起确定了演出方案。
在杨雪兰等人的安排下,用于演出的5吨重的编钟复制品于回归前抵达香港。
正当艺术家们紧张筹备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不小的阻力,英国方面不让艺术家在属于其管辖的时间内,把中国乐器摆上舞台,而需要两天才能搭好的编钟,绝对无法在两国交接程序结束后的那片刻时间内摆放好。于是,中方与英方达成协议:将编钟封存在舞台上,专门砌起一堵墙,直到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回归之时才打破墙壁,让它们展现。
演出的矛盾解决了,但香港300名儿童组成的合唱团和马友友却不能正常能排练,因为编钟被封起来了。杨雪兰紧急调度,又一套编钟抵达香港,排练才得以正常进行。
1997年7月1日凌晨,香港回归演出的大幕拉开,一排5吨重的编钟出现,舞台上阵容强大: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在谭盾的指挥下倾情合作,马友友深情地拉响大提琴,开始了与中国编钟的“对话”。
杨雪兰至今仍感慨地说:“这首交响曲的演奏历史我会永远铭记。”
杨雪兰像个外交官般,一次次成功策划,使得国际顶级的艺术家一次次把他们的智慧带到中国来。这长长的艺术家名单里有: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家帕尔曼、著名指挥大师约翰·内尔森、歌唱家蕾妮·弗莱明……
“外交官”当然也会为国内的有志人士“走出去”创造一切条件。杨雪兰就为不少青年艺术家出国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艺术家里有:舞蹈家黄豆豆、谭元元;歌唱家廖昌永……她将廖昌永引荐给“世界四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促成其与多明戈签订了演出协议;她专门请了美国布格里斯Buglisi剧团的两位编导到上海,给上海歌舞团和黄豆豆编舞。
杨雪兰不光为这些去往美国交流的艺术家寻找事业发展的突破点,还像亲人一样安排他们住在自己家,为他们辅导英语。
“我帮助廖昌永、黄豆豆等艺术家,是希望他们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在与国际一流的艺术家交流的同时,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中国文化。”杨雪兰吐露肺腑之言。
谁说不是“外交官”  杨雪兰安排的中美两国交流互访的触及面早已延伸到更多的领域。
早在1998年,美联社组织美国新闻访问团来中国。作为上海人,杨雪兰对这次访问十分重视,她要让美国人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杨雪兰安排了那次访问的内容:曹阳新村、幼儿园、吴越人家面馆和上海大剧院。访问曹阳新村,是要让美国人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到幼儿园,是让他们看到中国下一代的成长;参观吴越人家面馆,是要让他们目睹中国私营企业的状况并品尝中国美食;在当时刚刚落成的上海大剧院观看中国芭蕾舞蹈,是要让他们体验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并感受到快速变化的上海。
杨雪兰要做的是亲率由谭盾、田浩江等人组成的“百人会VIP团”现场观摩“特奥会”,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其实,杨雪兰早在2004年起,就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活动为“特奥会”造势。更是牵头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歌剧院和美国百人会文化协会共同举办了“千人齐欢唱”活动。当时,上海30名特奥运动员与来自上海各高校、国际学校以及各行各业的38个合唱团体共1650名业余合唱手,在享誉世界的指挥大师约翰·内尔森带领下高唱中外名曲,以喜悦的心情迎接“特奥会”。杨雪兰觉得,在上海举办的“特奥会”将让许多外国人感到惊讶,会让世界人民都了解到中国为世界残疾人事业、慈善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有位中国前驻美大使曾对杨雪兰这样说过:“我们每天做外交方面的事情,背景与你们不一样,但目的一样;你们做文化交流方面的事情,坚持下去,20年后,中美关系就会大不一样了。”此时,还会有人认为杨雪兰不是“外交官”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