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24孝的故事

详细资料

第1个回答  2013-09-17
孝闻天下
舜,有虞氏首领,又称虞舜。母亲早亡,继母生子名象。继母与弟象对舜心怀嫉恨。舜的父亲眼瞎,又不辨善恶,偏听偏信,对舜虐待,以至加害于舜。有一次,他们要舜去修补谷仓仓顶,待舜登上仓顶,他们却抽去梯子,放火焚烧。舜挟着两个斗笠,从仓顶飘然而落,毫发无损。又有一次,他们要舜去淘井,舜刚下到井中,便有土石滚落,舜从井下的地道中不慌不忙走出,使继母及弟象十分惊恐。尽管他们对舜屡次加害,舜对父母孝敬如初,对弟象依然友好。帝尧知舜至孝,又见他德才兼备,使把治理天下的大位禅让给他。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后世尊为“远古圣王”。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郯国(今山东郯城)国君。年幼好学,聪慧仁德,孝敬父母。父母患眼疾,人说鹿乳可以治愈,郯子便四处寻求,未能得到。郯子见父母受眼疾折磨,心急如焚,使裹着鹿皮,假扮小鹿,混入野外鹿群中觅取鹿乳。鹿生性机警,胆小怕人,又善于奔跑,郯子连去几日,终未如愿。一日,裹着鹿皮的少年郯子,在野外与猎人相遇,猎人张弓要射,郯子急忙站起来,将实情相告。他的孝行感动了猎人,猎人以家中驯养的母鹿之乳相赠。邻子得到鹿乳,赶回家中为父母治疗眼疾。
孔子论孝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尊为“至圣”。他提倡孝道,主张对父母要尊敬、奉养,不违背父母意愿。父母生时要事之以礼,死后要依礼安葬,依礼祭祀,经常追思。孔子用孝悌为“仁之本”的学说教育弟子,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孔子三岁丧父,母亲颜征在,含辛茹苦地把他养育成人。孔子对母亲十分孝敬。在他十七岁那年,母亲去世,依礼父母应该合葬,但他不知道父亲葬于何处。孔子便将母亲棺柩,停于鲁国繁华的五父之衢,长跪啼泣求问,终于感动了一位名叫挽父的赶车人的母亲,并在这位老妪指引下,使父母合葬一处。孔子父母合葬墓,在曲阜城东15公里处的“梁公林”,至今仍有游人前往拜谒。
芦衣谏亲
闵损,宇子骞,春秋末年鲁国人,孔门弟子。幼年丧母,后母生下两个儿子,对他十分冷落,好饭给亲生儿子吃,暖衣给亲生儿子穿,但闵子骞从无怨言。一年冬天,全家外出,别人不惧寒冷,唯有闵子骞冻得两手发抖,缰绳落地,引起父亲恼怒,挥鞭抽打。皮鞭打破棉衣,露出的不是棉絮,却是荒野中采来的芦花,父亲这才知道闵子骞遭受虐待的真相,要将后母休去。闵子骞长跪在地,苦苦哀求:“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要求饶恕后母。父亲受到感动,放弃休妻。后母羞愧改过,从此对三个儿子一样疼爱。闵子骞以孝行促使一家人和睦的事迹,受到孔子赞许。后人把闵子骞列为孔门贤人“四科”的“德行”之科,受到世人尊重。
负米养亲
仲由,春秋末年卞(今山东泗水)人,孔门弟子。少时家贫,平时挣来的钱自己不花,让父母吃饱穿暖。房子破了,自己修。无钱买菜,自己种。卞地粮贵,他便到远处去买。后来,仲由到曲阜求学,发现当地粮价比卞地便宜,便常从曲阜买粮,步行百里,背回家中奉养父母。如此寒来暑往,经年不辍。因仲由学业有成,许多人聘他到外地做官,他对人说:“父母在,不远去。”直到父母谢世,他才去外地供职。后来,仲由南游楚国,楚王授以要职,从车百辆,生活优裕,但每当想起当年无力使父母摆脱饥寒时,常悲从中来。他对人说:“子欲养,亲不在,悲痛在心!”“父母死后杀牛祭祀,远不如生前给老人杀只鸡吃。”
曾子倡孝
曾参,春秋末年南武城(今山东嘉祥)人。他是孔门弟子中年龄较小的一人,却能领悟孔子思想——忠恕之道,并倾力传承,被后世尊为“宗圣”。相传,曾子作《孝经》。曾子认为,孝为“德之本”,“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乎孝”。曾子更是身体力行。自己清苦,却在赡养父母方面十分尽心。他经常对父母问寒问暖,关怀备至。父母喜欢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留给老人享用。他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所给,不敢任意毁伤。出门在外,时时想着父母。父母死后,曾子痛哭不止,泪如泉涌,后世在他的家乡曾庙中建有“涌泉井”,以示纪念。
孟子重孝
孟子,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父亲早亡。孟子少年受母亲“三迁”、“断机”之教,努力攻读,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儒学大师,后世尊为“亚圣”。在孔子谢世百年之后,孟子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孝道理论。他认为,天下事,“孝亲为大”。他以为,那种不事生产、懒惰成性、贪财好色、不赡养父母、好勇斗狠、陷父母于不义的人,都是不孝。孟子论孝,还有一个可贵之处,是他把“孝亲”推演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敬老观念。母亲死后,孟子以隆重的礼仪殡葬,有人批评他葬母规格不应超过父亲。他说:当年没有条件依礼葬父,今天有了,依礼葬母是对母亲,也是对父亲的怀念与尊敬。
上书救父
淳于意,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人,西汉初年名医。淳于意医术高明,救死扶伤,远近闻名。汉文帝四年,当地豪强诬告他致人死命,买通地方官员把他拘捕,准备押解京师处剕刑(砍足)。临走以前,淳于意悲愤地对五个女儿说:“可惜,你们都不是男子,家中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谁也救不了我。”小女儿缇萦却说:“女儿虽小,甘愿为父解忧。”于是,她跟随押解父亲的囚车到了京师,冒死向皇帝上书,申诉父亲冤情。她说:“自古死者不能复生,断足不可复续,要想改过自新,也来不及了。小女愿被没为官奴,替父赎罪。”疏文感动了汉文帝,赦免对淳于意的刑罚,并接受缇萦建议,下令废除肉刑。
卖身葬父
董永,西汉千乘(今山东博兴)人。家境贫寒,年少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耕田及做佣工养家。父亲体弱多病,董永多方求医,诊治无效身亡。父亲死后,因家中无钱,董永愿卖身葬父。传说,董永前往主人家的路上,在一棵大槐树下,遇见一位美貌女子,愿为董永妻,并帮董永赎身。这样,两人就一起到了主人家中。主人要他们织三百匹绢,作为赎身之资。董永的妻子十天把绢织完,而且绢色上佳,惊得主人目瞪口呆。当两人再度回到那棵槐树前时,妻子一席话,解开了董永的心中谜团。她说,自己是天上织女星下凡,是董永孝行感天,她才嫁给董永,渡过难关。
行佣孝母
江革,东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人。年少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以孝敬母亲远近闻名。当时天下大乱,盗贼蜂起,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吃不上饭时,采到野菜先给母亲吃。历尽艰险,孝行如一。江革曾多次被贼掳去,他总是涕泣哀求,声言老母急需照顾,情真意切,使贼人不忍加害。后来,战乱平息,母子回到家中,生活仍旧穷困不堪,江革靠做佣工奉养老母。当时,地方上每年要查验户籍,江革的母亲不便走动,他便自己拉车,载老母前去,乡里百姓尊敬地称他“江巨孝”。
卧冰求鲤
王祥,晋朝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性至孝。其母早亡,继母朱氏,生子王览。朱氏偏爱亲生儿子,常令王祥干重活、吃糙饭。但王祥对父母孝敬,从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带,日夜照顾,汤药必先尝后进。继母要吃鲜鱼,天寒冰冻,无处购买。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一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继母。继母死后,王祥悲痛,依礼安葬。王祥对其弟王览,十分爱护,王览对兄长特别尊敬,兄友弟恭,远近闻名,时人把他们的居处称作“孝悌里”。临沂“孝悌里”至今犹存。
辞征孝亲
李密,晋朝阳武(今四川彭山)人。父早亡,母何氏改嫁,撇下年幼多病的李密。祖母刘氏对他精心抚养,祖孙相依为命。李密长大后,努力攻读,成为著名学者。祖母年迈,李密更加悉心照料。祖母生病时,李密侍奉夜不解衣,饮食、汤药必先尝后进。李密谨遵祖母教诲,在当地讲学育人,声名远播。晋泰始初年,皇帝征诏李密,欲任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事已高,无人奉养为由,不肯应命。在他上皇帝的《陈情表》中,说祖母已是风烛残年,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祖母死后,李密才出来做官。李密的《陈情表》童蒙能诵,李密孝敬祖母的事迹也随之千年传颂。
孝母勤廉
陶侃,晋朝浔阳(今江西九江)人。早年丧父,家中贫寒,在母亲綦氏教育下,修身自省,好学不倦。早年,他做监管鱼税的县吏时,请朋友带回几条鱼,母亲拒收,还写信责备他“假公济私”。陶侃听从母训,为官清廉,公私分明。有位叫范逵的人,曾登门访问陶侃,见陶侃母亲抽出铺床的草苫为客人喂马,剪下自己的头发换酒待客,对陶侃母子十分敬佩。后来,陶侃官至侍中、太尉、长沙郡公的高位,依然清廉、正直、勤奋。陶侃为铭记母训,找来一百块砖,早上搬出书房,晚上搬回书房,如此往复不断,以励志勤力。他还把勤奋勿惰、清廉勿贪的母训,拿来教育部下。
替父从军
北朝乐府诗中有一首《木兰辞》,向人们介绍木兰从军的故事。据民间传说,木兰姓花,其父花弧是被编入军籍的士兵。木兰十分孝顺,服侍父母周到备至。一年,敌军寇边,朝廷对有军籍的人按例征发。当时,花弧染病,不能应征。随父长大的花木兰,早练就一身武艺。眼看父病不能出征,朝廷又催得火急,为解父忧,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戍守边疆十二年,屡立战功,竟无人知晓她是女子。及班师回朝,皇帝要封赏花木兰,她却坚辞不受,说自己一不求官爵,二不爱钱财,只愿回家孝敬父母。这时,人们才知道她是女子,时人传为佳话。如今,这首带着中国孝道文化特色的《木兰辞》,已唱响世界。
代父受刑
吉翂,南朝莲勺(今陕西大荔)人,世代居于襄阳。十五岁时,任吴兴原乡令的父亲遭人诬陷,被捉拿治罪。吉翂到处哭诉父亲的冤情,使许多人受到感动。其父因为不服审讯,越加得罪官府,判为死刑。吉翂击鼓鸣冤,愿代父受死。管理刑狱的官员蔡法度,认为吉翂孝行可嘉,但念他是个孩子,未必出于自愿,便很严厉地说:“我可以允你代父一死,但你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吗?”吉翂说:“我当然知道。只要父亲脱险,我情愿去死。”蔡法度又问:“你知道受刑苦吗?”吉翂说:“我代父受刑,苦也情愿。”面对酷刑,吉翂毫无惧色,一再申明:“我是代父受刑,死也心甘。”皇帝得知吉翂的孝行,下诏重新审理其父案件,知是冤案,遂赦免他父亲,也释放了吉翂。
学医疗亲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名医。少年聪慧,家境贫穷,父母有病无钱医治。看到父母深受疾病折磨,孙思邈十分难过,决心学医为父母疗疾。于是,他到处拜师,刻苦学习,不断实践,终于成为一代名医。他在学医过程中,深知百姓缺医少药之苦,便背起药箱,深入民间,不辞劳苦,不计报酬,想方设法给人医治疾患。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孙思邈从病理、治疗、药物、方剂等基础理论,到内、外、儿、妇、针灸等各科疾患,进行全面总结,写成《千金方》、《千金冀方》等医学名著。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被后世尊为“药王”。
斥盗护婆
卢氏,唐朝范阳(今北京大兴)郑义宗的妻子。自小恭顺仁德,读书明礼。出嫁后,对婆母十分孝敬,远近闻名。一天夜里,丈夫外出,一伙强盗闯入家中抢劫,卢氏用身体护住婆母,不许他们伤害老人。强盗凶狠的鞭打,使她几近昏倒,但仍紧紧护住婆母。事后,有人问她当时是否害怕,卢氏说:“人和鸟兽不同,因为人讲仁义。街坊邻居有事还要相助,何况自己婆母。婆母如被贼人杀死,我还有脸独生吗?”婆母对卢氏的舍身救护,深受感动,她对人说:“圣人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越在危难之中,越看出我家媳妇的一片孝心!”
尽忠报国
岳飞,南宋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幼年家贫,父亲早亡,事母至孝。岳飞谨遵母命,刻苦习文,又学得一身武艺。十九岁应募从军,不久,守父丧还乡,后应募抗金。起初,岳飞因母亲需要照顾,作为家中独子不肯远行。母亲对他说:“一个人应尽忠,也应尽孝。如忠孝不能两全,二者只能取一时,理应尽忠,尽忠也是尽孝。”岳母为使儿子记住这番教导,在他的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宇。岳飞谨遵母命,毅然应征,以军功授秉义郎,后升为统制。后岳飞作为主帅,统兵北伐,他率领的“岳家军”能征善战,收复大片失地。“尽忠报国”的岳飞,也被誉为忠孝两全的名人。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朝天长(今安徽天长)人,父亲做官时娶妾,生朱寿昌。七岁时,父亲将他接回家,但不许母亲随行,母子一别五十年。后来,朱寿昌任阆中知县,时时想念生母,到处打听,始终没有消息。出于虔诚,他刺破手指血书《金刚经》,希望感动上天和世人,但仍未寻到母亲。在他五十七岁那年,决然弃官寻母。朱寿昌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陕州找到母亲。原来,母亲迫于生计,已经改嫁,并生有二子。母子相见,悲喜交加。母亲见了儿子,了却多年心愿,使催促他回去做官,朱寿昌却坚持将母亲及两个弟弟一起接回家中,辞官奉母。他的孝行,受到宰相王安石和翰林学士苏轼的赞扬。
打虎救母
谢定柱,明朝广昌(今山西大同一带)的一个农家子弟。在他十二岁那年,家中耕牛走失,母亲抱着年幼的弟弟追赶,谢定柱紧随其后。母子追进深山,忽然跃出一只猛虎,向母亲扑去,母亲吓得摔倒在地,弟弟甩出好远,两人将陷于虎口。谢定柱毫不犹豫地举起一块石头,向老虎打去。受伤的老虎,向林中逃窜。谢定柱赶快抱起弟弟,扶着母亲向返回的路上走去。不久,老虎又从林中呼啸而出,再次向母亲发起袭击。谢定柱抓起大棍,再把老虎打退。此时,谢定柱手举石块,警觉前行,谁知,老虎第三次袭来,并死死咬住母亲的脚不放。少年谢定柱越战越勇,举起石头照准虎头猛击,受伤的老虎这才逃入林中。永乐十二年,皇帝下诏表彰谢定柱打虎救母的英勇事迹。
以孝教僮
陆陇其,平湖(今浙江嘉兴)人,清朝著名学者。在他任灵寿县令时,一位老妇人状告儿子忤逆不孝。他见少年一脸稚气,不像坏人,便对老妇人说:“我署中缺一小僮,可由你儿子暂代,以后有了僮仆,我再惩罚他。”老妇人回去后,陆陇其让这位少年在自己身边做杂役。陆陇其晨起必先向母亲请安,母亲洗漱后,又亲侍老母用餐。每遇闲暇,陪老母安坐,或讲故事,或拉家常,以为欢乐。老母偶有不适,必身边侍奉。几个月后,小僮跪下啼泣着说:“先生的一举一动,教育了我,我回去向母亲认错,日后一定要像您一样孝敬母亲。”小僮回到家中,向母亲诉说半年来的感受,母子痛哭一场,共同感谢陆陇其身教之恩。
积钱葬母
《清史稿》中记载一位不知姓名的哑人,有人说他是云南昆明的乞丐。他每次行乞回来,讨到干的让母亲吃,自己吃稀的。讨来稀饭,让母亲喝,自己就不吃不喝。冬天衣服少,睡觉时与母亲靠到一起,用自己躯体温暖母亲。发现母亲不高兴,他会做出各种奇怪样子,博得老母一笑。此人远近闻名,人称“哑孝子”。许多人为他的孝行所感动,除给饭食,有时也给一点儿钱。对这些钱,他不舍得花去一文,却每每暗自投进一口废井中。日积月累,井中已积了不少钱。母亲去世后,乡里打算将他母亲草草埋葬,“哑孝子”却一直用手指着这口废井,经他一再比划,人们才终于知道井里有钱。遂把井中的钱取出,安葬了他的母亲。
异国寻母
沈仁业,清朝江苏吴县人。父亲在越南经商时,娶越南女子,生下沈仁业。八岁时,他随父亲回国,因为入境不便,母亲留在越南。沈仁业常为母子天各一方,忧郁寡欢。不久,父亲病故,他决心渡海寻母。怕母亲不认识自己,就请人绘制一幅父亲图像,带在身边。当时,正值越南国内战事,母亲带着两个年幼子女迸山避难,母子未能相遇。过了两年,有人为他的孝行感动,开船帮他再下越南,终于实现了宿愿。回程遭遇海上大风,沈仁业紧抱母亲,以防老人跌落水中。到了琼州,依例难于入境,沈仁业哭求,一位老吏为他的孝行感动,找出康熙年间允许外国人入境的文书,帮他办理了入境手续。沈仁业将母亲及弟妹接回家中,为母亲奉养送终。
四子争孝
清朝中期,江南崇明吴姓人家,出了四对孝子孝妇。他们的父亲壮年时,因为家贫,将四个儿子卖给富家为奴。长大后,兄弟都自己赎身,并各自娶妻生子,事业有成。兄弟们知道老父当年卖子为奴的苦楚,越发体贴老人的艰辛,争相奉养父母。兄弟议定,四家轮流奉养,每月一轮,一年中每家都能得到尽孝机会。但媳妇们认为,这样间隔太长,建议改为每天一轮,每家四天得到尽孝机会。后来,大家认为应当每天尽孝,就改为一日三餐,一餐一轮,轮过一遍,四家与父母聚餐,儿孙齐集一堂,敬听训教。兄弟们还在老人住处放下一些钱,作为零用。老人受到儿子和媳妇无微不至的照顾,活到一百多岁。《新编二十四孝图》的编纂历时三年,经专家反复论证,作了多次修改。[2]
第2个回答  2018-05-22
1.《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2.《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干宝的《搜神记》卷十一收录三则鲤鱼自动破冰弹跳的故事,主角有王祥、王延、楚僚等三人。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佛教变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南宋时期的画家赵子固有"二十四孝书画合璧"一图。元代学者谢应芳在《龟巢集·二十四孝赞》序中说的:"常州王达善所赞《二十四孝》,以《孝经》一章冠于编首。"清代吴正修作《二十四孝鼓词》:"论起这二十四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3.《二十四孝》之后,相继又出现《日记故事大全二十四孝》、《女二十四孝》、《男女二十四孝》等劝孝书籍。
4.杨伯峻在《经书浅谈》考证说:"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世间;清末,张之洞等人将之扩编至《百孝图说》。应园先生邀请为其86岁父亲庆寿,陈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二十四孝图》内容绘制了《二十四孝图》卷,与之相比,徐操创作的《二十四孝史》则更具个性化。"
第3个回答  2019-02-17
二十四孝:
一、恣蚊饱血,二、扼虎救父,三、哭竹生笋,四、尝粪忧心,五、弃官寻母,六、涤亲溺器,七、扇枕温衾,八、拾葚异器,九、涌泉跃鲤,十、闻雷泣墓,十一、乳姑不怠,十二、卧冰求鲤,十三、戏彩娱亲,十四、卖身葬父,十五、刻木事亲,十六、行佣供母,十七、怀橘遗亲,十八、埋儿奉母,十九、孝感动天,二十、亲尝汤药,二十一、啮指痛心,二十二、百里负米,二十三、芦衣顺母,二十四、鹿乳奉亲
第4个回答  2019-02-13
一、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第5个回答  2020-04-01
孝感天子、跪父留母、闻雷泣墓、卧冰求鲤、卖身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