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龚扇的历史传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龚扇的出现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据龚扇第三代传人,龚氏健在的最高长辈、84岁的龚长荣老人介绍,龚爵五是[清末]盐场的挑煤工人,每天把煤从煤厂挑到盐场,所得仅能糊口。有一年夏天,满头大汗的龚爵五在盐场看见一个从乐山来的商人手里拿着一把非常漂亮的竹扇,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扇子,心里羡慕不已。没有钱买扇的龚爵五于是就琢磨着自己编扇。没想到,这一琢磨,竟编出了后来被誉为中华第一扇的“龚扇”。
天资聪颖的龚爵五用划得细如发丝的竹丝在扇面上编出了花鸟虫鱼,人物山水,乡绅官宦都以手握一把龚扇为荣。1886年,四川劝业道周孝怀创办的“宝川局”征集全省民间工艺品到成都参加“赛宝会”,龚爵五捧着自己精心编织的扇子到成都参赛,人们交口称赞,一致推举龚扇为“赛宝会”魁首,获得光绪皇帝颁发的金质奖牌。1908年,龚扇被选进皇宫。后宫嫔妃的纤纤细手上握着一把玲珑剔透的龚扇成为御花园新添的一道美景,龚扇从此名声大震。
自龚爵五起,龚扇编织工艺代代相传,至今已有130余年历史,传经五代。一把龚扇在龚家五代人手中越编越精,终于成为“中华第一扇”。龚爵五的儿子龚玉璋从小就跟父亲学习编扇,成为龚扇第二代传人。龚玉璋在父亲编扇工艺的基础上予以发挥。图案更加复杂,人物更加传神。1944年,大盐商余述怀重金请龚玉璋编织了一把玉柄山水画竹丝扇,龚玉璋花了好几个月时间才编织完毕。余述怀将这把扇子送给蒋介石,蒋十分喜欢,终日把玩不已,这把扇子至今还收藏在庐山博物馆。
经过龚氏五代传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龚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人们的青睐。1982年,龚扇作为四川出口工艺品赴美国费城展销,参观展览的美国友人连声惊呼“OK”,一位美国友人称赞道:用这样细的竹丝编出如绢一样薄的扇面,还有如此美丽的图案,真是不可思议!目前,在工艺美术品市场,一把普通竹丝编织的龚扇标价为数千到上万元。近年来,龚扇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送给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与杭州丝绸、景德镇瓷器等独具特色的工艺品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代表.
“龚扇”创始于今已传承第五代龚瑶妤。第二代龚玉璋先生53年出席中国第一次艺人大会,55年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59年中国群英会上受到朱德元帅接见,其作品被列为国家珍品收藏。第三代龚长荣、龚玉文先生分别被授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第四代龚道勇分别于1999年和2006年被授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和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父(龚玉文)父子均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实属全国罕见。龚道通制作的《箜篌图》已于2007年元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