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哈利迪的三把钥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看客。本文不是从画面配乐、剧情结构、演员演技等这种相对专业的角度去评价《头号玩家》这部电影,只粗浅的从影片的发展线索——三把钥匙来谈一谈我的观影感想和理解,然后再给大家分析一下我对“哈利迪到底死没死”这个争议所持的意见。

为了部分还没看过影片的小可爱更容易理解,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剧情,但剧透严重,不想看可直接跳过看下一段哈~

故事发生在2045年,一个所有人只想生存下来而不想改善崩溃世界的糟糕时代,天才哈利迪于乱世中开辟了一块净土——绿洲,一款火爆全球的虚拟社交游戏,按照影片的说法就是,“人们来到绿洲,因为在这里可以做任何事;人们留在绿洲,因为他们可以变成任何模样。”可想而知绿洲这个游戏对现实世界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它就再也不可能仅仅是一款游戏,绿洲这个虚拟世界的规则也不可能再那么简单。创始人哈利迪和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好友的莫罗在是否制定更多规则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莫罗就此离开了绿洲。哈利迪不久后离世,留下了一份引导玩家寻找绿洲中隐藏彩蛋的视频资料,并且声明谁先找到就拥有了绿洲的控制权和股权,成为世界首富,由此吸引了全世界玩家踏上寻找彩蛋的冒险之旅,也衍生出了索伦托主导的寻找彩蛋的反派组织——IOI。主角韦德也是彩蛋猎人之一,现实中是个贫民窟的穷小子,因厌恶痛苦的现实世界而沉迷绿洲,他在游戏中还有三位好朋友:艾奇,大东,修。之后又结识了反IOI组织的彩蛋猎人萨曼莎,并与之陷入爱情。在仿佛开挂的主角之光笼罩下,韦德次次领先军队式搜索彩蛋的IOI,和朋友们一起对抗索伦托的阴谋,成功拿到了哈利迪隐藏在游戏中的三把钥匙,最后获得了哈利迪赠与的彩蛋。

01 铜铸之匙

这个故事其实没有太跳脱,类似于美帝典型的平民屌丝化身英雄拯救世界的套路。但是,为什么它在我心里还是有一个不俗的分数呢?这就要从哈利迪隐藏的三把钥匙说起了。

第一把“铜铸之匙”的获得,需要玩家飙车通过险象连环的赛道,但从来没有人冲过终点。主角韦德通过“哈利迪档案馆”中的影像资料得知,其实绿洲最初在哈利迪心里就是一款游戏,他希望能有一次后退的机会,哪怕一次,全速后退。韦德领悟后,在赛车时没有和其他玩家一起极速前进,而是全速倒退,最后发现其实有一条安全的暗道通向终点,韦德成为了第一个拿到钥匙的人,并得到了寻找下一把钥匙的线索。

在2045年那个年代,世界乌烟瘴气,一塌糊涂,人类没有能力解决面临的危机,只好苟且偷生逃避现实,活在虚拟世界绿洲当中。哈利迪本人也和所有人一样,从小沉溺游戏世界,无法与现实世界融合,他创建绿洲这个游戏时,并没有想到它会变成人们的避难所,而当他弥留之际,突然悔悟,虽然现实世界痛苦,但他只有在现实世界才能吃上一顿好饭,游戏只是游戏,人只能活在现实中,所以他希望能有一次后退的机会,让绿洲再回到最初的时候,单纯的作为一款游戏的时候。这才是哈利迪通过第一把钥匙传达给玩家的信息。

02 翠玉之匙

“铜铸之匙”打开的线索是,“厌恶自己造物的造物主,未迈出的一步,原路返回,逃离过去”。韦德和萨曼莎再次通过档案馆抽丝剥茧找到了哈利迪爱慕凯伦的信息,并由此推出第二把——“翠玉之匙”的隐藏地点和任务,历经坎坷之后得到了“翠玉之匙”和线索。哈利迪年轻时爱慕凯伦,但因为畏惧退缩了,没有在约会时勇敢表达心意亲吻凯伦而遗憾错过,最后凯伦成为了好友莫罗的妻子,哈利迪为爱跳舞的凯伦在绿洲中创建的“错乱星球”舞厅也成为了他最厌恶的存在。

“翠玉之匙”的取得围绕着哈利迪对凯伦爱而不得的故事展开,但我想哈利迪把它作为寻找第二把钥匙的线索,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一段悲伤的过往而已,哈利迪真正想告诉玩家的是,他因为那“未迈出的一步”,错过了很多,也遗憾了很久。而那“未迈出的一步”,我想一方面是没有亲吻凯伦,另一方面其实是没有融入现实。

更可以大胆的推测,哈利迪是在后悔,他一直沉溺在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几乎脱节,所以在现实世界中和凯伦约会时感到无措和怯懦,尽管他在游戏中为了凯伦建造了舞厅,但凯伦在现实中却选择了莫罗,他深深的明白了,游戏不能代替现实,他当初应该迈出那一步,勇敢的拥抱现实世界,勇敢的告白凯伦。

03 水晶之匙

第三把钥匙“水晶之匙”的获取也是故事的高潮,索伦托代表的IOI开启并且垄断了任务,韦德号召的普通玩家对此展开了激烈对抗,最后索伦托启动了“毁灭之子”的终极武器,所有玩家瞬间狗带,而韦德因为有馆长输给他的“加一条命”的“作弊道具”存活了下来,最后完成了《魔幻历险》,拿到了最后一把“水晶之匙”。

其实第三把钥匙的获取并没有详细的推理过程,在我看来有意义的线索就是第二把钥匙开启的“你需要的想要的渴望的,都在那个悲伤的堡垒里”这句话。“悲伤的堡垒”其实是糟糕的现实世界的比喻,哈利迪想借助第三把钥匙告诉玩家的是,无论你在游戏世界多么辉煌,其实你真正需要的渴望的东西,只能从现实世界这个悲伤的堡垒里获取,游戏给予玩家的,始终是一场虚拟的高潮,而不可能是一块香甜的面包。回归现实,人们才能得到真正想要的。

04 印证

在三把钥匙的获取之路上,我们的主角韦德,从在游戏里绝不组队的孤胆英雄,到最后变成在现实世界里和朋友并肩作战的勇敢男人,并且把最后得到的绿洲财富和朋友一起分享,共同经营绿洲,请“哈利迪档案馆馆长”莫罗回到绿洲,这些举动都代表着,你想要的,财富、友情、爱情,都在现实世界中,同时也象征着弥补哈利迪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和现实中最好的朋友莫罗分道扬镳。这是哈利迪第三把钥匙的印证。

韦德在拿到彩蛋之后,没有立刻去签游戏合同,而是先亲吻萨曼莎,也表明韦德明白了哈利迪那“未迈出的一步”,从一个厌恶叠楼区逃避生活的网瘾少年,变成了勇敢拥抱现实面对现实的good boy。这是哈利迪第二把钥匙的印证。

而影片最后说韦德接管绿洲后,在每周的二、四关闭游戏,以此让人们更亲近现实,也意味着践行了哈利迪的理念:关心绿洲,活在现实。绿洲也回到了最初单纯作为一款游戏的位置上。这是哈利迪第一把钥匙的印证。

05 虚拟与现实

三把钥匙,三条寻找线索代表了哈利迪的三个愿景,也隐含了哈利迪想告诉给玩家的三重道理,最后让代表玩家的主角韦德实现了这三个愿景,也就是说玩家们明白了哈利迪设计寻找彩蛋的苦心:虽然痛苦,但现实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虽然身在2018的我不知道2045的那个时代是否真的会绝望透顶,但虚拟渗透现实这种情况我想并不是不可能。科技发达互联网发展的当下,已经有非常多的人活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了,大把大把的时间被喂给了手机这个电子宠物。在票圈积极阳光,在微博消极颓丧,在知乎高谈阔论,在抖音笑看疯狂,一边在网上高喊喜欢小哥哥小姐姐,一边现实中从来不敢跟喜欢的人表白,一边在网上用各种段子流行语谈笑风生,一边现实中从来不参加同学同事聚会活动。你可能握着手机就错过了春天幼嫩的新芽,夏天缭乱的百花,秋天清冷的圆月,冬天飞舞的雪花,这些或许可以有四季轮回可以弥补,但你也可能像哈利迪一样错过你的莫罗,你的凯伦,而这些都是穷极一生无可挽回的。

我并不是好为人师的说教者,相反我是被朋友开玩笑的“网瘾少女”,况且现在手机和网络代表的内容太过丰富,可能是你经济的来源,也可能是你成功的基点,我自己也不可能一天不用手机和网络,甚至在此之前,听我妈叨叨我说怎么一天到晚玩手机我都会觉得好笑。但通过《头号玩家》哈利迪的三把钥匙,我有些明白了,其实虚拟和现实并不是矛盾的,互不相容的,哈利迪鼓励的是,人不能借由虚拟来逃避现实,人最终要活在现实而非虚拟。我来理解的话,就是玩儿手机的时候别忘了用它给亲人打个电话,跟朋友连个视频,给爱人…发个红包吧哈哈哈哈~

06 是生是死

最后,关于影片结尾哈利迪死没死的争议,我先说我的立场吧,我觉得…死了,嗯。不罗嗦,直接列原因。

第一点,也是我做判断的最重要的一点:阿诺克是角色,但哈利迪却不仅仅是角色。引起争议的对话来自影片结尾韦德问,“你不是游戏角色,对吗?”哈利迪回答:“对的。”韦德又问,“哈利迪真的死了吗?”哈利迪回答:“是的。“然后韦德问他:”那你又是什么?“哈利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表示感谢后带着孩童时期的自己离开了房间,关上了门。OK,画面回忆完毕,让我来斗胆分析一下导演这波文字游戏。看过影片的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赠与钥匙的角色一直是哈利迪自己的游戏角色——阿诺克,包括三把钥匙一起打开门后,最后的测试场景中,出现的也是阿诺克的形象,但是,测试过关之后,变成了哈利迪本人的形象,这说明什么?说明哈利迪本人认为,他和阿诺克是有区别的,阿诺克这个形象可以是角色,是NPC,是道具,但哈利迪这个形象不是,哈利迪这个形象代表的是最后赠与彩蛋的主人,是游戏的开发者,是一种主宰的存在,因为这一切是他设计出来的,所以当韦德问”你不是游戏角色,对吗?“,这个”你“其实指的是站在韦德面前的哈利迪的形象,而这个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是哈利迪本人的意识和思想。他回答是的,是因为从哈利迪这个绿洲造物者的角度来说,他是不会承认自己是一个游戏角色的,也不会把自己当作游戏角色来看待。也就是说,虽然哈利迪这个形象在游戏中,其实是一个智能NPC,但绝不仅仅是一个NPC。而韦德第二个问题“哈利迪真的死了吗?”,这个地方用的是“哈利迪”而非第一次问题中的“你”,是因为“你”——也就是眼前的哈利迪形象,是不存在死与不死的,所以用了“哈利迪”,是因为要问的是现实中的哈利迪本人的生死,所以哈利迪的形象回答说“是的”。其实这就是导演给观众玩儿了一下文字游戏,也通过这些隐藏的意思来增强了哈利迪这个人物的性格塑造。

第二点,基于故事剧情的合理发展,导演可以得罪观众。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大家应该看过很多狗血的电视剧电影吧,尤其是长篇连载型的,为了拖长故事演下去,为了讨好观众不给导演寄刀片,很多主角都是怎么也死不掉,死掉也能出bug一样复活,但其实,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故事的合理发展,也会让观众感觉在闹着玩儿,相反,该死的人顺着剧情发展挂掉了,观众虽然惋惜痛心,但同时也会尊重这个故事,尊重导演。我想说的是,斯皮尔伯格导演,并不是那种因为不敢得罪观众而不敢挂掉角色的导演,所以就故事发展的真实合理性来说,哈利迪真的死了才是该有的结局。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死,那这整个寻找彩蛋的遗嘱岂不是变成一个笑话?而且如果他没有死,以他对绿洲的热爱,他怎么会把绿洲的控制权交给别人呢?

第三点,最后哈利迪带着孩童时期的自己离开了韦德所在的房间,去到了门外的另一个空间关上了门,我想意思有两层,一是带着从小就沉迷游戏的孩童自己走出游戏,回归现实;另一层意思是他已经和韦德所在的活人世界不是一个世界了,他要离开了……所以呢,通过以上三点,我认为哈利迪是真的死了。flag就这样立了,希望不会出什么第二部来打我的脸哈哈哈哈~

如果小可爱们看完我这波感慨分析有了兴趣观看,那我建议还是去影院观看,画面真的挺酷炫的,祝大家观影愉快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