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专注:是人生最大的捷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一位记者曾经问科比:“你为什么如何成功?”科比反问: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题记

(这是一篇深度回答,我整理了很多“名人”的智慧,古代的当代的,把他们的思想整合在一起,较全面多维度的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耐心读完,关于专注的话题,你不用读其他的,这一篇就够了!下面是正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古人有言,今人有思,专注力,其实是普通人与优秀者最显著的不同。,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

你看,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千古名句告诉我们:要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要一直坚持下去,一直专注,一直坚持,就会由“小流”汇成“江海”,就会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可是,臣妾做不到啊!我还是懒,我还是懈怠,知道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呢?韩寒早就说了:“听过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电影《后会无期》)

问题就在于,你只是听了,并不是懂了! “之所以我们会懈怠,最大的原因是认知能力不足,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目标不够清晰,或者并不真正了解行动跟目标之间的关联,虽然大体上知道这么干有用,但可能并不必然有用,或者不这么没准也有用。”

一句话概括就是,很多人并不真的认为专注下去一定会有价值!他们其实觉得古人的那些话并不是真理,并不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对的。马东曾经在《奇葩说》节目中问过大家一句话: “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这是事实还是观点?”

是观点。

有的人文章看到这儿,可能会想: “这样说来,专注和努力是不是没有意义呢?”

先别急,让我们回到小龙同学提的问题本身: “如何让你的关注点,只和目标有关系?” 这是我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一  首先你得有一个真正的目标,并懂得目标和行为之间的关联。

(1)拥有目标使我们“内心强大”

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重心,没有目标,就会过多地关心别人的琐事过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别人的身上:

其实这种对关心世俗的理解是有很大问题的,关心和打扰是一对双生兄弟,只是后者看上去似乎更不礼貌一些。但其实在很多时候,两者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内心强大,其实说明一个人心中有非常渴望的目标,知道自己要什么?而过多关心和打扰别人,很多时候,是生活没有目标的表现。看起来是关心,其实是一种索取,因为他内心太弱小,需要别人给予能量。

所以说,拥有了目标,其实也说明我们内心拥有了强大的能量。

(2)什么是“真正的目标”?

有的人定的目标并不是真正的目标:比方说他想要有很多钱,却并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挣钱,说明他只想要得到那个“有钱”的结果,却不愿意承受挣钱的那个“痛苦”的过程。很多人说自己“小富即安”就满足了,其实不是的,你给他钱他还是要的,他只是不想付出和承受风险罢了。但是这个在本质上,是他真的没有那么爱钱,“有很多钱”并不是他真正的目标,“待在舒适区”的安全感才是。

很多人看到我爱看书,拥有“很多”知识,就觉得“读书”很有用,于是也去读书,可是经常是翻到第二页就看不下去了,“太无聊了,”并且还会说:“你读那么多知识有什么用啊?”其实内心里他还是认可知识的,他只愿承受读书所带来的那种“拥有知识”的满足感的结果,却不愿意承受读书过程中的“枯燥乏味”的过程,白给他还是要的。可见,“读书”这件事也不是他真正的目标。

那什么是真正的目标?只有能带来行动的目标才是真正的目标,只有愿意承受“痛苦”的那个过程的目标,才是真正的目标!

顺便插一句,为什么“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并没有真的懂啊!懂是要付出行动的啊!

“之所以我们会懈怠,最大的原因是认知能力不足,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目标不够清晰,或者并不真正了解行动跟目标之间的关联,虽然大体上知道这么干有用,但可能并不必然有用,或者不这么没准也有用。”——蔡垒磊

(3)懂得目标与行为的关联

我们要知道我们目前所做的事情能够真正的能够指向我们的目标,很多孩子上学时不爱学习,主要原因就是两个:除了对学习导致的结果并不真的渴望(家长强加的),另外就是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认识不到学习好对他以后能产生的影响 !也就是说,他们不认为他们目前的行为(学习),和他们以后的结果(找到好工作,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必然联系。 目标和行为之间没有关联,所以没法做到专注于学习这个行为。

二 如何找到真正的目标?

(1)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而且,他还被称作中国古代两个半圣人中的一个,孔子是一个,王阳明是一个,曾国藩是那半个。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知行合一”,就是阳明先生提出来的。说到“知行合一”,人们会说了:“不就是寻求‘认知和行动的协调统一’,知道就要做到吗?这有啥好讲的?”其实不是。

关于“知行合一”,先生在《传习录》里是这样说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他的意思是:“知和行,不能离开对方独立存在,一隔断,就既没有知,也不能行。世上没有知而不行之事,知而不行,只是因为不知。”

所以,“为什么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没有懂!(事实上,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中的原话是:“为什么听过了这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以后,当别人给我们说一个道理,不管是看起来多么简单的道理,你都要禁止自己说“我知道”,而是先说“我听说过”。“听说过”是晓得有这个说法,到底知不知道?要再想想。

(2)阳明先生关于“知行合一”深入解析。(摘录,可跳过)

阳明先生:“圣贤教人知行,是要人复归知行的本体,而不是简单告诉你怎么去知、怎么去行。所以《大学》给出了一个真知真行的例子,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意思是‘就像喜好美色,就像讨厌恶臭’。你走在街上,看见一个美女,马上就喜欢了。看见美女就是知,去喜欢就是行。一见到美女就自然喜欢了,而不是先知道这是个美女,然后才觉得对美女我应该喜欢,并没有这个过程。如恶恶臭呢?闻到臭味就是知,心中厌恶就是行。闻到臭味的时候,你就已经厌恶了,而不是闻到了之后再告诉自己应该去厌恶。就像鼻塞的人,虽然恶臭在前,但是他闻不到,就不会觉得厌恶,这也是因为他不知道这臭。

“我们说某人是知道孝敬父母的人、是知道敬爱兄长的人,一定是他已经有孝悌之行,我们才会这样评价他;而不是他只说些孝悌的话,我们就说他知孝悌。又比如说,晓得痛了,一定是已经痛了;晓得冷了,一定是已经冷了;晓得饿了,一定是已经饿了。

“知和行如何分得开呢?这就是知和行的本体,不曾被私心杂念所隔断的。圣人教人一定要如此,才可以称为‘知’,不然就只是‘不曾知’。这是何等紧迫切实的功夫啊!你如今苦苦地去纠结,要把知和行说成两件事,有什么意思呢?而我苦口婆心地非要把知和行说成一件事,又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不知道立言的宗旨,只管在这里辩论知行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又有什么用呢?”

(3)利用“知行合一”这个“圣人言”,找到“真正的目标”

我们对什么是“真正的目标”有了了解,又知道什么是“知行合一”,却那如何利用这些找到“真正的目标”呢?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三个字:“事上见”。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对某事采取过实质的行动,所以我们就不知道某事是我们“真正的目标”,又因为不知道这是我们“真正的目标”,所以迟迟不肯行动;这是一个闭环的“恶性循环”!要想打破这个闭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先去做,先行动起来。”

三 有了“真正的目标”,如何快乐的行动?

要做到快乐的行动,要满足三个条件:喜欢,擅长,有价值。

(1)喜欢和一般爱好不一样,真正的喜欢就像“真正的目标”,是要付出行动的,凡是不能持续付出行动的,都不算真正喜欢。比如说自己喜欢下围棋,下了两天老是输,不去研究把自己的棋艺变好,而直接放弃了,这就不是喜欢。

(2)擅长和喜欢相关性很高,因为喜欢所以投入付出,因为持续地投入付出从而增强了能力,变得更加擅长。比如我喜欢轮滑是因为穿上鞋我就能走了,感觉自己擅长就去付出行动去学习和研究教程,又因为研究教程变得更擅长,我就更加喜欢。有的人刚开始上脚就摔了几个“狗啃泥”,觉得不擅长没意思,所以就放弃了。

(3)轮滑这件事情我既喜欢又擅长,可是没有坚持每天去练习,是因为它的价值仅仅在于特定场合“秀一下”操作,并没有非常实际的价值,所以没有坚持。相对于读书,它可以让我学到知识,内化成实际能力,引导行动,从而影响我的未来这样的价值,“轮滑”的价值实在是太小了。

四 有了“真正的目标”,如何持续有效的行动?

美国心理学家M.斯科特 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里提到: “推迟满足感,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现之一。” 因为一个人为了他长远的目标,暂时性的放弃及时行乐,选择承受日复一日地坐冷板凳似的苦熬, 本质上来说,他是在“小快乐”与“大快乐”之间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人足够聪明的表现。他聪明在看到“只要多坚持一下就有巨大回报”这个美好的未来。

但事实上,“推迟满足感”这件事情极不靠谱:许多人在开年的时候给自己制定许多目标,然而如果有人将它写下来并保存到年终,就会发现能够有效执行的怕是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最终放弃了他们“苦行僧”似的目标,选择了“及时反馈”的快乐。

这背后的原因何在?

理学家朱熹在“《中庸》集注”中说到: “天命之谓性”,意思是:上天之命令,上天安排好的,就是性,就是本性,就是天性。是物性,是人性,是自然之性,是社会之性。

率性之谓道:率,遵循之意,你循着这个性走,率性而行,这就是道,人物各循自然,就是当行之道。

所以说我们人,需要遵循自己的天性,这样才合乎“道”。什么是我们的天性:追求“及时反馈”,追求不停地 持续高强度的刺激。 这是我们的天性之一。这是刻到我们基因里的(可以去了解多巴胺)。

人是需要“及时反馈”的动物。如果让一个孩子坚持5分钟不动,就给他一块糖,那么他能坚持住。如果让一个孩子坚持50分钟不动,就给他100块糖,那么他可能最后一块也拿不到。

我们生活中,抖音短视频几秒钟一个刺激,不停地刷不停地刷,不断追寻刺激“杀时间”;打“王者荣耀”时大的目标是“推倒水晶”,而又划分许多的小目标:刷更多的经济买装备,拿更多的人头和助攻,推更多的塔,不断刷新的数据不断的刺激我们的脑神经,让我们获得一次又一次的快感。

怎么解决?解决的方案就是:利用天性而不对抗天性。

(1)隔离不利的“及时反馈”干扰源

比如直接卸载掉抖音 王者荣耀 视频软件等:你让小孩子为了不吃糖果死盯着“对抗”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把糖果藏起来看不见,然后让他去做别的事情。我小学时为了周末上网,每天存钱不买东西吃,可是路过小吃摊实在是忍不住,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把钱放在家里。每次当我看着别的小朋友吃东西馋的不行了,可我身上没有钱,只好蹭吃蹭喝,上网的钱就这样省下来了。

(2)构建与目标相关的“及时反馈”按钮。

(写公众号每周一篇,暂时)

我设置了读书这个任务,一开始我给自己的任务是每天读三类书:一类认知方法论相关,一类相关行业的宏观视角的书,还有一类是细分岗位的学习相关。我完成任务就打卡“即时反馈”,而且每天的任务要完成五次。每次一次叮咚声就是一次刺激,看着自己一天天积累,心里多少会有一些满足感。这就是利用“即时反馈”这个天性用于目标的实例,每天(每周)完成一个小目标,日积月累,就能实现最终的大目标。

(3)制定“每日目标”规则时要考虑“合理性”。

一开始我给自己的任务每读完一章就打卡一次,这样我每天要读完五章。有的章节才20多页还好说,有的时候一章200多页,我每天除了上班吃饭日常活动等,读到吐都读不完,今天完成一下,明天“灵活”调整放弃一下,久而久之,这个目标就不了了之了。

绝不能这样!

这个规则太不合理,于是我开始调整规则:一开始调整到每天读150页以上,每读30页以上打卡一次:然后发现我有时候完成得很艰难,甚至完不成;然后我又调整了:每天读完100页以上,每读完20页以上打卡一次(在放假那天一天读完200页以上,每40页打卡)。这样我每天都能按照“规则”完成任务,每天多少有点成就感。而且在任务完成之后,如果还有兴趣,可以“灵活地”继续读书,读500页也没关系。但是绝不能把“每天任务”定到500页,否则没坚持几天规则一旦破坏,慢慢地依靠“灵活性”去调整,久而久之,很容易就放弃了目标。

后知后觉,这段文字是我之后读到的,正好可以完美地用在我的这件事上。

那么说回来,我的同事、朋友是做市场带团队的,用在工作中,他们可以怎么利用这个规则呢?他们的工作分为拜访客户,沟通意向客户,达成交易等。比方说A能力强,他可以给自己制定这样的小目标“每天要拜访10个客户,沟通3个意向客户,成交1个客户”;比方说B的能力稍微弱一点,他可以这样为自己制定小目标:“每天拜访3个客户,沟通1个意向客户,3天成交1个客户”。注意看,我把他们的每日工作分成了三个任务,每个任务又可以设置不同的打卡次数,每完成一个,打卡一次。

总之,在设置目标时,充分考虑自己的能力下限(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能力上限设置成目标,那样你会过得很累)尽量和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相适应,基本保证自己稍微努力下就能完成任务。

我们不需要“一夜暴富”,我们要的是“细水长流”!

五 使你采取行动的最本质的原因,是认清目标背后的真正价值。

我们说“不够专注”,大约是说一个人经常懈怠,非常“懒”。 为什么会“懒”?

樊登说,“懒的背后是恐惧——对未知的深深恐惧。”

我朋友小龙说,“懒是因为你没有野心,没有企图心。”

蔡垒磊说,“懒是因为你认知不足。”

他们谁说的对?都对。

我把他们的话归纳为这样一个公式: “专注>企图心—恐惧—诱惑”,如果结果为正,就能做到“专注”。更全面的解释是:

“因为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所以逃避不去行动;因为人的天性喜欢刺激,所以遭受诱惑;又因为处于根源上的认知不足,看不到目标背后的巨大价值,所以没有企图心,不去行动。”

关于“懒”的本质是认知不足,蔡叔在他的书《认知突围》里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所以我们要做到专注,其实要满足这个公式:

“专注>企图心—恐惧—诱惑”,还要提升我们的认知,看后目标背后的巨大价值。 (其实,细心的人就能发现,我整篇文章,其实都是围绕怎么让这个公式的结果为正。)

科比先生当年能够每天看到“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源于其深刻的认知到,每天早起可能让他二十年后成为又一个迈克尔乔丹(篮球之神),站在篮球世界的一切之上。拥有这种强烈的求胜欲(企图心),使他能够冲破重重困难,无视诱惑,直面恐惧。

而他几乎做到了!

离神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