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哪些巨大的成就??

请举出三个具体例子,可以从衣食住行科技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举例.......
不要太长,谢谢

第1个回答  2013-05-21
1.神舟56789号上天
2.医疗保险等多种保险逐步完善
3.社会主义法制逐渐完善
第2个回答  2008-04-29
王老师攒下来的粮票、煤票和西安购物券等。

到今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整整30年了。30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大大改善……透过西安一位普通教师的衣食住行,我们真切感受到时代变迁给古城市民生活方方面面带来的历史性巨变。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小康社会正在向古城西安的老百姓走来!

钱 30年工资涨了30倍

76岁的王佳从老师,在灞桥区干了一辈子教育。1952年刚参加工作时,他一个月工资48元;后来增加到62元,一直保持到七十年代末;现在他每月退休金1800余元。改革开放三十年,他的收入涨了30倍。

1952年,年过二十的王老师来到灞桥区李家堡一所小学任教。“刚上班那阵子,工资才40多元,刚够养活一家三口。”1956年工资改革,王老师的收入一下子提高到62元,“这在当时可是高收入。”王老师回忆说,那时一家三口每月生活费花去40元,还能存20元钱。“但攒下来的钱逢年过节回富平老家的时候,还要带给双方老人。”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工资一直没啥大变化。到八十年代开始,王老师的工资开始七元、八元地往上涨,1989年每月工资加补贴已经拿到五六百元。“因为物价上涨,除了家里五口人的开支,每月还能攒一二百元,可这些仍要补贴双亲。”

1993年,王老师退休了,这时他的工资已经过了千元。三个子女陆续成家,老两口的钱自己花,一年可以攒下四五千元。经济渐渐宽裕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去年,看见大家都在炒股、买基金,王老师心里也痒痒的,用积攒的几万元赶了一回时髦。

新闻背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为300多元。改革开放后,党中央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经济发展开始加快,居民收入增长也明显加速。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居民收入出现连续增长的态势。到2001年,全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6705元。2007年,西安城市居民月均收入首次突破千元大关;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12662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30多倍。

衣 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

“现在冬天出门不怕冷。女儿和儿子给我买了好几件棉衣,从薄到厚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气温。”多年不遇的大雪,让西安最近持续低温,王老师穿着儿子刚给自己买的新羽绒服,天天去超市买菜。王老师回忆起1952年自己刚上班时,吃都吃不饱,一件衣服冬天穿完夏天穿,只有过年时才给女儿做件新衣服。有一年专门买了块布料给女儿做衣服,特意告诉裁缝把衣服做大一些,“大一点可以多穿几年,小孩子长得快。结果那个裁缝做得太合身了,我们两口子为此生了好几天的气。”现在说起这些,王老师不胜感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紧缺,什么都要凭票供应,粮有粮票,油有油票,布有布票,甚至还有烟票。有些紧俏物资,还要凭“份点”,其实就是“西安购物券”,每人一月发一份,一份等于十点,买一样东西需要不同的点数。“女儿结婚时,我托人从上海捎来当时流行的花呢料,需要三份点,我心疼了好久。因为买了这个后,想买别的东西就没份点了。”

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街头出现了各种衣料和样式的服装,丝、毛、麻、化纤,很多名字以前听都没听过。现在,虽然每年买的衣服跟别人比起来不算多,但至少每到换季时都会添上几件,有的还是名牌,“想穿就穿,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新闻背景

改革开放前,古城百姓衣着几十年一贯制,满大街清一色的款式和色调,衣着只起保暖的基本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百姓衣着的变化日新月异,人均衣着类支出大幅增长。2007年与1980年相比,古城市民人均衣着类支出从每年73.7元上升到950.5元。这些年,城镇居民衣着类支出增长11.9倍,农村居民增长7.7倍。居民衣着消费的变化,首先是数量的增加,其次是衣着面料的高档化和精细化;同时,人们开始从衣着时尚的变化中追求美的享受,品牌意识日益增强。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30年来,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扣除物价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5.7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万,居民消费结构实现了从衣食住行为主向教育、文化、旅游和娱乐为主转变;亿万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群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明显提高了自身的素质,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社会不断增添着蓬勃的朝气和创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0年来,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165亿美元增加到26269亿美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居到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1760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的发展不仅使13亿人民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5-05
(1)“神五”、“神六”、“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2)导弹部队创建和发展,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形成。
(3)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加入APEC、WTO等国际组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
(6)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注意:本题一般只需要回答两点到三点就可以,看给的分值。另外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主要指国防、科技、经济建设成就。但是一定要列举1978年以后的成就,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