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祥的新闻报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读者陆先生说,他曾在河池师专任教多年,对于蓝祥的身世有过关注和研究,一系列资料证明,蓝祥是宜州人,绝不可能是巴马人。虽然当年文稿已遗失,但他提供了一份资料索引。
8月21日,在自治区博物馆,南国早报记者找到了相关资料。《宜州市志》的寿星简介中,首位寿星就是蓝祥。市志记载,蓝祥是清代宜山县永定土司加洞村人,生于1668年,在142岁时,被嘉庆皇帝御赐诗文祝贺。
据《大清实录》记载,嘉庆十五年(1810年)农历十一月初十,广西巡抚钱楷给嘉庆皇帝上奏折,说“据宜山县知县周冕禀报:该县永定土司境内寿民蓝祥,生于康熙八年(1669年)正月,届今嘉庆十五年142岁。”蓝祥由曾孙二人、元孙(即玄孙,避康熙讳。记者注)一人侍养。因住在崇山峻岭之中,人迹罕至,以至于官府不曾知晓。钱楷奏报说,经多方调查情况属实,他见到蓝祥“秉性淳良,持躬朴素,精神矍铄,言动安闲”。
嘉庆皇帝阅奏折后大喜,发谕旨:“寿民蓝祥加恩赏,给六品顶戴,并特颁御制诗章及匾额。”当时,嘉庆皇帝还诗兴大发,特地写了一首七言律诗,为蓝祥贺寿。这首诗收在《清仁宗御制诗》中,艺术水平不算太高,但作者地位不一般,因此当地官员极为重视,将此诗刻成两块石碑,建亭保护。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说,除了赏赐蓝祥建坊银150两外,奉旨再加赏银50两、缎5匹,都由地方财政支付。当时,正六品官员年薪才45两银子。蓝祥一次得到的赏赐,比当地知府4年的工资还多。
比银两更重要的是皇帝赏赐的六品顶戴,六品顶戴是个多大的荣誉?在清朝官职等级序列中,土司通判是正六品,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行政级别。虽然皇帝赏赐的不是实职,只是个“官帽子”,但这也是难得的礼遇了。
曾做过云贵总督的吴振棫在其《养吉斋余录》中记载道:“广西宜山县民兰祥142岁,赐六品顶戴,此为近代所罕有者。”
当时的内阁中书梁绍壬在《两般秋雨盦(音同庵,记者注)随笔》记载说,蓝祥与“乡人耕凿自安,不谙朝典”。皇帝的赏赐到了当地后,官府嘉奖他,设宴款待。蓝祥由其曾孙、玄孙“扶掖而来,耳目无医障,饮啖过人。”当时的地方官还请人为蓝祥画像,寄给朝廷学士题诗留存。 上面说到,官员将嘉庆皇帝的贺寿诗刻成两块石碑,建亭保护。民国的《宜山县志》载:“御碑亭,在城东左,碑镌御制寿民兰祥诗。”如今,城东御碑亭已毁,碑也不见踪影。
8月22日,在宜州博物馆,记者见到了另一块碑。该碑刻的正是嘉庆皇帝的御笔诗:“星弧昭瑞应交南,陆地神仙纪姓蓝。百岁春秋卌年度,四朝雨露一身覃。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问老聃。花甲再周衍无极,长生宝录丽琅函。”
宜州市文物管理所的老专家陈仲涛说,这块碑得来不易。在“文革”期间,许多文物被破坏。1982年拨乱反正后,县里组织工作队下乡找文物,在原永定土司署即今石别镇的三寨村外河边,发现了这块碑。当时,石碑被群众当做洗衣板用,政府后来特批了水泥,为群众做了一个新的洗衣板,这才换回了石碑。
蓝祥有没有后人,他的宗族还在吗?陈仲涛说,石别镇多有姓蓝的族群,他们去寻访过蓝祥后人,但一无所获。从嘉庆到现在,毕竟也两百年了,中间又频发战乱。从石碑后来被当成洗衣板来推断,蓝祥的后人很可能家道中落,血脉不知所传了。
史料中关于蓝祥的描述,有蓝、兰两个姓。陈仲涛解释说,准确的应该是蓝,以前当地人为了方便,常将蓝简写为兰,但实际上当地不存在“兰”这个姓。 记者采访中发现,巴马博物馆展出的嘉庆皇帝御诗碑拓片,是该县唯一能证明蓝祥与巴马关系的硬证据。那这块拓片是怎么来的呢?
“是从我们这里拿的。”宜州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李楚荣说,上世纪90年代,巴马开始宣传长寿之乡。有一次巴马文管所到宜州文管所交流考察,见到蓝祥碑,就问能不能借取一份拓印回去。这属于正常的交流范畴,李楚荣就同意了。他没有想到,多年后巴马把这块拓印公开展出,宣传说蓝祥是巴马人。现在身在广州养老的李楚荣说,碑在宜州,巴马只有拓片,碑文上也标注得清清楚楚,是“宜山县永定土司”,并没有巴马的字样。
据了解,永定土司原址在今宜州市石别镇,蓝祥老人所生活的加洞村在今宜州市福龙乡(当时属永定土司管辖),两者在地图上相距14公里。而巴马距离石别镇和福龙乡,有280多公里。李楚荣说,巴马和蓝祥,是无论如何也扯不上关系的。
陈仲涛是将石碑拓片交给巴马的经手人。他说,后来他们追问对方为何把蓝祥说成是巴马人,巴马方面解释说,巴马当年与宜州一起属庆远府管辖,蓝祥往大了说就是庆远府人。这个说法勉强可以沾得上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据宜州一名公务员说,为了这事,宜州有关领导也想过找上级裁决,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两兄弟打架,老爸肯定不高兴”。而且,巴马的做法,毕竟是为了谋全县的发展,不是为一己之私,后来官方就不再追究此事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