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诗知否?知否?

如题所述

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白话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

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如梦令》一词,是一篇追忆旧游之作,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据陈祖美编的《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后。

思想主题:

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也有济南章丘人一说) ,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很有文学修养。

不久,李清照和赵明诚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婚后,二人感情和谐,志趣相投,生活美满。后因政治因素,赵氏被迫隐居乡里,赵明诚和李清照来到青州定居下来,李清照她们过上了归隐田园的日子。从此她们过上了郎情妾意,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十余年幸福归隐生活。

赵家由显贵变成了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却是因祸得福。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之后,赵明诚洒泪辞别妻子,邀游四海,进行金石考古。李清照与侍女菱湘在寻找赵明诚的过程中,目睹了金人铁蹄践踏下的老百姓的悲惨生活,激发了她的爱国情感。

后来金兵入侵中原后,她们流落南方,赵明诚被害死,李清照被抓进了绣楼,她的侍女菱湘为救主而死,她的好友陆达夫战死疆场。李清照从此孤身一人,到处漂泊,境遇孤苦,后来改嫁还是遇人不淑,自己还被连累。

李清照在风烛残年之际,在她老公的《金石录》的基础上完成了《金石录后续》,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为祖国文化做出了贡献。

晚年时期,李清照对一个挚友的孩子说要把毕生所学教给她,岂料这个孩子脱口而出:“才藻非女子事也。”,之后她郁闷了很久,要是我我也郁闷啊!她的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第2个回答  2011-05-21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5-23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第4个回答  2011-05-21
李清照主要的艺术成就是词,没听说过诗。她的词有《声声慢》《如梦令》《醉花阴》《念奴娇》等等,都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