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中国的审美趋于阴柔之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5-06
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男孩子多往阴柔方向发展,会带来民族精神不振。长春中小学语文教材总编辑张笑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这些年来人们的审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那就是小情小调的多了,阴柔的东西多了,阳刚的、崇高的东西却越来越被消解。" 有的是审美缺失,有的是价值观倒置。我们坚持,不能让鲁迅的东西淡出中小学语文课本,甚至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或改善,为时代补钙。"
第2个回答  2019-05-06
有一种美,叫雌雄莫辨,胡女士是一位70后母亲,一段偶然的经历让她哭笑不得:“那天正在吃饭,电视里放到某个明星参加综艺节目,女儿尖叫一声扑了过去。我开始以为她喜欢的明星是个清秀的姑娘,结果人家一说话,男的……”70后父亲蔡先生最近也被女儿搞懵了:“她喜欢在网上看一些直播视频,我看她很投入的样子,就凑过去看看,结果发现是一个男的在那儿教别人怎么化妆,后来居然还把自己化成个女的如今,不少家长都有同感, 孩子偏爱“眉清目秀”的偶像明星,甚至痴狂到雌雄莫辨的程度。不少新生代青少年,对自身的审美偏好颇为理直气壮。
第3个回答  2019-05-06
如果单纯从外貌来说,阴柔与阳刚似是对立。但如果将外貌与内质统一起来看,阴柔与阳刚又并非不能共存。穿着得体、打扮精致,是外观的修饰;刚正不阿、自强不息,则是内在的修为。
第4个回答  2019-05-06
如果单纯从外貌来说,阴柔与阳刚似是对立。但如果将外貌与内质统一起来看,阴柔与阳刚又并非不能共存。穿着得体、打扮精致,是外观的修饰;刚正不阿、自强不息,则是内在的修为。
第5个回答  2019-05-06
美学家们认为, “男色文化”作为一种视觉审美样态,与女性意识的崛起、男性自我认知的变化等,都有莫大关系。 在中国,对清秀、俊逸的阴柔审美追求,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能找到相应的描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