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并王献之行书《地黄汤帖》解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趋,草如走(跑),趋,即走之意,走潇潇洒洒地走,悠悠闲闲地走,而行书字体正是在书写便利的同时具备了潇洒飘逸活泼多姿的特色,行书又分行楷、行草两种,偏于楷书,称为行楷,偏于草书,称为行草。

        王羲之、字逸少晋代人。其行书结体用笔均出于自然而又极尽变化确立了后世行书结体典范,后代行书大家无不取其道行之。

        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猝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献之行书,较之羲之行书于纵横变化中更富俊美飘逸之感。无论是用笔,还是取势,均神态安然恣意,动静相加。由于行书是一种随意的书体,故字点画的起笔、行笔、收笔、驻笔、连带下笔、顺按上笔的接法、折前折后等都应充分展现,另外墨的枯润、笔画方圆、刚柔、轻重亦应在字中显露出来。

        献之行书,较之羲之行书于纵横变化中更富俊美飘逸之感。无论是用笔,还是取势,均神态安然恣意,动静相加。由于行书是一种随意的书体,故字点画的起笔、行笔、收笔、驻笔、连带下笔、顺按上笔的接法、折前折后等都应充分展现,另外墨的枯润、笔画方圆、刚柔、轻重亦应在字中显露出来。

        欹侧生势是行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献之行书继承这一风格又邓以创造,为后世树立了行书的典范。欹侧主要是指夸张字中某一部分,或削减字中某一部分,加大横画斜度,或抬高字形右上角,或调整字间架组成正斜比例,使字形出现参差错落、俯仰欹侧之势,并具备婀娜多姿、峭拨开张的艺术类。

        行书结构不仅要流动,还要和谐统一。这就需要解散楷法。行书是从楷书发展而来,但不能象写楷书一样一笔一画、中规中矩。首先体势上该放纵时就放纵,该挥洒时就挥洒,字形要有大有小,有正有斜,有长有扁,避就揖让,错落间插,字间布白,均要统筹安排,平衡贯气,使字在和谐中洋溢着流动。

        行书之所以区别楷书,最主要的在于其点画相连。这种连带主要表现为连带和牵丝萦络。其中牵丝又包括有迹牵丝和无迹意连两种。连笔是指首尾相邻笔画连在一起,一笔写成,牵丝是无论笔画多远,均可以粗细弯直笔道连络。象点与点、横与横、竖与竖、点横、竖撇等笔画的串联。有些虽不迹牵连,亦笔断意连。连笔和牵丝均是作为行书强化联系的手段,而意连迹连同样相辅而行的作用。这样字才会气脉相通,给人以行云流水,延绵不绝之感。

          行书虽然说是“楷书之小讹”,但毕竟是另一种书体,省变、草写是区别楷书、草书的另一种方法。行书写得快,有许多是因为省变了字的某些部件、偏旁,还有些是草写部件、偏旁。但是无论是省变或草写字的部件、偏旁,均要在不影响字的主干部件或不影响字的轮廓的前提下进行。

        行书的偏旁部首较之楷书变化多姿。由于行书书写快捷、流动,故在偏旁部首中常舍去繁难费时、凝重的写法,以简单凝练的几笔或一笔概之。另外同样一字偏旁还有多种写法,这是行书大家在长期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有些甚至与原偏旁写法相差甚远,还有偏旁在结字中所占位置多少、上下、距离远近也要与主体保持一致,以免破坏整个字的美感,这就是学习行书为什么必须熟练掌握偏旁的原因。

        王献之《地黄汤帖》有着太多的光环。原珍藏于宋内府,宋高宗题签。卷末还有文彭、成亲王等题跋。后世如王铎都进行了多次临摹学习。“王献之代表作之一”“王献之生前最后一件作品”“点画精谨,追求自然”等评价不一而足。

      《地黄汤帖》又名《新妇帖》,纵25.3厘米,横24.0厘米,共计44字。常见的为唐摹本,现藏于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刻本则有淳化阁帖、宝晋斋、宝贤堂、玉烟堂等几种版本。

        地黄汤乃一中药名,《地黄汤帖》其实是一封书札: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意思是“我媳妇服用地黄汤后,病情似乎有所缓解,但睡眠和饮食还是不太好,我还是担心。你们先前所讨论的事情,想必已经谈到了。谢生没有回来,这是为什么?他进退无常,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我要写信去问问他。”

        可见,这是王献之“无意于佳乃佳”的力作。

        纵观此帖,我想用“遒拔雄健、逸气纵横”来形容较为贴切。

        “新妇”书写较慢,从容不迫,稳重为主,“服地黄汤”至“减眠”则似乐曲般舒展开来,“食尚”又趋于安静,接下来“未加”“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何”“进退”直至最后的“问也”,一个又一个的字组,一个又一个的节奏将全篇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

        在用笔上面,王献之将其外拓和内擫笔法发挥到极致。例如“谢生”二字,“谢”明显自王羲之而来,内擫笔法,而到了“生”字又马上跳到了外拓,转换自如。内擫的字不多,还有“尔、可、问”等。而外拓的字更多,例如“前、论、事”等,“进退”二字的弧线引人注目。无论是外拓还是内擫,王献之都将线条的力量感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我们可以将此帖放大很多倍来写,仍然是撑得住的。

        而此帖的细腻之处则更是处处可见。方圆结合,折为方,转成圆。例如“妇”字右边的两个横折,“汤、尚”等在同一个字中出现方笔和圆笔,让笔法更加丰富。发力点清晰自然,如“新”字前一笔到下一笔的过渡,下一笔的准备让人能使上劲。字法结构稳中出“奇”,例如“似”字左右的呼应,“未”的两横,“佳”的两竖无不让人拍案叫绝。“想必及”三字笔画繁密,穿插自如,不知是否影响到后世的王铎傅山呢?“未还何”提按自如、一气呵成。当“解”字最后一竖拉出来时,我们感受到的是晋人的放纵和飘逸!

        力量是可以练的,惟逸气不是纯粹由技法练出来,它一定是一种感悟。虞世南在《笔髓论》里谈到“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黄庭坚在《论书》中给我们指了一条路: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王献之终年43岁,此帖相传是王献之盛年生前最后一幅作品,可以说凝结了他一辈子对书法的理解,应该达到了其书法艺术的顶峰。

        临摹此帖须凝神静气,不激不励,将力气凝聚于毫端。纸张不要过于光洁,以免点画油滑,染俗。笔画和牵丝必须区别开来,提按得当又不滞笔。另外,作为训练手段,我建议把这件作品放大来临,一定会有另一番收获。

        王献之的真迹已不存在,我们只能通过摹本或刻本来学习。当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唐摹本和刻本之间还是有不少区别。中央美院博士龙友研究后发现:“墨迹本精美、细致,刻本更加质朴,章法的冲突更为强烈。这两个版本的差异让我们意识到,可能有一个版本与原帖的风貌已经相去甚远了。”“墨迹本中的“眠”字基本由直线组成,在几个转折处都形成了锐角,这样的形状大大弱化了书写时的流动性,给人十分尖刻的感受。相反的是,刻本中的笔画大多自然而圆融。受书写速度的影响,书写动作主要以圆形运动为主,王献之在书写时连续翻转的动作,将原本会出现的三角元素巧妙地遮蔽掉了。可以说,此处与《丧乱帖》中的“纸”字的转折部分,如出一辙!”有了对比,大家就可以在不同版本的临习中有所取舍。

        其实,当我再看《地黄汤帖》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赵孟頫来,风格这么接近,有些字如“未还何”放到赵孟頫的尺牍中也是很搭的,有些字如“想必及”的书写习惯跟赵孟頫那么接近,这件作品有没有可能是赵孟頫所为呢?这些还是交给考据专家去论证吧。

【此文发表于2021年8月4日《书法报》(有删节)】

1、《廿九日帖》 

2、《舍内帖》

3.《东山松帖》   

4.《新妇地黄汤帖》

5.《鸭头丸帖》     

6.《夏日帖》

7.《月终帖》         

8.《天宝帖》

9.《集会帖》       

10.《阿姑帖》

11.《阿姨帖》     

12.《薄冷帖》

13.《阮新妇帖》   

14.《黄门帖》

15.《告仲宗帖》   

16、《鹅群帖》

17.《中秋帖》     

18.《患脓帖》

19.《敬祖帖》     

20.《十二月帖》

21.《承服帖》     

22.《授衣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