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美国—美国首店从0-1的历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的刚需,而火锅是天生的社交餐饮。2013年,美国洛杉矶店开始试营业,海底捞正式进入美国市场。

第一家店位于美国洛杉矶富人区Arcadia,这个区域亚洲人占比将近60%,鼎泰丰,麻省理功,眉州东坡都开在这个商圈里。

首店 所在的这个地区60%都是亚裔,华人聚居地。华人客群占到60%,后续陆续也开始有本地美国人过来。门店中不讲中文的顾客比例,旧金山门店占到50%。

1. 产品—在进入市场时做过调查,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设置了每人单人单锅,但由于大部队顾客还是华裔,加上大家的认识会是觉得火锅应该是大锅的氛围。2店设置成了一半大锅一半小锅,3店全部是大锅。

2. 价格—网上客人投诉最多的就是价格贵,当地饮食习惯会几块钱就可以吃个好吃的汉堡或者披萨。内部的话大锅的成本,收台、背锅都比小锅要好很多。

3. 食材—食材全部来自于当地,除了特色的麻辣的锅底底料,来自于中国海底捞中央厨房,但是也会根据美国农业部对于某些药材会去掉。还有国内油和盐1:1,这边1:0.8,美国顾客会更注重健康 所有食材都是不含味精和鸡精。蔬菜,肉会分成不同等级-会去最好的等级,都取之于当地。

美国当地的食材还是很好,海底捞选择的是最好的。比如蔬菜的收货标准比一般都高,美国当地的供应商不再合作。目前选择和海底捞一起成长起来的华人的供应商,优先保证海底捞的供应,且有退货机制,不满意可以退货。

4.氛围—3家店都不一样,请的美国当地的设计师,请设计师回海底捞回中国2个月了解需求,但还是会有一些不实用的地方。以后会直接复制国内的风格。甩面表演依然有保留,每天2次变脸,每家店培养变脸的员工。

5.选址还是会以选择当地华人聚集的地方为止,当地客人对饮食文化认识有一定时间。比如当地有个美国客人点了一份面,他直接吃掉,服务员过去解释,他还觉得好吃。

6. 服务—有无分别/人员的培训如何进行?美国的服务没有中国好,美国成本高,很多岗位都是兼职的。变脸兼作小吃等几个岗位。中国的服务-不允许让客户自己涮菜,美国是询问式的服务,直接帮他倒水是不允许的会涉及到隐私,属于更被动的服务。好在美国市场的服务都不是很好。但海底捞的服务在当地的同行来说已经高很多了。

7. 未来的规划

目前开店有3家,签约了洛杉矶4家,芝加哥,纽约,西雅图 等总14家。2019年开店完成20家,计划2020年拓展到50家门店。

8.6年了 从0-1 重来一次你会改进在哪里?

招聘和选拔人员—很多的诉讼都来自于员工,也需要格外的重视。

美国人对吃不是特别讲究,他们追求的是健康和性价比,食材的新鲜健康。所以定价不能太高,目前客单价是38美金 。

9. 地排风是效果最好的,客人吃完海底捞后不会有味道。从装修上也不会有一个排风扇影响美观。于是我们把整个地面抬高了2米,整个成本高了很多,加上需要美国这边当地政府的审批,所花的精力也会比较高的。

10. 中国人力成本30,美国人力成本40,食材成本30,但毛利率比国内高,因为定价高,相对租金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