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我懂你!---读报任安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在拜读报任安书这篇文章之前,正如太史公所预料,身为俗人,确有许多不解之事,比如说,古代的文人们,就拿我们熟悉的来说吧,鲁迅、曹雪芹、杜甫、陶渊明等等,为什么在生活极度贫困,甚至生命收到威胁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写出那么多千古传颂的优秀文字?他们一个个才华横溢,为什么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却要写一些不当吃喝的文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有着怎么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幸好还不算太愚笨, 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超出他老人家预料,虽身为俗人,竟也能深深领悟其良苦用心,真切听到了一个伟大灵魂的心声。对于上面的问题,也醍醐灌顶一般,立刻有了答案。这些古代文人们,虽然实际经历有所不同,但他们秉承的价值观,他们的心路历程,我相信都是一样的。 所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人司马迁的独白,更堪称千古文人的内心写照!        

        下面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为突出重点,省略了部分内容),一起感受一下太史公司马迁的心路历程,也顺带谈谈个人的感想。

太史公牛马走 司马迁 再拜言。

少卿足下:。。。。。。。。。。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仁智勇义,短短几句话,道出的是司马迁的个人信仰,也道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道统,而古代文人正是这个道统的继承和发扬者,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而这样的思想观念,正是古代文人们一切行为的初心。自古至今,有人茫然不知,也有人知而不做,仅为教育别人,只有文人等部分人,是知行合一的。

      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这段话说的非常谦虚、真挚实在。司马迁这样的文人,一般聪明绝顶,才思敏捷,为人正直,但不够圆滑,不擅于曲迎奉和;换句话说,智商高于情商,的确也不是无所不能,他们没有苏秦、张仪之流纵横捭阖之文韬,也没有卫青霍去病之辈攻城拔寨之武略,而且官职升迁空间也很有限,对于这一点,他们自己也逐步有了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以上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们刚刚步入社会或政坛时,也曾踌躇满志,但往往事与愿违,心难遂人愿,司马迁遭遇宫刑是特殊的个案,但古代文人们身陷困境,郁郁不得志确实普遍存在。性格即命运,大概是其个性使然吧。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读完这段话,脑海浮现出很多圣贤、英雄的形象,因为我发现,他们和太史公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仁义(太史公所说的义理)重于生命,或许这是他们高于凡人的最关键之处。那么什么是仁义,在他们眼里,节烈(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自尊)或许也算是仁义,对妻子父母的牵挂也可以说算,但最大的仁义不是这些,而是人尽其才,回报社会,正如文章开始所说,施者,仁之端也。仁义,用今天流行的话说,就是格局,其实和两者是同义词。具体到太史公这些文人身上,比生命更关心的,就是希望自己“文采表于后”,这是最大的仁义,最大的格局。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 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 囚秦,《说难》《孤愤》;《》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前面几段都是铺垫,本段水到渠成,道出了太史公的郁结已久的心声,达到本文的高潮;起承转合,苍凉厚重,一气呵成,读来真是使人心潮起伏,荡气回肠。太史公们文采斐然,又正直高尚,仁心深重,所以在现实遭遇挫折之后,仍不放弃梦想,反而使他们更加沉心静气,发愤努力,得以写出更加厚重苍凉的文字。

          太史公们都是视道义重于生命的人,即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都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本性都有这样的情结:要把自己关心的道义搞通吃透,自圆其说方才做罢。平日忙于社交俗事,难以深入思考,而现实社会的挫折正好从心态和时间上给他们一个这样的机会,于是终于厚积薄发,得以写出经典的传世之作。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今虽欲自雕瑑,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书不能尽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文章最后一段,太史公又一次提到:无异于俗,不信,意思是不会被世人理解;整篇文章,共有三处类似说法,可见其内心之痛苦,但正是在如此精神折磨之下,仍能坚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正是映衬了其人格之伟大。太史公树立的不仅仅是文学、史学的标杆,也以其伟大人格为古代文人做出了榜样。

        收笔之前,仍感动于太史公之文字,心潮澎湃。如果太史公泉下与有知,我最想对他说的三个字:

        太史公,我懂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