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新闻采访与写作论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职业技能课,课程教学的设计,反映了教师对课程以及教学相关因素的理性思考,是教师顺利地进入课程教学实践的前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浅谈新闻采访应注意的问题和提问技巧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资讯的方式。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物件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浅谈一些看法。

  一、要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战斗”,采访的过程是记者与采访物件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

  首先要熟悉采访物件:记者熟悉采访物件不是从和采访物件见面的那一刻开始的,而是从一些文字材料和其他形式的间接介绍中熟悉采访物件的。

  其次要准备采访问题:采访前准备问题目的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采访物件提供更多的采访素材。记者在设计采访问题时,如果只是简单地问,并不考虑采访物件是否有兴趣回答,怎么回答,回答的问题是不是你需要的,就会不得要领。准备采访问题最好是换位思考,站在采访物件的角度检验一下记者准备的问题,看看你听到这些问题会怎么回答,这些问题是不是记者所要的。

  美国记者威廉•罗彻斯特回忆他采访肯尼迪总统时说:我认为事前准备问题事关重大。对美国总统提出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他很可能立即对你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题应该是他前所未闻的,应该显示出你对他了如指掌,这样他就会有兴趣与你交换意见。

  再者还要蒐集与采访相关的资料:记者采访新闻事件与采访新闻人物有所不同,记者采访新闻事件是为了报道事,不是报道人;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现场采访一些知情人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事件,这些被采访的人并不是读者关心的重点,他们的目击事件才是读者想了解的。而新闻事件有它发生的原因、背景、社会影响,这些也是读者想关心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新闻现场知情人没法告诉读者的,需要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所以,记者采访新闻事件前的案头准备还应该包括蒐集与新闻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其他内容。

  二、要讲究提问技巧

  记者提问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提问技巧是衡量记者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这些技巧是要靠记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积累,用心体会,反复实践间才能掌握的。提问、追问、设疑是三个常用技巧。

  1.方式灵活:记者采访与陌生人、陌生环境打交道,在有限的的时间内彼此从陌生到相互交流,是通过提问完成的。记者首先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其次是察言观色,把握提问时机和提问方式。甚至提问时记者的语气把握,也是采访成败的关键。

  2、穷追不舍:提问有了开头,只是采访有了好的开端。怎么把谈话引到正题,达到记者的采访目的,并且将问题问深问细,记者还得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追问。

  3、巧妙设疑:为采访不被拒绝,记者故意隐蔽语言动机,借别人的话 *** 采访物件,引出他急于“释疑”、“解惑”的愿望。或话中有话,设定悬念,勾起采访物件强烈的好奇心、解谜欲,都是采访提问的一种设疑。

  采访提问的技巧,说到底是记者的一种应变技巧。如果采访物件配合记者,记者当然高兴,可以顺着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个个问下去。如果采访物件对记者的提问不感兴趣,不愿意回答,或者即时回答,回答的内容记者也不满意,提问就要灵活把握。

  记者在采访中有很多变数,提问方法也很多,技巧在于把握时机。什么时间提问,什么时间追问,什么情况下设疑,是有技巧的。比如,采访物件不愿开口,可设计疑问,逼他开口解释,受采访物件回答内容的启发可补充提问,记者与采访物件观点不同,可设计反问。直接提问技巧都要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采访效果会不好,相反,正确地掌握提问方式,各种提问方式才能有效。

  三、要学会尊重对方

  1.采访过程中要学会倾听

  倾听十分重要,倾听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从采访物件讲述的内容中可以找出感人的故事和细节,找出可以继续交流的、读者关注的话题。大家都十分喜欢看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艺术人生为什么受欢迎,有人说是朱军主持得好。但朱军却这样说:“其实作为一个主持人,我一直恪守着三条原则,第一要作个倾听者,其次是提问者,最后才是辩论者。”

  要给予被采访者更多的尊重,如何理解认同“对于不该尊重的人,更应该百分百尊重”这句话。人和人都是平等的,不管对方是谁,都应该给予尊重。比如采访一些曾经犯过罪的服刑人员时,虽然他们中的某些人曾经道德沦丧,做过伤害他人的事情,给社会和他人带来极大的危害。但是面对这些价值观和自己有差异的人,我们依然给予他们百分百的尊重,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他们曾经犯过罪,但是在人格上,他们还是独立的个体。作为一个自然人,他们应该得到相应的尊重。即使他的想法我不是很赞同,可是在向我讲述的时候,他的态度一定是真诚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如果社会对服刑人员给予足够的尊重,服刑人员更会觉得自己悔过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改造重新做人。

  很多时候,记者出差,去一个自然保护区采访,和每一个景点一样,由于人为破坏太严重,这个保护区的动植物的处境不是很好。

  如果这个事情放到几年前,我们的记者很可能会血气方刚地谴责人们保护监管不力。但是现在,我们的记者要从另一个角度会想,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很努力,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只是目前人和自然的矛盾太大了。于是,稿子的主题转变了,不仅仅让人们关注不乐观的现状,也给保护区的努力做出肯定。

  2.宽容别人 永远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只有在单位、社会、个人等共同力量的配合下,宽容才会在每个人身上得到体现。作为一个传媒单位,要让记者学会接受挫折和困难,临危不惧,让记者明白:自己在采访他人的同时,要考虑到采访物件的感受,不能只是一味地居高临下的审问式采访,对于不能宽容的人我们记者在采访时更要宽容;对于不该尊重的人我们更要尊重。不要一味地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要通过他们的言行去影响一些人,不要指责别人的缺点,放宽胸怀和气度,尽最大的可能关心和接纳任何人;作为一个社会,要让年轻的记者在现实环境中学会宽容;作为一名年轻记者,要用心学做人,多承担一些责任,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磨练自己。

  四、态度要真诚

  记者要想从采访物件内心深处挖掘素材,必须先得到采访物件的信任和认同。记者要想使采访物件明之以事,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

  记者要使自己和采访物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融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力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一种动力。记者要以自己真诚的言行赢得对方的信任,才能进入他们的心灵深处,从而挖掘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

  要想让采访物件真切感受记者的真诚可信,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记者就必须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并且自觉地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感受他们的感受,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寻求情感的接近。相反,如果缺乏情感和亲和力,采访物件可能就不会太配合了。 五、创造和谐交流的氛围

  采访就是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和谐的谈话气氛是采访成功的基础。营造良好的谈话气氛对采访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创造和谐、适宜的环境,选择时机等,也是非常重要的。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物件“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记者在采访中要学会聊天,要靠主动取得对方的信任,要平等待人,以心相交,要不带偏见,能够客观地听取意见。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某省记者在他采访一位连长时,前几次都吃了“闭门羹”,好不容易遇到本人了,结果对方却总不大开口说话,气氛一度很僵,他忽然想到那位连长平时爱琢磨训练器械,于是,他就问那位连长最近改进的一种器械效果怎么样,那位连长立即来了兴趣,与记者热烈探讨了起来,态度也热情了,记者因势利导,趁机提问,得到不少素材。

  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范围内进行。

  六、做好笔记和记录

  没有强烈的目的和意图,没有有选择的加以记忆,就会出现记忆材料流失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学会记录。

  记录的几种主要方式:

  1.心记: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将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强记心中。心理学叫“有意识记”。

  在以下情况下最好用心记:采访普通群众,即闲聊;遇到的事实稍纵即逝;受客观条件限制,不便用笔和纸作记录;隐性采访采访物件不愿接受采访或不允许作文字笔录。

  心记有什么好处?一、不容易影响采访物件的情绪;二、不容易分散记者观察和思考的注意力;三、有些场合心记是唯一的选择。

  心记的缺陷:容易忘记,不易掌握

  2.笔记:记者采访时,将所见所闻所感的真人真事的材料,通过手中的笔,记录在采访本的记录方式。

  记笔记的形式:

  详记:“有闻必录”;

  简记:有针对性的在采访本上记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主要的事实和内容或一些易忘的材料,如数字、人名、地名、物名、精彩的语言等;

  缩记:可使用一些自己创造的简便的符号代替繁杂的词句。如社会主义——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四~等。

  总之,从传播角度说,新闻传播内容只有受众接受并认可,百姓关注并欢迎,传播过程才算完成。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在采访中尽量多地获取有价值的素材。记者在采访时,就是要能与采访物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嘉.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J].记者摇篮.2005.6

  [2] 牛翠翠.浅谈新闻采访中如何打开采访物件心扉的技巧[J].魅力中国.2009.8

  [3] 王立凤 等.浅议新闻采访中提问的艺术[J].新闻传播.2009.10

  [4] 王立凤 等.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J].新闻传播.2009.11

  [5] 张维娜.新闻采访是交流的艺术[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8

  [6] 孙莉.新闻采访应注意的四个方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5

  [7] 王圣宇.近“土”之花别样红--谈记者平民意识的培养[J].青年记者.2006.12

  [8] 李勇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弘扬与时俱进精神[J].青年记者.2006.12

  [9] 雷海涛.试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J].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4

  [10] 仲洁.浅议记者的平民意识[J].新闻实践.2001.9

  范文二: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新闻采访是极其重要的,它是记者深入实际、认识实际、反映实际的过程。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就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谈谈个人见解。

  一 采访前的准备

  做好新闻报道 ,可以说是, 七分采、 三分写。 成功的采访对做好电视新闻报道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采访前应初步掌握新闻人物的身份, 事件的背景等资讯, 了解当次报道相关的方针政策 ,以便准确掌握宣传口径, 体现最新的宣传意图。 新闻界有句俗话叫 “吃透两头 ”即对上要深刻了解党和国家的系列政策方针、 法令法规, 对下要了解民情, 然后拟定采访提纲, 按时间先后或逻辑关系列出所要提的问题, 最后别忘了查询一下同类性质的新闻报道 ,看看哪些问题别的媒体报道过了, 那么我们就要从中看出事情的发展, 选择新的主题或角度进行报道。

  二 采访的具体方式

  一般性采访,直接找主管领导、 负责人谈 ,了解工作过程、 经验 、成绩 、教训、 缺点, 群众反映等情况, 同时还要征求领导对采访报道计划的看法 、评价、 意见或建议, 让新闻本身从政策和事实上报道得更准确, 还可以在了解某个重点问题和全面情况时采取形式简便, 效果显著, 组织开调查会的方式必要时为了解某个具体问题或细节, 找当事人或其他知情人做个别访问 ,进行细致调查 。此外, 从现成书面材料中也能找到一些可用的线索, 自己再亲临现场进行采访 需要注意的是, 引用线索时切忌照抄照搬, 这是最必要 也是最常用的采访方法之一。

  隐蔽性采访,所谓隐蔽性采访, 是指电视台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 以暗拍暗录暗访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的采访, 利用这种非常规的采访手段 ,可以避开不必要的干预和阻碍, 更真实 、更客观地获取第一手材料 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需要注意的是 隐蔽性采访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为前提, 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同时要求记者严格遵守有关法规。

  即兴采访,即兴采访指记者在采访时受突如其来、 意想不到的场面影响 产生兴致 ,提出超出准备范围或高于拟定话题的采访内容, 从实践上说 ,即兴采访具有强烈的现场调查感和不容置疑的印证过程, 还可以对事件起到穿针引线和悬念吸引的作用 ,使观众产生见其人, 闻其声 身临其境的感觉, 大大增强了记者采访的现场感 、真实感、 生动感、 亲切感和观众的参与感 这正是新闻所追求的真实性。 三 做好新闻采访

  增强平等意识,这里所说的平等意识, 是指电视新闻记者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摒弃个别新闻记者因职业和技术优势带来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惯性思维方式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新闻素材 ,和采访物件平等交流,深入地采访,采访要深入到采访物件所在的环境中去, 和采访物件打成一片 ,如果你采访一名车间工人, 在办公室谈和到他工作的车间谈, 效果是不一样的 。同时采访要细致, 注意 点和 面 的结合, 多方位、 多角度选取材料 ,并一定要到现场去观察、 了解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通过摄像机镜头让受众看到实地景物, 令报道真实、 准确, 不出差错。

  掌握采访技巧,电视新闻采访以人的活动为主体 ,所以必须掌握与现场被采访物件的沟通技巧, 做到 和什么人说什么话, 比如采访农民 ,你就要掌握农民的语言习惯, 从家庭情况 ,种几亩地、 收入多少钱等家常事入手, 关注他们最关切的事, 步步引导, 通过简单而又巧妙的提问 ,引出被采访者对整个问题的回答 ,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说出你意想不到的新鲜东西来 ,采访中也可采取快速提问的交谈方法, 在几十分钟内得到通常几个小时才能得到的东西 ,这要求记者要有高度的语言归纳概括能力。

  注重素材的选择,采访的过程往往是大量新闻素材收集的过程, 所以必须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主题的提炼, 选的材料一定要精, 但要能以一当百 ,如果把所有好的事例, 素材不加选择地都罗列出来, 受众反而不会有太大触动。

  突出电视新闻特点,首先要拍好画面, 力求工整, 富于表现力 ,并精心蒐集现场背景声, 如美国太空梭首次失事, 现场的长镜头, 巨大的爆炸声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是任何文字描述都无法比拟的。 同时, 记者可现场出镜 ,交待新闻背景, 并进行简单点评, 以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只有前期采集到好的画面及声音的素材 ,才能有后期精彩的电视新闻。

  四 总结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 对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是当今人们了解世界的重要资讯来源, 而新闻记者正是这一大众媒体的前沿、 触角。 其工作的好坏影响到广大群众接收到资讯的真实与虚假、 完整与片面、 肤浅与深刻。 因此, 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素质 ,做到所做新闻具有真实性、 完整性、 警示性。

  参考文献:

  汪蕾 浅谈电视新闻采访 广电视听

  汪竟鸿 浅议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新闻世界

  李玉龙 陈建军 谈电视新闻采访的前期构思 理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