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作文诚信怎样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审题立意分析   
这是一则名言组合型材料作文题,我们需要在分析各句含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组合。而理解名言的大意是触发联想和思考的前提,是准确立意的关键。   
三则名言均与"信用"有关。第一则材料大意为:人如果失去了信用和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第二则材料大意为:做人没有经常的信用,做事没有经常的道德,只要利益在的地方,没有不竭尽全力的,如果是这样,就可以说是小人了。第三则材料大意为: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用。行动了不一定非要有结果,只要符合道义。   
第一则强调人要讲信用,没有信用就无以立足。第二则强调,没有信用和道德,只贪求利益就是小人。第三则强调"义",不必完全守信,一方面要诚实守信,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以"义"为原则通权达变,义才是根本的原则,言行只是手段。据此,我们可以根据三则名言各自侧重的角度,分别立意。也可以综合三则名言辩证综合立意。   
立意:   
根据材料单则立意:(1)坚守诚信,立身做人。(2)信用是人生名片。(3)讲信用、守道德。   
综合三则材料综合立意:(1)辩证看待诚信。(2)以"义"为本,坚守诚信。(3)"信"与"不信",以"义"为准。   
【佳作赏析】唯有诚信,行稳致远   
以诚处世,光大华夏美德;以信立身,传承古国遗风!汉代韩婴说:"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我认为弱水三千只取诚信来饮,才能让人生得到的发展,国家得到最快的进步!孔子认为人失去信,就不能成为人;荀子批判那些唯利是图、失去诚信的小人;孟子提出符合义的诚信才是真正的诚信,可见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诚信是至暗时刻的一盏灯,指引前进的方向。   
正如荀子所说:"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人人都是只知道趋利避害的小人,只为自己不为他人,这个社会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存在?往昔的苏丹红、地沟油、大头娃娃的食品安全事件依然令人深思,现如今翟天临为代表的一系列学术造假事件,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高深的学术层面,商不在巨,讲诚则兴;名不在大,守信则成。诚信是各个群体都应具备的修养,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浩渺无行极,扬帆但信风。诚信是舟行海上的顺风,让人生的航船行得更远!   
"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如是说。孔子感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们都把诚信作为为人的根本,绝不能失去的原则。曾子杀猪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诚信是亲子之间的必需品;尾生抱柱的故事让我们知道诚信是爱情的起点;一诺千金的季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与朋友交的方式,如果说丢失钱财悔一时,那么丢失诚信则悔一生,所以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长帆当破水,鸥鸟会凌云。诚信更是国之根本,大国风范的所在!   
诚信既是一种个人品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信更是一种国家责任,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古有晋文公在战场上兑现退避三舍的诺言,得以成为春秋五霸;今有国家带领全民奔小康,异地搬迁、脱贫致富、驻村第一书记等年度热词,是国家用行动实现承诺的表现,面对百姓建立信誉,才能形成政府公信力!诚信是国家赢得人心向背的基石,恰如王安石当年曾感叹:"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可见,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论语》里说:"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诚信,就没有立世之本。为商,为人,为国,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
搜索日照中公教育,查看更多成人高考相关内容

加群交流

群内答疑更及时

关注有礼

关注提问专人解答

线上学习

免费公开课等你来

在线题库

各类考试模拟练习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