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宋氏三姐妹:真正的大女主从不需要以色事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提起宋氏三姐妹,人们首先想起的总是民国时期那三位赫赫有名的名媛:长女宋霭龄,孔祥熙之妻;次女宋庆龄,孙中山之妻;三女宋美龄,蒋介石之妻。

这三位女子虽然各有才能,但她们之所以能在青史中留下姓名,多少沾了些丈夫的光。

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也有三位宋氏姐妹。她们不仅终生未婚,而且从不以色事人,完完全全凭自己的实力做到了权倾朝野,就连皇帝也要礼敬三分。

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一名叫李抱真的节度使向当时的皇帝唐德宗打报告,说自己发现了三位才女。

对于皇帝来说,美女见得太多,才女倒是少见。德宗很感兴趣,当即让人把这三位才女送到长安来。

这是宋若莘、宋若昭、宋若宪三姐妹第一次出现在长安权贵们的面前。但是,早在这之前,宋氏三姐妹在自己的老家当地就已经很有名了。

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庭芬,据说是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后代。不过,传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宋家早已经没落了。

虽然已经没落,可宋庭芬骨子里仍然认为自己是个文人士大夫,对老家的那些土老帽儿地主们很是瞧不起,不愿意拿自己的女儿和他们联姻。

于是乎,就在别人家的女儿学着怎么做贤妻良母的时候,宋庭芬却带着自己的三个女儿(本来是五个,但另外两个女儿早夭)读起了经史子集。

这三姐妹也很争气,每个人都学得满腹经纶。特别是长女宋若莘,竟然模仿《论语》的体裁,写了一部《女论语》。

此书一出,宋氏三姐妹的名声也就打响了。正因如此,才有了开头当地节度使向德宗打报告的那一幕。

宋氏三姐妹来到长安之后,德宗就召见了她们。

既然是才女,那自然要验验货。

德宗拿出自己的一首旧诗,让三姐妹各写一首进行唱和。

三姐妹二话不说,当场就泼墨挥毫,写了三首诗。

在包容开放的唐朝,女诗人并不少见。德宗虽然赞赏,倒也没有太在意。接下来德宗又随口问了几个关于儒家经典和历史的问题,谁知三姐妹依然对答如流。

德宗一下子就震惊了!

要知道,诗词歌赋只是文学趣味,但经史大义那可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李白的诗写得再好,不懂得治国的学问依然不得重用。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史书里是这样记载的:

嘉其节概不群,不以宫妾遇之,呼为学士先生。

意思就是说呢,德宗折服于宋氏三姐妹的学识和气概,不把她们当做一般的宫女、侍妾,而是敬称她们为“学士”、“先生”。

(中晚唐时期的“学士”号称“内相”,有时候权力比外朝真正的宰相还要大。)

此后,宋氏三姐妹在宫中官运亨通,接连担任“尚宫”(后宫女官之首)一职长达几十年。

宋氏三姐妹到底有多位高权重呢?可以从两个例子来看。

第一个例子就是二女宋若昭的封号。

宋若昭在姐姐宋若莘病故之后接任尚宫之职。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她被封为梁国夫人。

古人常说“封妻荫子”,在唐朝,这“X国夫人”就是官员之妻能够得到的最高封号。郭子仪有再造大唐之功,他的妻子才得封霍国夫人。杨贵妃得到的宠爱盛极一时,她的几个姐姐也不过是“虢/韩/秦国夫人”罢了。

而宋若昭既不靠君王的宠幸,又没有出将入相的丈夫,只凭借自己的功绩得此封号,千古之下有几人能做到?

第二个例子,就是三女宋若宪的结局。

唐文宗时,奸臣李训为了扳倒当时的宰相李宗闵,诬告李宗闵当初为了当宰相,买通了宋若宪。

无论哪个朝代,外廷和内廷勾结都是大忌。文宗当即大怒,将宋若宪幽禁后赐死。

但是,这件事却也恰巧说明,宋若宪当时确实有左右宰相人选的影响力!否则,这诬告也就太没有水平了。

宋氏三姐妹不依靠丈夫,不以色事人,却能历经德、顺、宪、穆、敬、文六朝四十八年,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权倾朝野,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

�βbRBg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