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1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建立的过程,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情况 掌握 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崇高气节、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思考概括综合归纳 通过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哲学分析 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物评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抗元,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 唯物主义历史观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的管辖都是有效的,还促进了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

  理清复杂的头绪,避免知识混淆;全面理解行省制度(目的、内容、作用——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过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契丹的辽、党项的西夏、女真的金。)

  过渡讲解:就在金与南宋对峙时,北方又兴起了蒙古族。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学生阅读61-62页“导入框”以及本目的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

  1.成吉思汗的民族和名字是什么?(蒙古,铁木真。)

  2.他为什么会那么坚强和机敏?(他从小经历过重重困境的磨练,吃得苦中苦。)

  3.毛泽东为什么说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可根据62页“动脑筋”回答:它反映了什么情景?(它反映了当时蒙古各部互相混战、动荡不安的情景。)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后来铁木真统一各部,结束了内部混战局面,使蒙古迅速强大起来,贡献很大。)

  过渡讲解:在成吉思汗的后代中,忽必烈与祖父一样,也是杰出的历史人物。

  忽必烈建立元朝

  学生阅读62-64页本目的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思考回答:

  1.请说出元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1271年,忽必烈,大都。)

  2.元朝在哪一年灭南宋?(1276年)

  3.指导学生根据63页的“动脑筋”,结合66页“自由阅读卡·浩气长存的文天祥祠”讨论回答:这是谁的诗?(文天祥)

  过渡讲解:其中“汗青”是竹简的别称,意为史册,表达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元世祖忽必烈起先很赏识文天祥的才华,后来因为劝降不成,下令杀了文天祥。这是元世祖在天下初定时,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暴力段,有着残忍的一面。但他的另外一些措施对历史的发展却有着正面的作用。

  4.元世祖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和对外交往有何发展?(北方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禁止圈田放牧,治理黄河,推广植棉;水路交通运输业发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开辟海运;商业繁荣——大都闻名世界;中外交往频繁——《马可·波罗行纪》。)

  5.元世祖为什么要实行新的行政制度?(对空前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管辖。)

  6.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初中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族。以及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起到重大的作用,本课涉及到了元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内容。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朝代。本课承上启下,讲述了元朝是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结束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明清的经济、政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及其重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都很高,通过老师的引导讲解,学生更加的容易掌握知识,本课的内容宽广、丰富。一些史实,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接触到,教师在课堂中适当的引导讲解,更利于学生的知识接收。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蒙古国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掌握元朝的建立和元朝的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

  3、掌握行省制度的建立和民族融合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

  能力。

  2、通过学习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

  统一的条件下和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实现的。以此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起到的积极作用。

  2、通过学习。了解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体

  现了高尚的气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

  1、行省制度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图片讲授法、探究法

  六、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在宋朝时期,是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在南宋时期,金与南宋议和后,这两个王朝都有了哪些发展,在他妈相争的同时,哪个民族在默默的兴起。(蒙古族)这支民族建立起什么政权,(蒙古国)是的,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新课——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共同来了解这支民族。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早期的蒙古草原处于哪一种社会局面,你能用一段史料对其评价吗?(引导

  学生进行归纳)

  ⑴时间:12世纪

  ⑵社会局面:混乱不已

  ⑶史料“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辛福,只有互相杀伐”。

  过渡:蒙古族的这种情况最后,最后由谁解决了。这个人是谁?

  2、(出示人物图片)右图上的人物是?他属于哪一个民族?

  ⑴人物:铁木真

  ⑵民族:蒙古族

  3、他的出现,使蒙古族的社会局面发生怎样的改变?成吉思汗又是为何被称

  “一代天骄”的?

  ⑴社会局面:长期混战局面结束

  ⑵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4、铁木真领着军队统一蒙古各部落后,又是如何被称为“成吉思汗”的?

  ⑴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

  ⑵尊称“成吉思汗”

  过渡:成吉思汗在位期间,并没有统一全国,那么在他去世后,蒙古族有没有

  统一全国呢?(一起来看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成吉思汗”过世后,相继灭了哪些朝代?

  ⑴西夏、金

  2、(图片展示)西夏和金的灭亡,对于南宋而言,起到什么作用?

  ⑴形成了“包围之势”

  3、1271年,谁建立了元朝,定都于?

  ⑴忽必烈

  ⑵定都:大都

  4、(图片展示)忽必烈即位后,与哪一年起兵灭宋?结果如何?

  ⑴1276年起兵灭宋

  ⑵结果:全国统一

  过渡:1276年,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国。那么,在灭宋时,南宋曾出现哪些抗元大将?

  5、在抗元的将领中,谁最为有名?

  ⑴文天祥

  6、文天祥在抗元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7、文天祥被俘后,曾在狱中写下哪一首后世流传的著名诗句?

  ⑴《过零丁洋》

  ⑵《诗句展示》引导学生朗读诗句

  8、思考:元朝的统一是大势所趋,而文天祥组织的抗元斗争,却又受到后人的敬佩,这是为什么?过渡:元朝统一全国后,元世祖是如何去管理这偌大的疆域?

  9、元世祖为巩固统治,在哪些方面加强管理?

  ⑴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政治

  10、为加强管理,元世祖在农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⑴农业①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②治理黄河。

  ③推广棉花的种植。

  11、(材料一展示)问:材料一中,体现了元世祖什么思想?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思想:以农为本,重视农业发展

  ⑵表现:①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②治理黄河

  ③推广棉花的种植。

  过渡:为了加强农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元世祖还采取哪一措施?(交通运输)

  12、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元世祖下令开通了哪些交通路线?目的是?

  ⑴目的:为便利南粮北运

  ⑵开凿会通河、通惠河两段新运河,开辟了海运

  13、(材料二展示)问:隋朝运河和元朝的运河,有哪些不同,元朝还开通了哪条运输路线,共同作用是?

  ⑴不同之处①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