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问一下,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南开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南开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经验

如题,本人20年备战南开大学,目标文学院,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确定要考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目前文学基础较为薄弱,文学理论还可以,也看了看南开大学西方美学史等书目,做了做古代文学相关笔记,并且也在准备英语,英语目前四级520,六级506,也在背单词,英语担心不多。但是我觉得南开大学看的书有点多,而且网上也查不到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相关具体的参考书的信息。 南开大学是我一直想去的,也是很喜欢的一个学校,但是古代文学的话,我查了要考两门专业课,古代文学还好,文学基础应该怎么准备呢,现当代文学我并不是很喜欢,作品选的话也没怎么看。 南开大学相关报录比去哪里查呢? 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参考书到底有哪些呢,南开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去哪找呢,南开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又没有人指点一下呢? 谢谢大家啦! 哈哈哈哈

第1个回答  2018-06-15
关于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的问题,我来给你回答吧
本人系2018年4月23号收到南开大学文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我曾经在论坛上发过帖子,现在正好有空,把我的备考经验给你说一下吧。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全程准备
现在是人工智能的社会,各种大数据和算法,所以考研大家一定要知道的相关数据,用数据说话,不要脑袋一热就去考南开(比如,今年我们复试时候虽然没有明确要求英语六级,但我所知道被录取的六级都过了,所以大三四级还没过的,南开也许对你来说稍稍会难一点)。
先说说在准备之初,你一定要了解的南开数据。
一、南开的招生简章(官方)
二、南开的招生专业目录(具体招多少人,推免多少人,统考多少人)
三、南开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四、参考书目(2013年后不再指定参考书,所以选书也很重要)
五、专业课资料(真题、笔记、期中期末试题、老师讲义、考研资料整理、重难点、大致范围等)
这里面,前四个网上都有,稍稍花点心思都能找到。
一、考试大纲的问题
可以这样说,2017年之前的命题,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但是2017年以后,则是有了一定变化,题型上,大部分维持现状,但是有些则一改常态,甚是石破天惊:以往的文献标注题(就是给一本文献名字(大多数来源比较小众,至少谈不上赫赫威名),写出作者及朝代),但是去年,忽然文风一变:给了文史中的一段话,解释并谈看法,自由程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前车之鉴,希望在今后的复习中,一定要关注最新大纲安排及时关注本专业最新动态和安排,考试时候遇到变化也不要慌张,记住,先写会的,待情绪稳定后,载写一些拿不准的。
但是据此推测,未来的考试中,文献数量会控制在5个以内,且一般都是比较熟悉的,做一般准备就行。
与此同时,这一部分的变化也说明:大家要适当的看一下古代汉语的常用字词的翻译,你只有读懂意思才能理解。
2020年考研,南开文学院考试大纲基本不会变化,会沿袭18传统,考试参考书目也不会变化,大家可放心准备。
二、关于参考书的问题
自2013年,南开古代文学的考试便不再指定参考书目了。事实上国内好一点的文科类985(当然也有部分211暨南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等)都不再指定参考书。
好多同学就会有疑问了,不指定参书目,是不是考试难度就加大了呢?
实则不然,大家想一下,一道题目,就比如《文心雕龙》的名词解释题,如果不指定参考书的书,是不是你从哪一个角度去理解只要能够自圆其说,都会得分?
我从古代文学角度可以,我从文论角度可以,我从文献学角度可以,我从美学角度可以,我从文学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可以,我甚至可以从语言学出发研究它的语言学流变,凡此种种,都可以(实际上大家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不指定参考书后,古代文学方向的初试第一名从375左右,一下涨到了395加甚至400加),这就恰恰说明了,老师们阅卷不拘一格,真正有水平的学生也会行云流水,笔下如有神助。
所以,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不指定参考书,这是符合时代动向的,全面文学,全网文学,不简简单单是个口号。
关于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问题,我还要特别特别特别强调的是,参考书真心不要太多!!!!
千万不要贪多,记住,参考书,一本或一种,足矣。
在这里,给大家一个血的教训,作品选,可以不用都看!后期你就会发现,你不仅浪费时间,还没有记住!我花了三个月时间去努力读作品选,以期望文学视野能更开阔一些,但是,没什么用!!!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外国文学名篇选读》这样的作品选类参考书,大家千万不要从头到尾一本一本的读,因为南开的题目里根本就没有涉及,用处微乎其微,考试也不会考!
不畏浮云遮望眼,多看书就很危险。
那么,经过以上论述与经过层层分析,2020年考研人一定要看的参考书目实际上也就非常明确了。

855中国古代文学科目
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罗宗强、陈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第二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第二版)陈洪、张峰屹、卢盛江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年
720文学基础科目
1.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现代中国文学》(1898—2008)(两本);乔以钢总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三版);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更常用的是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和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对于4,我要解释一下,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来说,现当代只看一个版本就够用。最好是看乔以钢老师的,乔以钢老师是南开大学教授,并且是个女的(很霸气的一个名字)但是,对于现当代的同学,多看几个版本的教材确实相当相当重要,建议都看,现当代的理论深度,要大于古代文学,所有绝对要多看书。(个人对现当代文学不是很感兴趣,尤其徐志摩,分分钟想掐死她,曾经和同学讨论过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梁思成金岳霖几个人的关系。。。。)

三、关于考研资料的问题
这个真的太重要了,就好比救命稻草。
得之,你幸,不得,你命。
具体命题规律我以后会再单独写出来,先告诉大家一句,南开命题重复率真心很高,或者这句话换个说法,每年的考研试卷,重难点基本相同,没有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就以古代文学这门课为例子,它就非常巧妙的遵循了“八二定律”,也即书本知识占八成,理解或文笔或思考能力占了二十,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好多人觉得书我我都背诵的差不多,可分数却不理想,南开难道只招背书匠吗?当然不是,所以大家最后涉及到分析题时候,前面尽可能多的去罗列作品和文学意义,然后最后加上自己的看法(最好是书上没有,通过读书你自己领会到的,哪怕领会到的不多,至少证明你用心去读书了,这就给了阅卷老师一个积极信号:这个学生做过思考。)
南开古代文学专业一定要有的资料如下:
1. 历年真题(越全越好,从盘古开天一直到现在)
但是大家一定要学会利用真题,真题不是用来做的,而是,用来做比较的。我当时用的是“知识点还原法”,感觉还可以,利于找到重难点。
因为参考书实在太多了,想要一年之内都看完,比较难。所以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技术层面的看书问题。
考研不是于学术研究,并非长篇大论一针见血,它是有命题规律的,这些规律在哪呢?唯一的靠谱的答案就是真题,通过仔细分析和对比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每年的命题,从某种角度而言,都已一致的,具有共性,通过研究真题从而发现本专业的命题规律,大致推理演义出重点内容和重点章节,进而把教材分为不同的重要级别去各个突破,相当于设立多个单元小项,找到重点、次重点、非重点等等,并且把知识点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把孤立的点串成珠,把一盘散沙,凝聚成塔,这样做还是相当有借鉴意义的。限于篇幅和时间问题,这里我就不再展开了,想要了解“知识点还原法”的童鞋,我们也可以再交流。

2. 期中期末试题
这个试题的话,和考研真题有一定关联性,所以大家尽量拿到。
3. 相关题库
参考书太多了,一本一本的看真心很遭罪,题库可以帮你缩小范围,至少背书的时候自己心中能有个范围。
4. 其他资料的整理版(考研笔记、范围、名词解释梳理、简答题脉络等)
5. 各科目参考书
以上资料都准备齐全,加上英语四级已过,再加上努力,至少过国家线没问题。
请记住: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四、南开大学古代文学考试题型及命题范围
作为过来人,每天都有相当一部分学弟学妹问如何复习,为了统一给大家回答,也给2020年考研人一些借鉴,这里我以2018年的考题为例来谈一下考试的题型及重难点,当然还有一些复习方法。
一、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科目
古代文学大体上分为三大块: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批评史以及文献学(体现为目录)。
古代文学史的比重绝对是王者中的王者,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重最大,地位相当之重要,在这里提出一点供大家参考,大家也要打起十二万分的注意,就是现在有个趋势愈加明显,那就是:古代文学史命题思路越来越灵活,范围越来越宽,基本上没有直接答案。
何为“灵活”,主要是含义有二,一是从时空角度而言,前后跨度较大,需要考生掌握的知识点较为全面,且视野不能单一。比如,2016年的一道题目: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把两个时代背景下的伟大词手放在一起论述,很多同学答题时候只说东坡词的特点,再说稼轩词的特点,然后再比较。可是大家忘记了一点,这句话是谁说的,是王国维说的,他是在什么时空背景下做出论述的?这是王国维的个人经验还是同时代的普遍论述?显然王国维的角度,很多人没有回答。这就是时空角度,所以视野一定要全面。
二是细微处见风神,基本上每年都会考察一个文学史上相对而言不是特别注明的知识点。就比如况周颐的《蕙风词话》,朱彝尊的《桂殿秋》等等,往往作者或者作品本身的知名度不是特别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时候,不要放弃每一个细小角落。也就是,千万不要带着“猜重点”的心态去读书,否则考场你绝对会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
而所谓细节,还体现在,不仅仅局限于文学角度,就比如“从叙事结构角度,简述《三国演义》结构的特色”,叙事角度,从绝对意义上而言,文学性并不是很大,可它依然出了题,那如果不知道叙事结构的特点,将无从下笔,这个时候,适当提前背诵一套固定的文学术语和答题惯例,是相当重要的,比如,叙述结构,我怎么回答,美学意义,我怎么回答,人物塑造,我怎么回答,后世影响,我怎么回答,等等。
所以,文学,这两个字,重量的确等同于全宇宙。
关于文论,打开南开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试卷,迎面而来的就是名词解释题,“浩然正气”、“文以载道”、“知人论世”:“格物致知”等等,这两年的比重明显是上升的,而且常常论述题中也涉及到文论,如,简述李贽在文学批评史上的贡献。何为文论?简单四个字,以文论之, 这就是对付这种题的终极杀器,不解释。
当然,这里时间和空间都比较有限,有需要的话,可以和我私信,我会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哈,愿你最终也圆梦南开哈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22
考研当然是越早准备越好的, 大一把英语、数学、政治基础打好, 大二最好明确考研的专业是什么,最好院校确定了, 大三公共科目刷题、强化, 大四开始,还有半年,全面、系统复习、冲刺!追问

你也是要考南开大学古代文学吗?

第3个回答  2018-05-23

同学你好,我也是打算20考南开大学古代文学的考生,也有点犹豫呢,你开始复习了吗,觉得你基础比我好啊,但是我还没确定具体要考南开哪个专业呢,南开大学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好像都不错。咱们加个好友吧,哈哈,希望我们能一起考上南开大学的文学院!

追问

嗯嗯,好呀,你是哪个学校的呀,我就在天津读书,但是不是南开大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