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辑五的组织贵州企业公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抗日战争前,贵州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不仅没有重工业,连轻工业也少得可怜,只有一点小手工业和半手工业。抗战开始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生活日用品的需求量大量增加,供需矛盾突出。何辑五积极与各方联系,于1939年6月1日发起组织贵州企业公司,何辑五出任董事长。何还通过各种关系,邀请了中国、交通和农民3 家国家银行来贵州投资。
以何辑五为董事长的贵州企业公司,对发展贵州的工业作出了一些成绩。
贵州由于地瘠民贫,但种鸦片烟却有“悠久”历史,特别是黔西南盘江各属产量最多,质量最好,鸦片外销,因之统称“坝货”(即黄草坝之货)。历届反动政府,时禁时弛,贵州商业经济,烟毒运销,竟居主要地位。各地大小军阀、土匪恶霸,操纵获利,商贾贩运,趋之若鹜。广大贫民百姓,被强迫种烟,越种越穷,越穷越种,已成了恶性循环。
何辑五与何应钦早在30年代初,在与家乡人议论禁种鸦片烟时,就萌生了用烤烟代替鸦片烟的想法。在何辑五担任省府委员后,更把当年的这一想法付诸实施。1937年秋,他把在30年代初期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农艺系、有一点种烟和烘烟技术的家乡人赵发智,从兴义要来贵阳,亲自带其去见省政府建设厅长叶纪元,委其为省农业试验场场长。赵通过两年的试验摸索,基本掌握了种烟和烘烤的技术,修建了贵州第一间烘烤房。
贵州企业公司成立后,积极参与烟草的经营和发展,拨款支付省农业改进所(省农业试验农场并入该所),进行烤烟的试验和推广。
此后,省政府与何辑五对全省烟草业的发展极为重视,训令指令,下达文件,联系电函不断,既有行政方面的,也有外销计划、同美国联合生产的办法,检定简则、等级标准确定等方方面面。
1940年7月,内迁青年烟厂在贵阳建厂,改名为贵州烟厂,何辑五的企业公司投资20万元,当年每月生产黄河牌香烟六七箱,结束了贵州不能生产香烟的历史,填补了贵州的空白,此后逐步发展成为贵州的一大产业。烤烟种植也同时在全省广大农村逐步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到1949年6月,全省种烟面积可能超过10万亩。
在贵州企业公司的领导下,又先后成立了贵州电气、煤矿、水泥、火柴、烟草、榨油、玻璃、化工、面粉、物产运输、中国国货、水利林木等19家股份有限公司。在当时人力物力特别是技术力量都很缺乏的情况下,逐步创造出一个省会城市必须具备的设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何说的:“其中甘苦,非身历其境者,不能道其万一”。
贵阳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从古以来就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代都在贵阳设府,1913年改为县,1941年才改县为市,何辑五担任了首届贵阳市长,一直到1944年年底。
何辑五在市长任内,一是扩建了南明堂一带新住宅区,继续开辟市区道路;二是在没有自来水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瓦罐为输水管道,修建供水码头,解决市民饮用水困难;三是新建河滨公园,使市民有了休憩娱乐场所;四是设立了市卫生局和医药用品制造厂,初步改变了贵阳医药卫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