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祠的传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湘妃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名叫娥皇和女英。尧帝禅位于舜帝后,将两个女儿也一同许配于他。因此二女是尧帝之女,故称其为“帝女”,又因为是舜帝之妃,故又称“二妃”。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登帝位后三十九年南游时,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河南九嶷。二妃闻讯,追至洞庭湖的君山,听到舜帝已经崩于苍梧,抚竹痛哭,泪洒竹林,悲极而亡,化作湘水之神。而二妃的泪洒在竹节之上,化作点点泪痕,故此竹称作“斑竹”,也叫“湘妃竹”!
人们为了纪念二妃,在君山建“湘妃祠”以供后人瞻仰悼念。因建祠年代久远,又是为舜帝二妃所建,故称之为“江南第一祠”。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八年(公元前219年),……,浮江至湘山祠。唐代巴陵县令李密思《湘君庙纪略》载:昔人有立湘君祠于此山,复谓之君山,其庙宇为秦王毁废后,亦久无构置。可见秦代以前就已有湘妃祠。
现今的“湘妃祠”座落在君山东南面,前瞰洞庭湖水,后以苍松翠柏为屏,是岛上地理位置最高的建筑。祠内第一进墙上悬挂着清湖广总督张之洞手书的四百字的著名的湘妃祠长联。该联把人物、故事、风景、名诗词溶为一体,是天下第二长联。
祠内最后一进是正殿,上有“渊德侯”金匾一块。相传娥皇、女英死后,被天帝封为“渊德侯”,以褒其德操高洁、渊远流长。
张之洞修复湘妃祠的时候,为了将她们最早母仪天下的典范发扬光大,特封官位将“后”改为“侯”。
湘妃祠自古香火鼎盛,信众广布。以祠内湘妃神签最为闻名于世,直到现在,每年仍有许多海外人士不远万里专程前来求源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