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文16年前的回忆说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把课文16年前的回忆说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第1个回答  2016-06-17
从「归园田居」探看陶渊明的心灵世界  在初中时代,靖节先生的典范便进入了我心深处,喜爱他诗境中那份恬静的气息,想慕田园生活的自在逍遥。对一个自小成长在都市中,又没有任何亲戚住在乡间的人来说,诗中的世界,无异是我心目中的桃花源,这个桃花源时远时近地陪我走了三十个年头。年过不惑,越发能体会靖节先生的心境。弃官归隐,「守拙」躬耕是需要付出相当勇气的抉择,是一个好伟大的觉醒。  我爱看树,尤其是在垦丁国家公园里,即使是同一品种,都有其各自展现的生命姿,而多种姿态又诉说着同一道理:环境对生物的锤炼,造就出独特风格。靖节先生若不是生长在一个动乱的时代里,又如何成就他之所以为他的风骨特质呢?喜爱他的诗和文,不为了他在后世文学评价上的高位,也不为了怜悯它被当世冷落的遭遇。直觉,只是那任真自得的个性,表现在文学作品上的浑然天成。在文学领域中,最爱陶渊明的诗,苏东坡的词。曾经想过,如果,二人交换时代,陶渊明还是陶渊明,而苏东坡还是苏东坡吗?或者,二人易地而处,角色互换,苏的豁达到了昏暗的东晋,能够挥洒多少?陶的浑厚来到党争不断的北宋,可以发展雄志吗?环境真是个无言的调教者啊!  和一般人一样,面对生活,陶渊明也有着许多的矛盾和冲突,但在一番熬炼后,终能达到调和境穆的境界。他诗中的冲澹,想必也是几许辛酸苦闷所换来的。他的诗不单只描写田园的乐趣,主要反映他酷爱自由的天性,高洁脱俗的人格,他也并非是一个单纯避世高蹈的隐士,而是为追求安顿心灵,适合个性的处所。宋书、晋书、南史都将他归类为「隐逸诗人」,他甘心忍受物质困窘的压力,去追求真实淳朴的精神生活。唐代追寻「终南快捷方式」的隐士是不能与之匹配并比的。他的特色是处处近人情,胸襟高超却不唱高调,仍保持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使人倍觉亲切。仕宦与隐逸贯串出靖节先生的一生,他在仕宦里获得的是矛盾痛苦,在隐逸里获得的是和谐喜悦,从矛盾到和谐,从苦痛到喜悦,四十岁之前他一直在入世与出世间徘徊,其实在纯净的内心世界,他何尝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他的心一直以来都是向往丘山、园林,希望过归隐的生活,然而为了口腹儿女,受到家世、教育,无形的压力,屡屡以心为形役,又一次一次地把这个决定推延。「犹望一稔」不只是任彭释令的心情,也是乙巳年前一生的写照,推延顺心的时间,希望可以多得一点连他自己也未必晓得是什么的好处。  妹妹之死使他具体领悟到人生的倏忽无常,「当年距有几?纵心复何疑」,已由头脑上的明白,转化成切身的感受。此次一悟二十二年,「吾驾不可回」,安贫守道,帮助他把家族的光荣,世人的白眼,妻儿的噜叨埋怨,所受的儒家教育等来自多方的压力都消化得一乾二净,终于达到纵浪大化,称心无疑,乐天委分,任真忘我的境界。  四十岁是个重要的关键,人到了中年,往昔的迷惑、执着,终会随着生活中种种的历炼而逐渐净化、单纯,看透了一些事,也明白了一些理,终可以下决心作一番取舍去留。如果程氏妹之死提早五年、十年,陶渊明或许不致于有如此的觉醒。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是一句了悟后的经验谈。「归园田居」五首便是陶渊明澄澈滤净后的新生活描绘,是他辞官归隐后,躬耕田亩的真实写照。他看重衣食以及经营衣食的劳作,不肯像一般隐者作社会的消耗者,他说过:「衣食终须纪,力耕不吾欺」,于是扛起锄头,决心做庐山脚下赤贫的农民。「归园田居」第一首,畅述他重返自然的欢欣,失而复得的真情,彷佛下了极大的决心,从今后要紧紧抱着「邱山」,不再让自己迷失在「尘网」中。的确,违背本性是一件痛苦的事,天宽任鸟飞,渊深快鱼游,总有一个舒坦自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