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胡海泉的苦恼,精算一生,能否舍弃这道难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我在节目未开播前写道:胡海泉,华语乐坛最常规路线,上世纪末一步登顶的主流之王,身处逐步丧失热度的漩涡与被遗忘的恐惧中的唱作歌手,在各种综艺节目和导师角色的推动下依旧原地踏步,加之此前的事件影响急需在存在感与被存在感中选择出口。

如果把音乐当作商品,昔日羽泉就是“廉价多销”的代言人,修建了听众欣赏的“低门槛”。如果把音乐作为比赛,那羽泉绝对是“主动参赛”与“被动参赛”的双料冠军。

羽泉几乎是把双人组合做到了极致,他们造诣不高,却也不足以被诟病。才华不足以达到横溢,但在他们力所能及的领域上也做到了极致。

我倒是能理解以往的他,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在逐步丧失热度的过程中,总是要想想办法。所以我写出了文章开篇时的那段话。但节目播出了两期,我觉得他来这个节目也有其他的想法。

一、曾经留下的问题

这是人设上出现的问题,羽泉的很多歌儿你单独拿出来理性的听,其实有很多亮点。但他们在 娱乐 节目里的表现又太想接地气 (可能是真的接地气)。 明明是元老级歌手,硬是做出了小作坊独立音乐工作室的味道。这使他们与高级感无缘,倘若他们有韩红那种指点江山的风范也不至于如此。

二、作品分析

海泉在《我是唱作人》里唱的两首歌儿,《胡》《毕业生》

《胡》一改他在羽泉里的大流行风,不廉价了。这种百老汇爵士风他从前玩儿的极少,可能是考虑到了两个人的兼容性。陈羽凡的声音实在是太钢铁直男,这种百转千回的音乐风格实在跟他没缘分。但胡海泉唱强声的能力有限,又离不开陈羽凡。

这首歌儿的映射意义极强,从歌名到歌词都书写着胡海泉自身,他的内心,经历,无奈,无解,释怀,坚强都透过麻将展现出来,极有意思。

《毕业生》相较之下就差点儿意思,又一次回到了廉价的曲风。尤其是在场的还有玩儿glitch-hop、new aga、雷鬼的年轻人。海泉执意唱这首歌,或许是向他的“兄弟”说出自己内心独白,倒也罢了。

三、一条死路走到黑,还是浴火重生

这些日子里,眼看着好几位明星大厦倾覆,我思考了很多。即便原来的路走不通,那也执着的硬着头皮的冲锋,这是自撞南墙。当然,你我都觉得曾经的一切都容易放弃,往往是因为身不在其中,舍弃或不舍弃都与自己毫无关系。

上帝给予每个人的馈赠早已在暗地里标好了筹码,胡海泉明白,每个人也都该明白。是否两清?要问胡海泉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