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文言文用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4

1. 总结下高考文言文常用的实词

文言文常用实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通假字

1.同音替代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案通按)

2.音近替代 距关,毋内诸侯。(内与纳声母相同) 举酒属客。(属与嘱韵母都是u)

3.形近替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被与“披”因同一个形旁“皮”而通)

通假字的理解和句意关系甚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碰到实词字面意思理解不通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否出现通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乱代替,望文生义,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要注重积累。

二、偏义副词

所谓偏义副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暗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存”为衬字。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例:今有一个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暗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副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例:伶俜萦苦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其中“伶俜”是合成词,不能单独解释某个词素。“怨望”是同义词连用,都是怨恨的意思。“死生”指死亡和活着,不偏指。

三、古今异义词

所谓“古今异义”,主要指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别忽略的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江”“河”二字,古代特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缩小:“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臭”必须解释为“气味”。

3.词义转移:“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只能解释为“眼泪”

4.词义感 *** 彩的变化:即褒贬意义的转化。 “卑鄙”古代表示出身低微,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谦虚的中性词,今却指品行恶劣。其中“卑”为身份低下,“鄙”为见识浅陋。

5.名称说法改变:“目”该称眼睛,“寡”现已换用为“少”,“足”换用为“脚”。

四、一词多义,即一个字或词有多个意思。

主要是掌握好课本上古诗词及文言文的注解部分,注重积累。并且要与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综合起来,才能把一篇陌生的文言文读懂!文言实词太多了,此处不赘述。有什么疑问请追问或给我留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2. 总结文言虚词和常用实词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

3. 文言文字词及句式总结

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总结

句式

一、判断句:

1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5 环滁皆山也。

6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二、倒装句:

1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 多会于此;

3 吾谁与归?

4 马之千里者 ( 定语“千里”后置)

5 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6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

7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之)以文,即“以文述之”,状语后置。

三、省略句:

1 必以(之)分人。

2(曹刿)乃入见。

3 一鼓作气,再(鼓)而(士气)衰,三(鼓)而(士气)竭。

4(愚公)聚室而谋曰……

5(大家)杂然相许。

6(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7寒暑易节,(他们)才往返一次。

8 不以千里称也 (省主语)

9 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词类活用: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2 一鼓作气:击鼓(名词用作动词)

3 策之不以其道 用马鞭驱使 (名词作动词)

4 域民: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名词作动词)

5 隐天蔽日: 使动用法 “使……隐蔽”、“使……遮蔽” 。

6 奔: 奔跑的马(动词作名词)

7 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苦

8 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受劳累

9 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经受饥饿

10 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11 动心忍性:(使动用法)使……惊动; 使……坚忍起来

古今异义:

1 又何间焉 古:参与。

今:挑拨使人不和,离间。

2 肉食者鄙 古:鄙陋。这里是目光短浅。

今:粗俗,低下

3 牺牲玉帛 古: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

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

4 小大之狱 古:案件

今:监狱,官司

5 可以一战 古:可:可以 以:凭借

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6 卑鄙 古:低微而鄙陋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今:(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7 痛恨 古: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

今:深切地憎恨

8 秋 古:紧要时刻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秋季 庄稼成熟或成熟季节;指一年时间;指某个时期。

9 涕 古:眼泪 临表涕零

今:鼻涕

10 开张 古:扩大 诚宜开张圣听

今:商店等开始营业 , 比喻某事物开始。

11 感激 古:感动激动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今: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12 寻 古: 不久 寻病终

今: 寻找

13 虽 古:即使 故虽有名马

今:虽然

14 是 古:指示代词“这”“这些”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表判断

15 御 古:驾着,驾驶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今:抵挡

16 奔 古:飞奔的马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今:奔走,急跑

17 亲戚: 古: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18 去: 古:离开。

今: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有“前往”、“到……去”的意思。

19 所以: 古: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常与“因为”连

4. 总结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 1.屠惧,投以骨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 2.能以径寸之木,为…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用(在)3.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 4.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5.以弱为强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由、从 原文标题:文言文六个虚词(以、而、之、其、为、于)的用法 - 教育档客 jydoc原文网址: 二、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 ——(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 ——以致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4.卷石底以出。

——相当于“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1. 皆以美于徐公。

2.或以为死… 3.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4.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1、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动词,如。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原文标题:文言文六个虚词(以、而、之、其、为、于)的用法 - 教育档客 jydoc原文网址: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②面山而居。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 学而不思则罔之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相当于 “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4、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5、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如:马之千里者。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 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④又数刀毙之。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 ① 渔为甚异之。 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如: 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其一、“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如: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②其如土石何?(表示祈使语气)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加强反问语气)二、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的”。

如: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它们的)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他们的)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里)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中的) 为一、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如: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 “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

(wèi,“给”)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二、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 :“做”,“ 当作”、“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是 )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

(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造)三、特殊用法: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5. 文言文中虚词的具体用法

文言文虚词的积累方法有两个. 一、总结规律,分类整理 文言文虚词理解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的对象有:之、其、以、而、于、乃、为、则、然、乎、也、焉等.考查的内容主要是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 要能够高效地掌握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首先要抓它们的特点,总结规律,分类整理,化繁芜为简单,化零散为集中,化艰难为容易,加强理解和记忆,突破文言文虚词理解这个难点.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按照文言文虚词的作用把它们分为四组.一是起指代作用的:之其、何、焉、然、斯、安、者、所;二是起连接和组合作用的:以、为、于、因、;三是起关联作用的:而、则、且、虽、乃、则;四是起加强语气作用的:也、哉、矣、乎、焉. 下面提供两种分类整理文言文虚词的基本思路. 1、以单个虚词为线索进行归类整理.(1)收集常用的文言文虚词.(2)整理它们的各种意义用法.(3)为它的每一种意义和用法配以经典的例句,以备作资料用.(4)熟读并且掌握这些虚词的基本知识. 2、以单篇课文为线索进行比较理解.(1)读一个文言文段落,找出里面可能会考查到的文言文虚词,尝试分析并理解其意义和用法.(2)理解这些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3)集齐含有这些虚词的其它语句,丰富用例.(4)将这些虚词的用法归为一类,不同的归为另外一类或多类.(5)以语段为单位将这些虚词整理在一起,以作复习之用. 二、融入语境,判断用法 其实,常见的文言文虚词数量有限,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却十分丰富多彩.要想把它们全部掌握好,而不至于忘记,完全靠死记硬背肯定不可靠.这就有赖我们掌握并熟练运用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下面列举几种以供参考: 1、语境推断法.虚词大都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语境来解词.如“之”的称代对象,就必须得联系具体的上下文才能对它指代的对象进行明确确定. 2、整体关照法.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并不实在,在句子中主要起语法作用或加强语气的作用,因此只有依据对全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义和用法.如语气助词“也、矣、焉、哉”等,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语气词,在感叹号末就是感叹语气词,它们始终与整个句子“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法.一些语气助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也”,在句末就是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助词;在句中,则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助词,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名词后一般就是语气副词. 4、语法分析法.对于一般用法有规律的虚词,可以根据语法作用来分析其用法.比如“以”字的用法,就有一定的规律,“以”的后边如果是名词,“以”则为介词,可译为“把、拿、将、用、凭、凭借”等;“以”后边如果是动词,“以”则可能是连词,可译为“来、用来”等,如果单独支配名词带宾语,那它则可能是动词,当“认为”解了. 5、代入检验法.就是将该虚词放入句子,若结合上下文一气读来感觉语意流畅,那么便可以说明理解是准确的,反之,则足可以说明你的理解有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