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什么意思 凡事看得开一点遵从内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3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什么意思?个人理解是:不要想着改变环境,要适应环境!该喝酒的时候喝酒,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奋斗的时候奋斗,不要浪费人生的美好时光,活在当下,不要顾虑太多,凡事看得开一点,该玩的时候尽情玩,遵从内心的想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是李白最为豪放的一首诗歌,表现了李白面对逆境的一种从容淡定、且充满自信的心态。

首先李白是满腹经纶,才会在逆境中心态从容淡定,能够解压自己的郁闷。

现在的人们生活压力非常大,只有在不断充实自己中、才能紧跟时代潮流,李白在这首诗歌中,所表露的从容自信的心态,我们应该提倡学习,一生中要学会自我解压,要有永不服输的精神。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年——762年)于752年创作的乐府诗《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刻意按照乐府古诗的写作手法创作的诗作,是最能代表李白个性气质的一首杰作。

乐府诗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其一,以日常生活入诗,诗歌语言以口语为主,趋向于散文化,通俗易懂。

其二,对句子的字数没有特别要求,可长可短。

第三,为了渲染情感和气势,有意牺牲了押韵。

第四,善于使用夸张、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来直抒胸臆,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字面意思为:在人生春风得意的时候,要尽情享受当下的欢乐,不要让空空如也的酒杯对着皎洁的圆月。

这句诗并不是李白教导人们要沉迷在酒池肉林里,过那种极度奢侈、腐化、荒唐的生活,无视自己的抱负和使命,而是表明李白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

李白为什么要这么说?需要结合李白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来分析,才能理解他的人生态度。

李白一生活了61岁,总体来说,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过得是比较快乐的,这些快乐在他那些充满豪情壮志、积极乐观、气势如虹的诗歌里完全能看出来,并且,这类诗歌在李白所有诗歌里占据大多数。

李白于701年出生在四川境内,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家底比较厚实,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从小不缺钱花,有资本游山玩水,是李白真实的生活状态。

并且,李白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有两次婚姻娶了名门之后,依靠老丈人的关系,在收入和仕途上都算不错,生活一直过得比较潇洒,他没有理由不热爱生活。

李白第一次结婚对象是湖北安陆许氏,许氏的爷爷许圉师,是唐高祖李渊时期的丞相,由此,许氏家族成为湖北安陆的名门望族。

许氏于741年因病去世后,给李白留下了一笔遗产,依靠这些遗产,他即使不工作也完全可以衣食无忧。之后,40岁到50岁之间,李白又先后经历了两次婚姻,但都不幸福,最终分道扬镳。

公元751年,李白50岁时,遇到了陪伴他余生的妻子,她就是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他们在河南商丘成婚,这段婚姻是李白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

李白对宗氏深情款款,在多首诗歌,如《自代内赠》、秋浦寄内》、《秋浦感主人寄内》里,表达了对她的爱慕和挂念。《自代内赠》里有这样情意绵绵的诗句: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后,是李白命运的转折点,社会各行各业遭到战争破坏,繁荣昌盛的局面被打破了,为了生活,许多人被迫颠沛流离,李白跟同时期绝大多数人一样,幸福生活被打乱了,逐渐变得穷困潦倒,在凄凉中度过7年后撒手人寰。

除过晚年这7年,李白在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里,生活是很滋润的,再加上他天性乐观,心态豁达,因此,李白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气质,跟同时期的大唐风度一样,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以及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抱负和使命,努力为个

人理想孜孜不倦地奋斗着。

这就是真实的李白,常常游山玩水,呼朋唤友,饮酒作乐,这些活动都需要大量金钱来支撑,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里是不缺钱的,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内心来生活,所以,他有资本来桀骜不驯,孤高自傲。

在思想上,李白又深受道家学说那种无为而为、顺其自然”的思想观念影响很深,认为生命苦短,与其不开心的活着,还不如享受短暂的快乐,只有快乐才是最真实的生命景观。

《将进酒》正是李白于744年离开长安翰林院后,一吐为快、直抒胸臆的见证。实际上,李白不光在《将进酒》中表达了及时行乐的观念,在其它诗歌里,常常也流露出这个观念。

比如,在《月下独酌·其一》中说道: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在《月下独酌·其四》中说道: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在《把酒问月》中写道: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骈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说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才华横溢,拥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时刻准备着为大唐奉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但由于性格单纯,率真坦诚,快人快语,说话从不喜欢藏着掖着,业不会处理仕途上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喜欢跟善于钻营的人同流合污,常常因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因此,李白在仕途上始终是失意的,要承受理想与抱负之间的落差,带来的郁郁寡欢。

所以,喝酒、写诗,成为他给自己减压的最好方式,一有什么不高兴的事,他常常喜欢以写诗的方式发发牢骚,一吐为快。一坛酒喝干了,一首诗写完了,心中郁闷也就消解了,他也就轻松了。

别忘了,李白不但号称诗仙”,实际上还是有名的酒仙”,他只有在喝酒到飘飘欲仙,才会忘掉烦恼,才可以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欢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看似堕落放纵却隐藏玄机。

人生得意时,就放纵一下,尽情玩耍。然而李白的玩耍却玩出千古名句。他是真的在玩耍吗,我觉得他做为诗人,这不过是他找到灵感的办法。

换个角度理解,我们想要成功,就要趁着青春年华勇往直前,在人生精力最充沛之时,放开自己,刻苦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是告诉你在最佳的时期做最正确的事情。荒废光阴才是真正的堕落。

不要浪费你拥有的美好时机和条件,不要在这个时候,拿着一个空杯子,而应当奋发一击,成就自己。所以有了这千古名句。

李白大师妙语生花,字字珠玑,人们朝拜”诗仙佳作每每回味无穷,良益多多。

记得一文记载(出处实在因鄙人健忘”印象模糊了,咱们姑且信其有吧🙏)李太白曾经大夸特夸过一种饮料”(您猜对了)——酒,(想必当时也是在半醉半醒之间”吧,要不怎么溢美之意溢于言表呢)说,酒是好东西,它可以让人半仙半人、半神半鬼、半贵半贱、半富半贫。总之吧,杯中物”能使人忘却身边烦恼事、能排遣胸中喜和悲,不是吗?是,咱们段子里写着那,陈佩斯语:我王老五哪见过这么多钱,发了,乡亲们啊,今晚上都到我家喝酒去吧。您看看,精神爽了吧——喝🍺,莫把金樽空对月”嘛。经过了一千三百年以后,李云龙郁闷啊,官让人给撸”了,咋办那?他想起来就憋屈”,”陋室一杯酒,独饮对孤灯”(当然,他不知道这是谁说的,也用不着知道,编筐的不需要😂哦)吧。就这样,三个时辰过后,在炮火连天、寒风刺骨、哈气成霜的晋西北的一个小山坳里,本应该是个篾匠的一大别山汉子,枕着德国造大镜面二十响的盒子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瞧,他睡着了,哈,还闷吗?

结束语,还是那句话,酒是好东西,得适度。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教人对待生活要有乐观开朗的态度。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乐观、积极向上的色彩,把对生活的不如意、烦恼都以宽阔的胸怀去化解。《将进酒》就是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慨人生苦短,要珍惜美好时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并不是教人沉迷于酒池肉林,荒废青春,我们应该正确的理解诗词的含义,不要为自己的放纵找理由,积极面对现实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