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白居易与元稹的友情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0-26

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谊,不仅是中唐诗坛的一段佳话,更是古往今来的一段美谈。他们在诗歌史上所留下的踪迹,诠释着何为生死知音。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二十岁的元稹,与大他七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考上了当时的国家公务员,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从此两人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不久之后,元稹就结婚了,娶了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

在他的《遣悲怀》里,元稹形容韦丛是“谢公最小偏怜女”,用今天的话说,韦丛是家里的心肝宝贝。她的父亲韦夏卿随后被授予东都洛阳留守,赴东都洛阳上任。由于太疼爱自己的小女儿,便带着韦丛一块儿到洛阳赴任,当然元稹要跟着。他们住在洛阳履信坊韦宅,在长安有公职的元稹,经常往来于长安与洛阳之间,上不愧对朝廷,下则照顾家庭。

后来,元稹得罪权贵,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外放生涯。随着韦丛的去世,他在洛阳的家也逐渐荒败了。作为元稹的至交好友,白居易在元稹去世后,曾不少次徘徊在好友的故居里,触景生情,不能自已。他在《过元家履信宅》写道,“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他看到的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时过境迁人不在,不禁哀叹道“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同样的景色感触,他还在《元家花》里写到过,“今日元家宅,樱桃发几枝。稀稠与颜色,一似去年时”。

白居易难以忘怀两人的最后一次会面。元稹那时从越中返回长安,经过洛阳时,见到了做河南尹的白居易。这一次,他在洛阳停留了很久,以至于临别时很不舍:“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他感到两人都老了,身边的老朋友越来越少了,彼此之间的欢会也不多了。

元稹仿佛预知到自己时日无多,所以就很珍惜和白居易在一起的短暂时光。“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后回相见无”,我如此的恋恋不舍,你应该有所体会,这次分别之后,谁知道还有没有下次。只是没想到,这一语,成了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