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与转述句的做题技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5-05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现将缩写句子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方法技巧】
1、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
9、特定词组的缩写。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如“五星红旗”可以保留愿意,最多可以缩写成“红旗”,而不能再缩写成“旗”。也有的人认为两个字的修饰可以去掉,一个字的不可以去。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缩写后是“五星红旗飘扬。”或“红旗飘扬。”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缩写后是“敦煌莫高窟是宝库。”或“莫高窟是宝库。”
【解题步骤】
(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
(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
(3)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注意事项】
1、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如果原句是“广场上的千万盏灯”如何如何,“广场上”后面加了一个“的”字,情况就不一样了,主语肯定是“灯”了。2、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A句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B句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爱到树阴下钓鱼”表示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C句是正确的。
3、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B:鸬鹚站在船舷上。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A句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B句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C句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
4、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B:海棠树开花。C: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缩句时不能因为意思差不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谓语动词“开”后面有一个简短的补语“满”。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句改换了主语。
5、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C:柳树上挂冰条儿。D:柳树挂冰条儿。E:树挂冰条。
分析:这组句子同第四组相仿,简评如下:
A句,正确;B句,改换了主语;C句,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D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句,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6、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A句不妥,B句正确。
【牛刀小试】
1、虹虹和姐姐在琳琅满目的书店里购买了一整套《上下五千年》和
几本童话故事书。
答案:虹虹和姐姐购买了书。
2、六(2)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答案:老师讲了故事。
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答案: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友谊。
4、我们像百灵鸟一样在祖国大花圆里放声歌唱。
答案:我们歌唱。
5、暴风雨像一片巨人的瀑布遮天盖地卷过来。
答案:暴风雨卷过来。
6、绿油油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答案:地上盛开着花。
7、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
答案:燕子像音符。
8、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
答案:目光望着天安门。
9、周总理关心作家何其芳同志。
答案:总理关心同志。
10、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答案:运动员跑。
11、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
答案::发现是结果。
12、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二只包子上学去了。
答案:他上学去了。
13、这正是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
答案:他写照。
14、母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答案:母亲注意着动静。
15、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
答案:我把诗誊写了一遍。
16、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蹲在地上仔细地捡树种。
答案:小男孩蹲在地上。
17、八岁的帕斯卡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
答案:帕斯卡发现了原理。
18、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答案:气象台发布了寒流的消息。
19、带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答案:小姑娘捡起碎纸。
20、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答案:小燕子加入了盛会。
21、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答案:嘴唇和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22、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答案:他好像要摆脱重荷。
23、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张帆的货船。
答案:纤夫拉着货船。
24、1969年出土的“马踏飞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答案:“马踏飞燕”是珍品。
25、《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油画。
答案:《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油画。
26、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答案:焰火构成了图画。
27、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答案:钢琴声传出来。
28、皎洁的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答案:月光照在脸上。
29、一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
答案:蜘蛛爬过来。
30、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整个树林。
答案:太阳光照射树林。
31、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答案:小路穿过白桦树林。
32、鸟的叫声透过树林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
答案:叫声传来。
33、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答案:从嘴里飞出歌声。
34、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
答案:声充满了树林。
35、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答案:我们可以推测情形。
36、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答案:松脂发出光彩。
37、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停放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小汽车。
答案:旁边停放着小汽车。
38、同学们渴望进步、爱读好书的热情,又一次深深地印在老作家的心上。
答案:热情印在心上。
39、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答案:歌声打破了沉寂。
40、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
答案:脸上闪出光。
41、他穿着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
答案:他穿着上衣。
42、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答案:风撩乱了银发。
43、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答案:我发现了阎振三。
44、平静的海面上突然冲起了一股水柱。
答案:海面上冲起了水柱。
45、夏天中午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
答案:阳光照射着整个森林。
46、爷爷经常怀念可爱的家乡的许多景物。
答案:爷爷怀念景物。
47、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答案:小河出现在眼前。
48、强烈的光线射进黑暗的房间。
答案:光线射进房间。
49、小坦克悄悄地躲在一丛鲜艳的月季花中。
答案:坦克躲在月季花中。
50、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
答案:灰尘是旅行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