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主干。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的哲学,倡导实现“内圣而外王”的人生理想。

儒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本文试图从儒家学说中“隐”字的几层含义来体会。

第一层,隐瞒、隐匿之意。

《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儿子犯了错,父亲为其隐瞒;父亲犯了错,儿子为其隐瞒。这种父子互隐的思想是儒家“亲亲”思想的体现。孔子认为,父与子之间是血亲,是亲情,父亲爱护儿子,儿子孝顺父亲,所以父子相隐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之常情。

儒家认为,爱人首先是爱家人,然后再去爱别人,儒家的爱是有差等的。

墨家倡导的是兼爱,主张爱无差等,对所有人的爱应该一视同仁。那么这样的爱能被人理解吗?能实现吗?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据说墨家最高首领矩子腹,他的独子杀了人,按例当处死。秦惠王认为腹已年老,又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杀。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认为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

显然,墨家的一视同仁不符合人性,有悖人伦,不能为大众所理解。这恐怕也是墨家思想没有被主流社会接受的原因吧。

但是,儒家的父子互隐并不是无原则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说一个人在什么位置,就要尽到什么责任。做父亲的要像父亲,做儿子的要像儿子。儿子做错了,父亲要批评教育,父亲做错了,儿子要谨慎劝谏。

可见,儒家父子之间的互为隐瞒其实是不宣扬亲人的过错,而是希望在家庭内部解决问题。

第二层,不忍、同情之意。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意思是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羞耻之心是义的开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大意是,看到孩子要掉到井里,凡是人都会心生恐惧,立即去救孩子。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人都有不忍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孟子的思想与孔子是一脉相承的,都主张人性向善。但同为儒家传承人的荀子却发展出了性恶论。

其实,性善和性恶看似是两种对立的人性论,但他们的逻辑却是一致的,都强调要对人进行道德教育。性善论给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性,性恶论则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第三层,归隐、隐居之意。

隐士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不绝如缕,深刻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

不过,说起来隐居思想更像是道家学派的,因为道家是一种出世的哲学,那些隐居于终南山不问世事的人大多是道家。

但儒家也有隐居思想。

儒家的隐居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说,现在天下无道,我想坐木筏漂浮于大海隐居起来。

儒家思想跟道家不一样,儒家是一种积极的入世哲学。儒家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有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儒家信奉中庸之道,主张执两用中,随机应变,不教条,不死板。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认为,天下有道的时候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的时候就隐居起来。

所以儒家的隐居,是在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作出的一种选择。这种隐居,其实是在等待时机,是在积蓄,是为了更好地入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是一个重血亲人伦的学说,是一个对他人有仁爱之心的学说,是一个追求现实事功的学说。总之,儒家是一个礼教德治精神始终一贯的学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