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为何放走元顺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2-05
网友回答 2014-12-04
元顺帝  读国学 长心眼
  大将军达(徐达)之蹙(cu,追逼)元帝(元顺帝)于开平也,缺其围一角,使逸去。常开平(常遇春)怒亡大功。大将军言:“是虽夷狄,然尝久帝天下。吾主上又何加焉?将裂地而封之乎,抑遂甘心也?既皆不可,则纵之固便。”开平且未然。及归报,上(朱元璋)亦不罪。
  明 冯梦龙《智囊·上智部》
  七天时间,对于元顺帝逃跑而言,已经够用的了,元顺帝似乎明白对方的意思,果然在半夜打开健德门,跑了。然后,徐达的大军才姗姗来迟,这是第一回。
  第二回发生在不久之后的开平,开平是今天内蒙的正蓝旗闪电河北岸,是元朝的上都。徐达的军队懒洋洋地来了,大明王朝的军队兵临城下,看样子应该是瓮中捉鳖,徐达却将包围圈故意漏一个口子。元顺帝似乎明白徐先生的意思,又跑了,这是第二回。
  朱元璋 与元顺帝不如不见
  开平王常遇春愤怒了,因为白白丢失了活捉元朝皇帝的大功劳,徐达却不慌不忙地解释他的动机:“元朝末代皇帝虽然只不过一介夷狄(这是当时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是历史的局限性),但好歹也曾经是我们的皇上,管理中原那么久,是合法的统治者,怎么也要给点面子吧。如果真的逮住他,我们的老大朱元璋该怎么处理他呢?对于这个前任皇帝,难道封一块地盘给他?还是把他杀了才甘心?我觉得两者都不好,还不如把他放了最好。”
  常遇春很不认同徐达的做法,班师回朝后向朱元璋打了小报告,朱元璋却没有怪罪徐达。
  由此可见,朱元璋和徐达在处理元顺帝的问题上,是有默契的。有专家考证徐达可能没有参加过开平追击战,但《明史》确实记载了君臣二人关于元顺帝去向问题做过交流,朱元璋在汴梁的时候,徐达曾秘密向朱元璋请示:元顺帝若逃跑,要不要乘胜追击?朱元璋回答说:把他赶到塞外就行了。
  《元史》里也有证据,“元顺帝本纪”里就交代:朱元璋鉴于元顺帝弃城而去的合作态度,认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勉强算是实现了元朝明朝的和平交接,鉴于此,因此封其为“顺帝”。而在元朝那边,元顺帝被称为“元惠宗”。
  明太祖朱元璋和徐达的这点心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在封建社会,君臣观念很重,虽然元朝是起义军推翻的对象,但对于元顺帝本人,大家还是把他当成“君”。
  例如隋炀帝是暴君,是被推翻的对象,但是当他被杀于扬州之后,造反的李渊、窦建德等人都痛哭流涕为隋炀帝披麻戴孝;再如崇祯皇帝,是李自成推翻的对象,但李自成进北京后还是厚葬了自杀的崇祯。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向天下宣扬君臣的理念。而且元顺帝这个皇帝当得还不算赖,他恢复科举,减轻赋税,成绩还拿得出手。
第2个回答  2014-12-05
因元顺帝在七月二十八日明军攻克通州的当晚,就带着元军主力仓皇撤离了大都。故八月初二日,徐达“分兵为左中右三路”向大都进军时,并未遇见强力的抵抗,只有少量军队在垂死反抗。明军从大都齐化门“填壕登城而入”,非常顺利地攻克了大都。 但在追击元顺帝的问题上,引发来了后人对徐达是否放走元顺帝的争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一种说法,徐达在攻克大都(即北平)后,可以马上追击已逃匿的元顺帝,而徐达却命令收兵,不让常遇春等人继续追击,等于是放走了元顺帝。 这说法主要见明人徐祯卿的《剪胜野闻》,据称:“徐太傅追元顺帝,将及之,忽传令颁师。常遇春不知所出,大怒,驰归告帝曰:‘达反矣,追兵及顺帝而已之,其谋不可逆也。’太傅度遇春归,必有变,乃留兵镇北平而自引军归,驻舟江浦,仗剑入谒。帝时方盛怒,宿戒阍吏曰:‘达入,慎毋从之。’达既入。未见帝,自疑有变,乃拔剑斩阍吏,夺关而出。帝阴使人释其罪,令内谒,达不允。于是帝出大庭往视于舟中,达因进曰:‘达有异图,肯在今日?虽曰晚矣,然吾临江鞠旅,亦能抚有江淮,顾弗为尔。且吾之不擒元帝,亦筹之熟矣,彼虽微也,亦尝南御中国,我执以归,将曷治焉?天命在上,已知之矣,顾达何人,敢以自外?’帝重感悟,结誓而还,遂修好如故。” 明人陆深的《玉堂漫笔》也有类似的记载。不过,陆深的《玉堂漫笔》误认为徐达放走元顺帝的事是发生于开平之战,实际上徐达并没有参加开平之战。开平之战是常遇春领导的战役,可见此处有误。 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笔者分析了相关资料,觉得不太可信。 其一,清人赵翼在其论述中已经驳斥。 翻开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其中有段专门针对《剪胜野闻》及《玉堂漫笔》所记载的徐达放走元顺帝之事的考证:“按洪武元年,达、遇春至通州,以八月庚午克元都,顺帝已於七月丙寅开建德门北走,固未有故纵之事。二年春,达方在陕西戡定巩昌、临洮、庆阳等处,遇春以通州有元丞相也,速来窥伺,乃与李文忠还师北平,既败元兵,遂追入开平,顺帝已北走沙漠,遇春归,亦卒於柳河途次。是开平之役,达未在行,遇春亦无归朝面奏之事。且达小心恭谨,当平江攻张士诚时,遣使请事,帝嘉其忠,而以“将在外,君不御”勉之。胡德从征扩廓,达令致败当斩,达以功臣胡大海之子,械送京,帝曰“将军效卫青不斩苏建耳,继自今,毋姑息。”是达之不敢自专可知。况灭国大事,敢故纵其君乎?明史谓:上幸汴梁时,达密请于帝,谓‘元帝若北走,将穷追之乎?’帝曰‘元运衰矣!行自澌灭,出塞之后,慎固封守可也。’此事较为得实,然达并未追顺帝也。陆、徐著述颇可观,此事乃谬误如此,盖纵得之传闻,而未尝见实录也。” 其二,事实也证明徐达并非有意放走元顺帝。 有史料记载,徐达在攻克大都的次日,曾经派军对元顺帝予以追击,只因追击的方向恰好与元顺帝逃走方向不同,才无获而返。《剪胜野闻》中所说的徐达放走元顺帝之事,完全有可能就是指这次不成功的追击。 其三,徐达不赞成穷追元顺帝也是符合兵法。 《孙子·军争》篇有云:“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何以这样说呢?我们知道,所谓穷寇,是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虽然痛打落水狗是人之常情,也是许多军人惯常做法,但孙子兵法之所以提出此类观点,肯定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就战争能力说,背水一战往往使战局包含着意想不到的转折。 其四,朱元璋也并不赞同赶尽杀绝元顺帝做法。 关于朱元璋本人对元顺帝去留的态度,明人徐祯卿在《剪胜野闻》中已经指出:“(朱元璋)获元后妃孙子不行献俘礼及元宗室皆封以官,此我太祖忠厚之道,兴灭继绝之仁,度越前代者也。”而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的考证亦指出:“明史谓:上幸汴梁时,达密请于帝,谓‘元帝若北走,将穷追之乎?’帝曰‘元运衰矣!行自澌灭,出塞之后,慎固封守可也。’” 加上朱元璋于洪武七年(1374年)将在应昌之役被俘虏的“元主嫡孙买的里八剌”遣返回蒙古,以及朱元璋甚至还扬言要遣返在应昌之役被俘虏的元明宗的皇后,说明朱元璋似乎是不会强烈反对放走元顺帝的。 更何况,明人严从简在《殊域周咨录》中记载朱元璋祭祀历代帝王时,用手指着元世祖的画像说:“痴达子,痴达子!汝何人,入主中国,可谓幸矣。今不革去者,以尔亦一代之王。朕今天命人归,奄有天下,于汝子孙不加杀戮,但驱还北。则朕之待胜国亦可谓有恩矣!汝何恨耶?毋再啼哭!” 其中“于汝子孙不加杀戮,但驱还北”,这一句话正好暴露了朱元璋对元顺帝去留的真实态度。
相似回答